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贵阳 > 正文

6月1日,2019多彩贵州百姓大舞台非遗周末剧启幕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周梓颜


  5月30日,记者从非遗周末聚组委会获悉,2019多彩贵州百姓大舞台非遗周末聚启动仪式暨六˙一国际儿童节专场活动6月1日将在多彩贵州文化创意园启动。2019非遗周末聚将从6月1日持续到10月27日,期间每个周六、周日都开展展演活动,并免费向市民开放。


  此次国际儿童节专场活旨在给孩子一个最具贵州风情的儿童节,八个非遗节目表演分别来自贵州八个县,极具当地非遗文化代表性,所有演员均为少年儿童,让孩子在欢乐的节日氛围中体验非遗魅力、爱上非遗、传承非遗。


  跺月亮


多月亮.jpg


  "苗族跺月亮之乡--盖赖"是王朝文老省长给盖赖苗寨的提词,三都县都江镇是一个760余户的苗族村寨,2016年列为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是被誉为"东方踢踏舞"和"苗家Party"的跺月亮发源地。月亮是他们的图腾,代表智慧、吉祥、平安与快乐。千百年来"男吹笙女跺月"就成为这里的精神皈依。"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是对他们的真实写照!这支舞蹈,在杨再清老师的带领下,跺出山门,跺出贵州,走进央视银屏,走上国际大舞台,成为贵州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锦鸡舞


  锦鸡舞来自锦鸡苗族。舞台上,在苗族小伙的芦笙伴奏下身着锦鸡服饰的锦鸡苗族姑娘双脚按芦笙曲调节奏变换出优美姿势,双手于两侧稍往外自然摇摆,加上头上的锦鸡银饰跃跃欲飞,银角冠一点一摇,腿边花带一飘一闪,超短裙脚边的"羽毛"银浪翻飞,翩翩曼舞中,舞者步履轻盈,双手于两侧自然放开,悠然摇摆。锦鸡舞,有"天下第一锦鸡舞"之称。苗族同胞在每年的盛大节日里举行隆重的吹笙跳月活动,敲击铜鼓,欢跳锦鸡舞,放牯子牛斗角,以纪念先祖和感恩锦鸡。


  粑槽舞


12c.jpg


  粑槽舞主要流传于麻江县。粑槽舞在畲族人中流传已达400多年,源于一个悲壮的传说:畲族祖上有一位名叫代赖(音译)的人,因能征善战、武艺高强,当时的朝廷因惧怕畲人造反而设计将其诱杀。在其葬礼上,族人义愤填膺,将粑槽反扑在地,用木棍冲击粑槽,喻义要将朝廷颠覆并进行冲击(在南方语言中"槽""朝"是一个音)。从此,冲粑槽逐渐形成一种风俗活动进而演化为一种丧葬舞蹈,跳舞时也不仅仅是冲击粑槽,还按照一定的节拍,用木棍与木棍相互击打,以示继承祖先的武艺。粑槽舞以生活器具粑槽作道具,击声古朴,舞姿粗犷。该舞虽然限定人员,但只要是男子均可轮流参与,具有很强的群众参与性。畲族人没有文字,其历史变迁除了口传身授之外,多在粑槽舞等习俗上体现,因此,粑槽舞不仅是畲族人的精神纽带,而且还是畲族人精神、信仰、价值取向的重要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


  芦笙舞


芦笙舞.jpg


  雷山县是一个以苗族为主的县城,也是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之一,他们的民族文化主要以芦笙、苗歌、刺绣、苗药等,其中获国家级非遗保护有13项、省级有15项、州级有25项。而雷山芦笙在村村寨寨、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均为喜爱的文化。因为芦笙它不仅能奏出喜怒哀乐,而且能拉近人际关系、情感交流,以及青年男女交友的桥梁;雷山芦笙不仅走遍全国,而且早在1956年时,曾参加前苏联莫斯科青年联欢会。因而雷山芦笙文化是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之一,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这一项目,他们从小培养、从小传承,把民族文化带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


