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贵安新区 > 正文

瞄准“两区”目标 实施“三个转变 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上新台阶

201811129f1c6542d07f4fd18a2e25fc834555b1.jpg

  北师大贵安附校。 刘啟钧 摄


  贵安新区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打造全省优质教育示范区和教育惠民先行区“两区”为目标,以教育惠民和人民满意为落脚点,高起点谋篇布局,做好顶层设计,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让教育成为新区最大的民生工程。


  几年来,乘国家级新区建设发展之东风,贵安教育在一张白纸的基础上,乘势而上。通过超前谋划、着力投入、重点引进、突出特色、强化管理,新区教育事业已经逐步实现从“农村薄弱”向“城乡均衡”、“封闭落后”向“开放现代”、“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三个转变。今年8月16日,贵安新区顺利通过义教均衡省级验收,9项指标合格达标,所查39所学校评估得分均在85分以上,达到了国家和省规定的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标准。

20181112a2e242956823472390c576fa6dea059d.jpg

  升国旗。

20181112f4e497865d8949f0b09916aa29e3f367.jpg

  学生们洋溢着欢乐的笑容。


  全面改薄 老学校焕发新活力


  11月2日,在贵安新区新艺学校,校园内还有一些零星施工,一些辅助功能设施的建设还在不断完善。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农村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室、阅览室、微机室、美术室、音乐室等一应俱全,大大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学校硬件实现了大跨越,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说起义教均衡给学校带来的变化,贵安新区新艺学校校长谭心感慨不已。


  尤其是刚建好的塑胶跑道运动场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室外活动场地。“过去这就是个水泥坝子,没有跑道、草坪,根本不能称为运动场。”谭心指向全新的红绿相间的运动场,学生们正在进行体育活动。


  贵安新区新艺学校兴建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是一所企办厂矿子弟学校,位于贵安新区马场镇原170厂。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划归贵安新区时,学校基础设施陈旧,办学条件滞后。


  设立之初,贵安新区就向全区老百姓作出庄严承诺: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面对贵安新区新艺学校的现实困难,新区依托国家的“薄改计划”进行全面改薄,投入60万元修建塑胶跑道运动场,投入400万元建设一栋标准化的学生宿舍,投入100万元改造体育馆,投入2000万元配置图书和实验设备,全校27个班级都装上了“班班通”,还接入了“教育云”光纤……


  “现在,学生们上下课笑脸多了,老师们上下班也不再是死气沉沉。”谭心说,这个已有半个多世纪历史的老学校“活了”,假以时日,学校定能跻身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师资力量雄厚的一流学校之列。


  在贵安新区,像新艺学校这样,从面积狭小、设施简陋的“旧农村学校”,通过基础建设、“全面改薄”、校园文化打造,逐步蝶变的学校还有不少。


  在新区财力薄弱、经费紧张、民生建设任务重的条件下,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高瞻远瞩,千方百计挤投入,确保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新区教育经费实现连续三年增长,4年来累计投入教育资金近60亿元,新建学校10所,改建提升中小学幼儿园15所,改建新增学生食堂、教室、厕所、医务室、保卫室450余间;投入近4000余万元,为所有中小学配齐实验仪器设备;投入1193万元,配齐多媒体及“班班通”;全面实施“校园光网”和“贵安智慧教育云”建设项目,实现了各中小学入网率100%……


  数字的背后是贵安教育发展的生动变化:一栋栋美丽的校舍拔地而起,一间间设施完备的实验室投入使用,更多名师走进师资相对薄弱的学校,优质的课程通过互联网传入乡村,义务教育阶段优质资源的覆盖面逐步扩大……


  质量提升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


  10月29日,在贵州省实验中学贵安校区,高二年级的张老师正在对化学分子式进行教学,对于有机物分子式和分子结构的确定,张老师利用电脑教学为同学们进行展示。


  坐在教室里的学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复杂的化学分子结构在电脑屏幕上一目了然。


  “通过电脑教学,学生对化学分子式和分子结构的组合变化有更为清晰和直观的认识,印象也较为深刻。”张老师说,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利用电脑开展实验演示教学,可以弥补一些因高消耗、易燃易爆、有毒有污染等原因而无法进行现场实验的教学遗憾。


  “过去的课堂,光是在黑板上板书化学分子式和分子结构,都要耗费很长时间。”张老师说,黑板上书写的分子结构也不会“动”,学生很难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


  去年秋季学期才刚刚投用的贵州省实验中学贵安校区,是贵安新区坚持教育优先、外部引优的又一力作。


  “为保障全校同学同时网上上课,贵安新区帮助学校订购了3000台平板电脑,用于师生教学实时互动。”贵州省实验中学贵安校区副校长姚福武说,教师进行课堂测试,学生做完习题进行提交,大屏幕立即显示学生的学习情况,方便教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进行查缺补漏。


