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贵阳 > 正文

70年蝶变,贵阳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70年,一棵幼苗,能长成参天大树;70年,一座小城,可完成瞩目蜕变。新中国成立以来,贵阳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延伸开去,一座座桥梁凌空飞架,一盏盏灯火照亮静谧乡村……70年栉风沐雨,蜕蛹化蝶。


  立体路网内通外联,公园绿地花团锦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70年披荆斩棘,成就斐然。


  总有一种豪情和勇气给人力量。70年来,贵阳完成了“脱胎换骨”的跨越成长,城区面积成倍扩大,经济总量高速增长,全国首个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全球避暑旅游名城、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城市等美誉接踵而至。


  总有一种努力与拼搏让梦成真。70年来,贵阳实现了“天堑变通途”的历史飞跃,高速公路网不断织密,龙洞堡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高铁线路四通八达,西部交通枢纽地位日益凸显。


  总有一种向往与憧憬催人奋进。70年来,贵阳收获了城市发展的持续跨越,脱贫攻坚连战告捷,富美乡村建设硕果累累,越来越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百姓心中蔓延。


  巨变,不止歇的巨变。城乡新变化,“变”出美好新生活。


  城乡扩容

  爽爽贵阳收获一路“城长”


  蜿蜒流淌的南明河见证了岁月沧桑,也倒映着贵阳城市巨变。


  每当驻足南明河畔、甲秀楼旁,今年已85岁高龄的贵阳老人周青松看着两岸旧貌换新颜,思绪总会回到70年前。在老人的记忆里,这座城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


  “70年前,小小贵阳城,局限在九门之内。贵阳最高的建筑才4层楼,只有10多米高,市民普遍住在低矮狭小的瓦房里,家里都没有水龙头和厕所。”周青松感慨道,“10多年后,经过大规模建设,这才形成了一环包围的老城区格局。”


  此后的许多年,周青松一路见证着城市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变化越来越快,楼变得越来越高,城也变得越来越大,不知不觉中,家乡已经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城市。”周青松说。


  水拍河岸,潮起潮落,一滴水里见太阳。沿着时光的河流回溯,这座城的变化历历在目。


  1993年,三层互通式花果园立交桥建成,成为当时西南最大的城市立交桥。


  1996年,开阳、修文、息烽、清镇“三县一市”划归贵阳,全市总面积达8034平方公里。


  2000年,集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商业金融、体育运动、高新科技、教育科研为一体的多功能数字化新区——金阳新区开始建设。


  2001年,贵阳启动实施新区建设、老城区综合治理、小城镇建设协调发展的“三轮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城乡一体化。


  2008年,贵阳编制完成二戈寨片区、小河区、三桥马王庙片区及其他重点区域控制性规划,三桥马王庙片区行政管理体制整体划归云岩区管理,城乡规划体系基本形成。


  2012年,贵阳启动二环四路城市带15个功能板块建设和1560万平方米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城乡规划展览馆、孔学堂及花溪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小车河湿地公园等精品工程建成投用。


  2017年,贵阳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大力推进“多规融合”,加强城市风貌管控,完成乡镇、村庄建筑风貌导则,成为国家城市设计试点城市,城乡面貌越变越美。


  ……


  有这样一组数据:改革开放之初,贵阳市行政区划面积仅有2531.8平方公里,2018年达到8034平方公里,是1978年的3倍,常住人口从234万人增加到480万人,城镇化率从58.5%提升到74.8%。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来,中心城区规划面积达到12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从132平方公里增加到360平方公里。


  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伴随着城市框架不断拉大,以云岩区、南明区和观山湖区为核心,包括白云区、乌当区、花溪区、高新区、经开区、综保区、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等多个城市功能组团的“两核多组团”空间布局逐步形成。到2015年底,贵阳城市建成区面积比“十一五”末净增约150平方公里。


  栉风沐雨铸辉煌,扬帆起航再出发。发展过程中,观山湖区307平方公里的新区建设,改变了贵阳城市发展格局,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形成了老城新区联动发展、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10个区(市、县)深度融合发展,与贵安、黔南加快同城化发展,城市规模越做越大,辐射带动力越来越强,黔中城市群新增长极的地位愈发凸显。


  路的跨越

  通衢大道重塑“城市动脉”


