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贵安新区 > 正文

立足核心高质量发展 凝聚优势走贵安前列——贵安新区花溪大学城贯彻“一城一带”建设综述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玉林 阮甜 章璐

  城市,一个区域成熟的标志。产业,一座城市崛起的引擎。


  肩负“奋力打造全省发展战略支撑和重要增长极”的使命担当,城市与产业是贵安新区破题时代之问的现实答案。


  “以大学城为核心建好城市,以产业大道为辐射聚集产业。”这是贵安新区进入新时代、发展新阶段发出的行动号召。


  “功能齐全、配套完善、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管理科学的一流现代化新型城市”,这是花溪大学城高质量开发建设的美好愿景。


  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近来,花溪大学城紧扣“建城市、聚人气、广招商、招大商”的主要任务,聚焦“一城一带”建设,进一步提振精气神,解放思想谋发展,担当作为走新路,奋力在“一城一带”中展现新作为,争当“一城一带”建设的排头兵。


  迎接一场思维的洗礼 聚焦“一城一带”踏足新征程


  2019年伊始,黔中大地上,处处激荡着思想的伟力。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高思想认识,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花溪大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罗松华表示,“建城市、聚人气、广招商、招大商”工作重点任务的明确,为大学城高质量开发建设理清思路、明确了措施、找准了方法、落实了保障、坚定了信心,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尤其是对大学城实施“一城一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花溪大学城9所高校15万师生入驻,辖区人口超过18万人,建成区超15平方公里,通车里程超过40公里,恒大童世界、群升大智慧综合体、东盟小镇、碧桂园学府1号、贵阳中医学院附属贵安医院、中影贵安国际影视城等项目陆续拔地而起,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


  “一城一带”既是问题导向,更是目标导向。罗松华说,尽管开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花溪大学城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完善、机构不健全、产业基础薄弱、干部“能力恐慌”等问题。


花溪大学城鸟瞰。花溪大学城管委会供图。.jpg

花溪大学城鸟瞰。花溪大学城管委会供图。


  直面问题,聚焦“一城一带”建设,已经成为花溪大学城上下最深刻的思想烙印。


  “全员出动、全力以赴、全面出击,打一场‘攻城拔寨’的招商引资歼灭仗。”大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潘军说,要切实认清“广招商、招大商”责任担当,牢固树立“四种人意识”,梳理目标区域企业,加强项目储备,优化投资软硬环境,提高公共配套和服务能力,全力抓好招商引资,争做新区排头兵。


  花溪大学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乃明表示,要以新区“一城一带”战略背景为契机,推动花溪大学城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交通运输及市场监管等工作高质量开展。


  “以‘一城一带’为引领,以服务师生群众为导向,以守住生态环境为底线,以知识产业变现为核心,以推动产学研结合为目的,加快打造‘宜居、宜学、宜创、宜游’的城市公共空间。”大学城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钱志宽表示,要着力构建“互联互通”路网体系,重点加快区域公建配套设施和重要城市节点建设,统筹推进区域生态环境项目、高校聚集区院校和新兴产业项目的建设,不断汇聚“人气、财气、商气。”


  “在服务决策上下苦功、在周密细致上见真功、在推动落实上用实功、在提质增效上练内功。”大学城党工委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周桐表示,要围绕新区“一城一带”建设,当好花溪大学城党工委管委会的“外脑”“中枢”“利剑”“后院”。


  “作为‘一城一带’建设的主战场,我们深受鼓舞又倍感压力,唯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发挥优势,补足短板才能不负所托,不负众望。”罗松华说道。


生态校区一角。花溪大学城管委会供图。.jpg

生态校区一角。花溪大学城管委会供图。


  掀起一股产业的热潮 大力招商引资助推高质量发展


  签约落户仅1年多时间,位于贵安数字经济产业园的阿里巴巴创新中心已经孵化了130多家企业,这是花溪大学城招商引资成果最直观的体现。


  仅在数字经济产业园,花溪大学城于2018年招商引进企业344家,员工1081人。


  “招商引资是新区发展的生命线。”这一论断已在花溪大学城上下形成共识,付诸实践。


  2019年初春,花溪大学城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带领的招商团队即启程飞赴上海,进行了为期数天的考察与招商活动。