  贵州省实验中学贵安校区还按照国家标准建设“班班通”系统和标准化考场,接入班级的网络都达到了千兆以上,现代化的教学环境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网络化教学在贵安并不是新鲜事。得益于教育优先的发展战略,贵安新区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全面均衡发展已经显露成效:学生的学习成绩近年来均在不断提高,校园里涌现出一大批文学、艺术、体育、演讲等学生社团,在全省和全国的学生活动中,新区学生表现亮眼,一等奖都拿了好几个。


  为铸教育品牌,新区采取“高位嫁接”“强弱联姻”方式,先后引进北师大附中、北大培文、贵师大附中、贵州省实验中学、新华国际等一批优质名校,逐步构建起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链条、一条龙优质教育服务体系,全面实施名学校、名校长、名教师“三名”工程,制订《贵安新区教育人才引进办法(暂行)》,通过遴选和招考从全国引进优秀教师150余名,采取“1+N”辐射模式,发挥名校(园)长、乡村名师引领示范作用,促进校际师资平衡、资源共享,缩小校际差距,从根本上解决“择校热”,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为了让新区学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目前,我们在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下,通过内提外引,改造提升辖区内原有的高峰中学、普贡中学、民族中学、新艺学校、林卡小学、马路小学、四村小学等10所学校,对其他多所中小学也扶持了校舍装修、设施建设、设备采购、绿化、道路、停车场建设等。”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教育处处长唐华说,目前新区正在实现“名校聚集、校校提升、推进均衡发展、全民共享优质教育”的新局面。


  为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化,贵安新区对各级各类学校硬件方面的差异进行“补短改薄”,提升教育硬件实力;面向全国寻求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软实力。内提外引,建新校、强老校,新区教育发展水平实现整体提升。


  内涵发展 校园成亮丽风景线


  教育惠民,被视作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保障民生的重要内容。


  走进贵安新区的每一所学校,几乎都能看到这样的光景:在焕然一新的足球场上,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足球基本功;在另一边,“足球小子”们依然肆意挥洒汗水,奋力拼抢;操场内,是闻乐声而起舞的盛装少年;教室里,身着校服的孩子们或吟诵《三字经》,或吟唱秦时遗风,文心慧语,稚嫩中尽显风雅;另一间教室里,做剪纸的孩子、下棋的孩子,他们的脸上都“写”满自信……


  按照“六化四园”和“一校一策、校校特色”要求,贵安新区投入1600余万元全面提升校容校貌和文化内涵。贵师大贵安附属小学的“一棵香樟树、六年木林森”、马场镇马场小学的“典德同勋、君子之争”、平寨小学的“合作共进、和而不同”无不彰显了各美其美的文化特色。科技创客、文艺戏剧、经典咏诵、技能汇演等校园活动丰富多彩,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文化氛围蔚然成风。按照“文墨书香、四季花香”的要求,新区学校成为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前,我们的学校‘热天一身尘,雨天一身泥’。”10月28日,在马场镇平寨小学,原校长胡泽书聊起了近年来学校发生的巨大变化。


  “在新区社管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不仅有了新的教学楼,还对校园周边进行了重建,大门修好了,学校的围墙变成了校园文化墙,操场和篮球场整修好了,校园里还立起了‘和’文化的宣传墙。”胡泽书高兴地说,“现在娃娃们能在这样好的学习环境下读书,真是太幸福了。”


  在义教均衡工作中,贵安新区还通过抓党建思政、均衡验收、教育改革、常规管理、政策落实、校园安全等重点任务,全面提升教育办学水平,实现教育软硬件“双提升”。


  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创新“局管校聘”模式,印发《教师学区化走校制工作方案》,建立教师动态调整及校长交流轮岗机制,确保每年交流10%以上;严格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坚持开展“自编操”“跑操”“啦啦操”“社团活动”,试点校内外文体设施开放共享,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体质健康及格率达85%以上;印发《学校精细管理50条》,加强学校食堂、寝室、医务、警务“四室”规范化管理,“三防”“三证”“四台账”“八小件”物品证照齐全,总账、分账、借用“三清”,各功能室、实验室“账卡物相符”;创建安全文明示范校园,确保校园安全“零事故”。


  教育是国家大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未来。随着新区义教均衡工作的深入推进,育人目标和教学质量同步提升,优质教育示范区和教育惠民先行区的建成指日可待。站在新的起点,贵安儿女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定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续写贵安教育新篇章,铸造新区教育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