  贵阳素有“山中一小城,地无三里平”之说。


  “新中国成立初期,市内仅有中华路、省府路、中山路等几条主要干道,道路都是碎石或沙土铺面,路面凹凸不平,路旁没有排水沟,晴天尘土飞扬,下雨泥泞难行,街上马车一过,路上泥浆四溅,吓得行人飞跑躲避,狼狈不堪。”曾在交通领域工作30余年的“老贵阳”陈实说。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坐落于群山中的贵阳,城市要提质,离不开交通体系的支撑。


  新中国成立以来,贵阳陆续开展了混凝土道路建设。其中,最大规模的城市道路建设项目是“外环城路”,由解放路、枣山路、北京路、外环城东路(今宝山路)组成,但全长也仅有14.6公里。


  21世纪初期,虽然贵阳城区道路建设不断推进,但随着城市人口剧增,当时城市人均道路面积仅为5.44平方米。


  修路难,一直是制约贵阳城市发展的瓶颈。幸运的是,“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贵阳从不畏难。


  2007年开始建设的“三环十六射”城市骨干路网,开启了贵阳道路建设的新篇章。投资量最大,建成里程数最长,辐射范围最广,城市拓展面积创历史之最……“三环十六射”曾创造诸多历史之最。


  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2013年,“三环十六射”骨干路网全面建成,改写了贵阳交通发展滞后的历史,改变了贵阳城市发展的格局,改善了贵阳市民的生活质量。


  一张蓝图绘到底,笃实推进久久为功。近年来,以破解交通瓶颈为着力点,贵阳人用敢为人先的创造力、开拓力和善打硬仗的战斗力,不断实现道路建设领域一项又一项重大突破——


  1991年,贵阳第一条高速公路通车;2015年,贵阳实现县县通高速;2018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600公里。


  2014年,贵广高铁开通,标志着贵阳迈进“高铁时代”。截至目前,贵阳已经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重庆、香港等高铁线路,全面融入全国7小时高铁经济圈。


  2013年以来,“三环十六射”城市路网逐步升级为“五环十八射”,建成后城市道路将达到4000公里,人均道路面积将达到28平方米,进入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2017年,人民大道、旅游公路环线启动建设。龙洞堡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1800万人次,开通国内外航线195条,并陆续开通了贵阳至莫斯科、旧金山、洛杉矶等洲际航线。


  2018年,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全线开通运营,贵阳正式进入“地铁时代”;花冠路、同城大道、北京东路延伸段等一批重大路网项目建成通车,人民大道北段基本建成。


  ……


  “高路入云端,天堑变通途。”城市道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航空港共同编织起高效便捷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贵阳中国西部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愈加凸显。


  感受最深的,还是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市民。“一出家门,向左转是轨道交通,向右转是公交,方便极了。”家住金元国际新城的龙志贵说,周末去重庆,坐轨道交通1号线到贵阳北站,高铁直达,一共只要三小时。


  城的巨变

  宜居宜业彰显“颜值气质”


  一座城的发展,关乎一城人的幸福感。


  精致吊灯、实木地板、整体厨房……在云岩区水东社区渔安新城,周琪才家装修得十分大气。


  “生活变化太大咯,放在十多年前,想都不敢想!”周琪才的父亲、76岁的周成坐在沙发上摆弄着他心爱的画眉鸟,脸上全是笑意。


  “老者的话发自内心。作为土生土长的安井村农民,我们大半辈子都在田地里,要不是片区开发,我们不敢想象有一天能像现在这样过上城市生活。”周琪才说。


  几年前,随着云岩区东线片区开发建设及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和几千户渔安村、安井村村民一样,周琪才一家告别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搬进了新建的集中安置小区渔安新城。


  多年城市梦,一朝得梦圆。除了居住条件改善了,几分钟就能到农贸市场、出门就有公交车,优质的教育、文化、医疗资源更让周琪才欣喜不已。“这个暑假,两个女儿经常去楼下的社区文体活动中心学手工剪纸和绘画,我时不时去健身房和桌球室,老者时不时去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下下棋,居委会还经常组织大家参加各种活动,一家老小都喜欢得很。”周琪才的言语里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从住房、交通、农贸市场等硬件设施的完善,到教育、医疗等“软环境”的改善,城市开发和城中村棚户区改造,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城市发展带来的红利。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跨越式推进,贵阳市以人民的需求为导向,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城市配套体系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内涵为重要内容,全力做好“城的巨变”这篇文章,用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丰富多元的文化供给,努力提升这座城市的“颜值、气质”。


  在这里,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目标,贵阳市坚持把城市建设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要引擎,积极推动城市建筑升级换代。截至2018年9月,全市累计完成城中村棚户区改造2393万平方米,惠及市民46.2万人;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255个,惠及市民365万人。


