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毕节 > 正文

火了日子 富了民

  “辣椒虽小,学问很大,用老百姓的话讲,叫‘青钢树砍陀螺——够得学(削)’。明年,我们合作社要把这一片的老百姓都动员起来种。”在纳雍县寨乐镇革新社区辣椒基地,种植大户陈雨龙向前来参观考察的人员介绍自己的200亩小米椒。


  风吹过他的发际,40岁的陈雨龙略显疲惫,却踌躇满志信心满满。


  A 订单先行


  说种辣椒能赚大钱,很多农户心里还有几个大大的问号:收成好不好?价格好不好?会不会“辣贱伤农”?


  今年年初,寨乐镇组团到遵义市播州区虾子镇考察辣椒产业,选定遵义信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伙伴,公司派人到寨乐考察种植条件,寨乐镇政府组织农户到遵义“中国辣椒城”参观学习,经双方反复协商,签订了3000亩小米椒的种植合同。约定该公司负责全程技术指导,实行保底价收购。同时,引进龙头企业黔味香辣园,签下了1500亩线椒及二荆条辣椒的收购合同。

  拿到订单后,寨乐镇发出了辣椒种植动员令,组建辣椒工作专班,全面开展辣椒种植工作。


  群众会,连夜召开;种植合同,逐户签订;松土起垄,风雨无阻……


  4月11日起,每天都有几十户农户到寨乐镇育苗中心领取辣椒种苗,大家小心翼翼,像捧着宝贝一样。


  B 要素保障


  为了让群众吃下“定心丸”,寨乐镇利用17栋大棚集中规范化育苗,并筹资120万元新建辣椒烘干房,改建了冷库,保证采收期间运输不及时的冷藏保鲜或烘干存放,同时,利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资金购买地膜免费发放给种植户……一系列保障措施,让辣椒产业蹄疾步稳。


  在革新社区,陈雨龙、陈恩智带头把缺乏劳动力的农户土地流转出来,连片种植;在英底村,扶贫特岗陈易玲向父母借钱,带头发展60亩小米椒;在五星社区,村支书江湖带头种植80亩小米椒;在双山社区,村干部田兴翔组织周边农户种植了40亩小米椒。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许多处于观望状态的农户纷纷跟上——2163户贫困户在合作社的组织下,每家种植1亩以上,遍及19个村的辣椒产业迅速形成规模。


  “有了合作社牵头和技术服务保障,我们赚钱同样有保障。”48岁的杨孝英说。


  杨孝英是革新社区贫困户,一个人拉扯4个读书孩子,2018年起,她报名加入了“10+N”护路员队伍,月工资600元,她又加入合作社种了3亩辣椒,目前卖辣椒挣了5000多元。自己种的不够忙活,又在陈雨龙的基地上务工,2元钱摘1公斤,多的时候一天能摘75公斤,前前后后算下来,要挣不少钱。


  贫困户郭正平的妻子外出多年,他一个人带着4个孩子,今年种了10亩辣椒,按照线椒每公斤3.2元、小米椒每公斤7元的市场价计算,今年有望创收3万多元。“合作社统一指导技术,统一指挥种植,让我有了依靠。”在郭正平的辣椒基地上,鲜红的小米椒长势良好,线椒长的有20多厘米,40个就有1公斤。细心的郭正平仔细数过,一株小米椒能结600余个。为了抗倒伏,他按照合作社的要求,把每一根辣椒都固定在竹竿上。他说,这叫插杆固株。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在寨乐的辣椒种植组织化、集约化生产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C 价格攀升


  在革新社区,有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收购中心,遵义信力、黔味香辣园两家公司在这里挂牌收购辣椒,电三轮、小农用车拉来的辣椒,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先收我的,我忙去吃个酒!”


  “先收我的,我忙去接娃儿!”


  “排队!排队!一家一家来嘛。”


  忙碌的收购场面与火红的辣椒构成了一幅完美的丰收图景。结账的时候,胡学礼老人觉得账算错了,认为给他的钱多了,要退一部分。收购人员解释,不是算多了,是今天辣椒涨价了。


  小米椒从每公斤5.8元涨到每公斤7元,5天调一次价的收购机制,让一向淳朴的农民既惊喜,又意外。


  收购点上,每天有15吨左右辣椒进库。收购商早就准备了各种面值的零钱,现金结算,每天准备10万元现金,是收购点上两家收购人员的必备功课。也有一些农户比较“时尚”,直接二维码“扫一扫”进账。


  D 带火劳务市场


  据陈雨龙介绍,在他的基地上,从翻土起垄到人工施肥除草,再到采收运输,每天用工量在10人以上,忙的时候要用20多人。小小的辣椒,一下子带火了周边群众的就业市场。


  “现在的工人不好找啊!”英底村的陈易玲感叹道。由于金蟾大山公司食用菌基地吸纳了大批工人,加上近期摘辣椒、收青贮饲料、种植萝卜等生产用工需求较大,务工费从原来的每天80元涨到100至120元不等。


  陈雨龙算了一下账,除去工人工资等成本,200亩辣椒预计有30多万元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