  期间,花溪大学城管委会成功与中国产业升级网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将迎来全方位的招商引资服务。


  罗松华表示,借鉴上海经验,花溪大学城将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策划包装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发展一批在全国排得上、叫得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这并非花溪大学城首次“走出去”开展招商活动。


  2018年,花溪大学城以“补链增链强链”为原则,以“共享经济”发展平台为支撑,围绕大数据、大健康、大文旅三大主导产业进行精准招商,已组织外出招商22余次,接触企业71家,接待来访企业35个。


  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为重点,花溪大学城编制了《花溪大学城招商引资目标企业库》、《花溪大学城2018年百企引进计划》、《花溪大学城重点招商引资活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实现月均外出考察调研20人次,日均接待招商考察团体5个,日均洽谈招商引资项目8个次。全年招商引资已调度项目293个,其中签约项目180个,签约资金19.18亿元。


宜学宜业的高校集群。花溪大学城管委会供图。.jpg

宜学宜业的高校集群。花溪大学城管委会供图。


  为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效率,花溪大学城积极推进招商引资手段智能化。建立了花溪大学城VR信息共享系统,制作了招商引资电子地图、招商引资动态管理APP,按照“招得来、留得住、能发展”的理念,精心细致培育产业,用产业链吸引客商实现自然虹吸效应。


  在借好外力的同时,花溪大学城也不忘练好“内功”。


  围绕做强载体,做实平台,花溪大学城着重推进项目落地实施,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生根进一步夯实基础。


  在4万平方米的花溪大学城双创园,这里已经累计注册企业和师生创业团队378家,实际入驻81家,许多师生创业团队就是在这里拉开了自身知识与创意变现的序幕。


  量变引发质量。花溪大学城孜孜不倦地招商引资工作不仅仅带来了企业的简单聚合,也在催生着新生业态的自然萌发。


  采用“线上门户+线下展示与交易中心”模式,花溪大学城搭建了亿蜂服务贸易创新示范基地服务贸易平台,引进新致普惠、智明星通、艾斯欧艾斯等企业服贸项目落户,并推动达内教育、小牛学堂、慧科等专业机构与高校开展联合办学,推动服务贸易人才培养。


  见证一个城市的转型 突破高校集群走向现代化新城


  平均每天有730台次公交车出入,平均每小时可达50台次。曾经一车难求的局面不复存在,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体系成为花溪大学城城市建设的最佳注脚。


  建设之初,花溪大学城区域内道路里程不到8公里,师生出行十分困难。


  按照“西连、东引、南拓、北合”的规划建设思路,花溪大学城目前已建成思雅路、花燕路、栋青路等10条道路,大学城中、北部骨干路网基本建成,通车里程达33公里。


  2019年,花溪大学城力争完成人才路西段、博士路、创业路等多段道路,建成环城快铁(党武段),基本形成城市骨干路网,构建起与新区中心区、贵阳市互联互通的市政道路、快速通道、轨道交通一体化交通体系。


  走进贵州师范大学贵安附属幼儿园,这所全省规模最大的幼儿园里已经运营近2年,开设了7个班,共有179名学生就读,为各高校老师和企业员工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同一时期,网络全覆盖的贵州师范大学贵安附属小学也正式入驻花溪大学城,共有475名学生入学。


  目前,花溪大学城第一初级中学和贵州师范大学贵安附属高级中学正加快建设,已有多栋教学楼和宿舍楼相继完工。一套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覆盖全龄的配套体系正在花溪大学城逐渐成形。


  从高校聚集区向一流现代化新型城市转变,花溪大学城不断完善城市配套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群升豪生酒店、花园酒店等项目全部建成启用。群升大智汇商业中心、碧桂园学府1号、东盟小镇等商住配套项目正在按计划加快推进。