  响篙声声


响篙声声.jpg


  布依族《响篙舞》主要分布在独山县,为独山布依族覃、莫两家祖辈传承之舞,每当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歌场立房、丰收祭社时便以舞祈求平安,是表达丰收喜悦、新婚快乐、老少安康的娱乐性舞蹈。布依族《响篙舞》,为男女共舞,均为偶数,人数不限的青壮年手持响篙(一种吆喝家禽的竹竿,2米长一端破裂成条状),应铜鼓、皮鼓声起舞,相互击打竹竿的民间舞蹈。随着鼓点的强弱、轻重、快慢来展现舞蹈动作及情绪的变化,使人体动作产生了大与小、快与慢、轻与重、动与静的对比,形成了比舞时而似蛟龙出海,时而如大鹏展翅,时而如雄狮滚球,时而如龙吟虎啸的抑、扬顿挫的变化,一派阳刚之气,令人荡起回肠。舞者腿部的屈伸起伏,持响篙手的灵活击打展现了该舞灵巧、优美而生动,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民族艺术风格。


  君琵琶


君琵琶.jpg


  "君琵琶"是侗语,即现代人们称的曲艺,流传于侗语南部方言地区,是一种集叙事、说故事讲道理为一体的民间曲艺。"君"是故事,"琵琶"是乐器,在侗族地区用侗语称之为"君琵琶",其含意就是它具有故事情节的叙事歌。有侗族唱腔,以侗族乐器为伴奏,常用的伴奏乐器是侗族琵琶和牛腿琴,是说唱表演的文艺形式。 "君琵琶"在叙事歌说唱形式里有两种:一种是演唱者客观地叙唱一事或一物,没有角色对唱,光唱不说,它仅反映故事梗概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另一种是以第三者客观的唱一个故事,其中唱词有人物对唱,这就产生了会话,因此它是以代言为主,分角色拆唱。这种就是我们今天常见到的侗族说唱"君琵琶",它是用琵琶或牛腿琴伴奏的曲艺形式,具有"一人多角"的特点,在表演过程中以带有表演动作的说唱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应社会生活,说唱技艺的高妙。


  金钱棍


金钱棍.jpg


  金钱棍是以一根竹棍分节挖空,装上铜钱(方孔钱)有节奏地拍打,发出铜钱的撞击声,表演者随着节拍边舞边唱给人以娱悦。它有唱词、有动作,能娱悦围观群众。金钱棍发展为纯娱乐功能后,常在庙会、茶坊、酒肆等喧闹之处表演,解放后,有人跟着秧歌队、龙灯队、腰鼓队一同沿街表演,后又在各种文艺晚会,舞台上演出,深受群众欢迎。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中,金钱棍几乎消失。改革开放后,金钱棍在以素朴为代表的乡镇玩耍的人开始多了起来,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一种形式,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侗族大歌


123.jpg


  侗族,是个爱唱歌的民族,提起侗族大歌,在侗族村寨有句俗话,饭养神、歌养心,他(她)们会说话就会唱歌,上山干活有活路歌,下河打鱼有河边歌,谈情说爱当然要唱情歌了。侗族没有自己民族的文字,一切文化艺术全靠口传心授,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不但国人知晓,也名扬海内外。因为它不但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同时也是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之一。1986年随团赴法国巴黎秋季艺术节演唱侗族大歌,侗歌震憾巴黎、震动东欧世界,被国际专家学者誉为"清泉般闪光之音乐"。


  在启动仪式当天,赤水油纸伞、三穗竹编、平塘牙舟陶、湄潭手筑黑茶、黄平泥哨、水城苗族蜡画、丹寨古法造纸、三都水族马尾绣、松桃苗绣、台江苗族银饰等非遗项目都将在现场展示。


  除了看表演、体验非遗外,现场还可以品尝到青岩猪脚、大方臭豆腐、贞丰糯米饭、花溪牛肉粉、遵义豆花面等贵州特色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