  在这里,以“提升城市人民获得感”为导向,贵阳市不断攻坚克难,聚焦社会治安、空气质量、“千园之城”建设、教育医疗配套、中高端商贸业提档升级等多项重点,出实招、求实效,一步一个脚印完善城市配套,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爽爽贵阳。


  在这里,以“文化盛而城市兴”为指导,贵阳市全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打造以孔学堂、阳明洞、阳明祠等为载体的阳明文化名片,不断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以文惠民、以文兴城,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着力实现从“文化自觉”向“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升级跨越。


  ……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新小区、新家园到博物馆、影剧院,从新商圈、新医院到图书馆、小公园……以日益完善的城市配套设施为基础,贵阳城市内涵不断丰富,人民群众越来越多地在参与中共享发展成果。


  乡村振兴

  广袤乡野展开“富美画卷”


  阡陌纵横、渠塘点缀,绿树滴翠、鸟语花香,古朴的布依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如诗如画的田园景观映入眼帘……山、水、田、园和谐交汇,如今的乌当区偏坡布依族乡,是很多人心中富美乡村的模样。


  作为国家级生态乡,偏坡乡是贵州省“十县百乡千村”乡村振兴示范乡,所辖偏坡村、下院村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村。然而,直到上世纪末,“贫困”仍是偏坡乡的标签。贵阳人用“两坡一场一坝”概括当时全市贫困乡之最,其中的“一坡”便是偏坡。


  八旬老人罗中富是乡里资历最老的姊妹箫乐手。他从12岁起就参加布依族民间婚丧嫁娶活动,见证了偏坡乡的巨变。


  “靠天吃不饱饭,那就靠山吃山。没有班车时,大家天不亮就扛着自己亲手打制的床、板凳、搓衣板等,步行近3个小时到附近的镇上赶场。”罗中富说,一张床喊价20块钱,一个凳子6块钱,换了钱再去买油盐酱醋和肥皂。


  “直到2010年以前,偏坡乡还是一个纯农业乡镇。”偏坡乡党委书记冯良勇说,从贫困中突围,始于2010年偏坡乡党委抓住乌当区打造“泉城五韵”的契机,以打造“醉韵偏坡”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文化为魂助推乡村振兴。


  党员干部带头搞农家乐,带动群众转变发展思想;挖掘民族文化,大力完善基础设施,提升美丽乡村环境;借力“原味小镇·醉美偏坡”田园综合体建设,布局高端民宿、布依摆集、农事体验园、观光采摘园、布依八坊……


  在富美乡村建设中,偏坡乡还积极探索农宅作坊经营模式,改旧换新、变废为宝,把濮越香街的猪圈牛圈建成农宅作坊,让村民成为富美乡村建设的“主角”,美在其中、乐在其中、富在其中。


  令人惊喜的变化一个接一个。村民陈胜国将老房子改造成特色民宿,得益于“政府+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民宿改造模式,陈胜国不仅有工资,而且有分红;村民韦登云以家里的地入股黄桃观光采摘园,黄桃挂果后每亩地有1342元的保底分红,有20%的效益分红,自己还可以在采摘园打工。


  “2000年,偏坡乡人均收入1699元;2018年,这一数字增长到15113元。”冯良勇说。如今的偏坡乡,山水在变,变得更美;山村在变,变得更富;群众在变,变得更有致富信心。


  从贫困乡之最,到全省乡村振兴示范乡,乌当区偏坡乡的蜕变之路,是贵阳市乡村巨变的一个缩影。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近年来,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出发点,贵阳市坚持科学规划、注重质量,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全市“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着力打造更多“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魅力乡村,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爽爽贵阳新未来。


  在修文县谷堡镇,猕猴桃产业已成规模,“毛果果”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果”,“生态谷堡,花果之乡”美名远扬。


  在花溪区龙井村,古色古香的特色民居、蜿蜒的田园长堤、清香四溢的米酒作坊惹人流连,村民笑称“没想到自己的家园成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在开阳县南江村,水东乡舍项目创新采用闲置农房改经营房、自留地改农耕体验地、老百姓改服务员的“三改一留”模式,集合社会投资资金、公司管理服务、农户闲置资源,三方共建共享打造特色民宿,让农民变股东。


  沃野千里地生金。美丽乡村,何以美丽,以何美丽?乡村巨变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村美了“颜值、气质”,越来越多的村民富了“面子、里子”,幸福,从一张张笑脸里可以清晰度量。(责任编辑:徐微微 来源:贵阳网 记者:黄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