  短短7年时间区域人口达到18万人,如何求解城市快速发展与有序管理的“最大公约数”?花溪大学城用建设智慧城市的实践给出了答案。


  利用大数据,花溪大学城搭建起贵安三维大数据可视化综合平台,对区域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提供有效的地理信息数据和地理信息应用支持,推动各部门共用“一张图、一个平台”,打破“数据孤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城市综合管理经络。


  在智能交通信息系统建设上,花溪大学城逐步推进电子车牌、高清视频、GPS/北斗等感知体系建设,实现交通诱导、指挥控制、调度管理和应急处理的智能化。


  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上,花溪大学城逐步实现地下空间、地下管网的信息化管理和运行监控智能化,真正守住城市运行的“生命线”。


  在水利水务设施建设方面,花溪大学城通过整合监控网络与控制终端资源,构建覆盖供水全过程、保障供水质量安全的智能供排水和污水处理系统,提升供排水安全保障和水资源管理的支撑能力。


  培育一片创新的沃土  推动知识变现引领智库升级


  初出校门,创业者李清风与他一手打造的“闪电树懒”项目已经完成了从校园到创业园再到产业园的“三级跳”。


  一个突然的创意成长为有计划的项目,一群追梦的学子蜕变为专业化的团队,背后离不开花溪大学城为双创企业量身定制的三级孵化体系。


  三级孵化体系即高校苗圃培育期、大学城双创园加速期和产业园区产业放大期。


  在高校苗圃培育期,花溪大学城依托高校师资、场地、教学平台等双创资源,匹配支持师生创业的政策资源,引进先进创服运营机构,校地、校企共建孵化平台。


  目前,花溪大学城已与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医科大学等9所高校协同共建13家众创空间、科技孵化器、创业孵化基地等“双创”孵化平台,孵化面积达8.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300家,创业团队100余家,带动大学生创业就业1200余人,入库双创导师351位。


  在双创园区加速期,花溪大学城从高校苗圃期遴选一批市场生存能力较强的团队及初创企业,入驻大学城双创园,引进“凤岐茶社”等国内知名创服机构做园区运营,提供集融资、培训、政务等功能较完善的双创综合服务,同时制定“加速器”园区相关管理办法,从服务、政策等方面助力企业成长,实现加速。


  经过高校苗圃的培育和双创园区的加速,运营半年以上,产业规模达500万元以上的优质企业可以迁往数字经济产业园及新区其他产业园区,进入产业园区产业放大期。


  目前,数字经济产业园区注册企业1364家,其中2018年注册1076家,上市公司11家、准上市企业3家,行业领军(具有独角兽成长潜力)企业5家,带动就业人数1400人。


  为确保三级孵化体系的有效运行,花溪大学城逐步提升双创服务。


  通过打造双创贷金融服务品牌,切实为创业者解决资金问题。贵州银行贵安创客银行目前共发放贷款11笔,金额294万元;贵安发展村镇银行计划为大学城授信2亿元,目前已放贷3083笔,共计金额3439万元。


  同时,贵安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不断完善。入驻包括行政审批、国地税、公积金与社保中心等一批政务服务部门;设立创业服务超市,引进包括人力资源、知识产权、项目包装等在内的,涉及创业初期8类主题服务,11家24项中介服务机构,为创业者提供精准化一站式服务。


  此外,花溪大学城还搭建了全国第一家互联网特色“双创医院”,与贵州黔程众源企业管理咨询中心携手,为初创型团队提供创业初期的辅导、诊断等一站式诊断和服务平台。


建成投用的贵阳中医学院。花溪大学城供图。.jpg

建成投用的贵阳中医学院。花溪大学城供图。


  在双创活动开展方面,依托大学城各高校、园区企业,积极打造“一周一论坛、一月一赛事、一季一嘉年华、一年一大会”创新创业活动交流平台。2018年已开展创新创业活动38场,其中创新创业活动论坛、讲座、培训共18场,双创赛事19场,创客嘉年华1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