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毕节 > 正文

大力发展贵州牛产业,让贵州更“牛”

图/文 当代贵州融媒体记者 徐元芳

  “养牛没技巧,一天三顿饱。”很多农民兄弟,在选牛、养牛、医牛上都能出口成章。牛,在贵州农业农村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养牛,不仅是贵州农民朋友支撑生活和创收增收的首要选择,也成为他们的一种精神寄托。

微信图片_20180917101438.jpg

  9月17日,乌蒙山片区肉牛养殖技术研讨暨肉牛全产业链发展推进会议在贵州省毕节市举行。本次会议由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主办。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大扶贫”战略,牢固树立“大农业、大食物、大生态”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畜牧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畜牧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巩固、发展速度逐年加快,畜牧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良种繁育体系逐步完善,适度规模养殖不断提速,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取得明显成效,畜牧产业发展与贫困农户脱贫增收实现了相互融合、共同促进。

微信图片_20180917101445.jpg

  “贵州有着其他省份无可比拟的环境资源,这么好的环境,没有污染的空气和水造就了贵州纯天然的草料资源。利用好的草料和牛种加上好的技术,贵州牛将用牛肉说话,告诉全国消费者贵州牛的纯天然”。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兵海说。在牛产业的发展上贵州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政策,提升龙头企业的组织能力,重新开辟出一条贵州牛产业不同的道路。将先天的资源优势转变为贵州牛产业的后发优势不断提升贵州牛产业的发展。

  据贵州省农业委员会畜牧兽医局局长张元鑫介绍,近年来,我省加大了肉牛产业发展力度,持续完善良繁体系,加速推进规模化示范养殖基地建设,不断提升饲草饲料供给水平,强化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始终坚持肉牛产业体系的培育和肉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截至2017年末,我省肉牛存出栏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并列入省政府重点扶贫产业项目,肉牛产业将进一步在我省脱贫攻坚主战场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目前全省已建成国家级、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289个,认证无公害畜产品572个,认定无公害畜产品产地1782个,认证畜产品地理标志13个,注册畜产品商标数百个,一大批省外肉牛养殖企业不断来我省落地发展。贵州正在走一条有别于牧区、不同于农区的畜牧产业发展新路。接下来,我们将在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屠宰加工、质量安全、市场体系建设、品牌营销、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方面不断探索、不断突破,全力推进我省肉牛全产业链协调发展。

微信图片_20180917101545.jpg

  毕节市畜牧水产局局长陈文忠说,毕节市山清水秀,一直都有养牛的优势,以前都是农户散养,到现在龙头企业带动发展规模化、集成化养殖特别是恒大集团帮扶以来,全产业链推进畜牧业发展,在产业链的前端、中端和后端不断发挥企业在牛种、技术及产业链开发上,提高养殖的效益,降低养殖的成本,创新养殖的模式、提升百姓的效益,助推脱贫攻坚。在此基础上,我们毕节市制定了2017—2020年牛产业养殖规划,力争到2020年牛的存栏量达到145万头以上,出栏牛达到45万头以上。
  会议期间,来自全国的牛产业岗位专家、全国肉牛骨干企业代表150余人还参观考察了中禾恒瑞、润泰牧业、贵州中润等公司的肉牛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