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市州县新闻 > 正文

【最美基层干部】村支书杨昌喜:聚人心拔穷根 “贫困村”变“幸福村”

  “两头猪仔喂一年,不够柴米油盐钱。”万山区瓮背村村民们的日子常年过得紧巴巴。


干净整洁的瓮背村.jpg

  干净整洁的村容


  瓮背村,是远近“闻名”的深度贫困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杨昌喜,90年代开始在外打拼,搞过装修,卖过建材,已经是个小老板,一年有不错的收入。


  2016年,杨昌喜回村,乡亲们看到他在外面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希望他留下来当村里的“领头羊”,带着大伙儿脱贫致富。


食用菌产业.jpg

食用菌产业


  “当时我们村是脏乱差的典型,垃圾倒在马路边、河沟里,走到哪里都是一片狼藉,更不要说发展产业。”杨昌喜回忆。


  看到乡亲们过着穷苦日子,杨昌喜心里不是滋味,思前想后,他决定接过这个担子。


  杨昌喜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提振村民的精气神,把大伙儿拧成一股绳。


  “首先就得从村里的环境卫生抓起,像人一样,收拾得干净一点,精神头就不一样。”杨昌喜和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带头干,把道路两旁和河道上的垃圾一锹一锹铲上车,运出去。看到村支书亲自干,村民也把自家门前收拾得干干净净。


  “是我们把杨书记留下来的,他都亲自干,我们再不动,不像话。”村民杨妹昌说。


杨昌喜了解贫困户生活情况.jpg

杨昌喜了解贫困户详细情况


  为了让群众从思想上转变,杨昌喜又带着干部利用村民晚上空闲的时间挨个村民组开院坝会,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宣传国家政策,和乡亲们谈村里的发展思路。


  “环境变漂亮了,村民的思想发生了转变,还要把产业搞起来,让大家伙的腰包鼓起来。”杨昌喜下定决心。


  瓮背村山林多,闲置土地多,水源充沛,如何才能发挥好优势把产业搞起来?杨昌喜带着干部四处考察学习,最终把莲藕种植作为瓮背村的主打产业。


  2017年3月,瓮背村成立了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主动把自家的闲置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进行统一经营。


  “土地流转过来后,我们一边整地种莲藕,一边向上争取项目修产业路,慢不起了。”杨昌喜一心想让产业早日投产见效。


  “那个月,杨书记每天起早摸黑,大清早把我们喊来开会,安排产业发展相关工作,安排完就往政府跑,晚上回来自己还要到田里走一圈,看产业进度。”驻村干部王宝兴记忆犹新。


  一个半月的时间,120亩荒田坝全部种上了莲藕,3公里沙石产业路修通。


  “每天忙前跑后,那一个半月,杨书记一双脚板全是血泡。”村干部杨钱昌心疼的说。


  2017年7月,眼看田里长出的莲蓬就要进入采摘期,为了能让莲蓬卖上好价钱,杨昌喜又开始忙着给合作社找销路。跑超市,跑电商企业,请专家到种植基地察看莲藕品质,就是要把莲藕卖出去,增加村民的收入。


杨昌喜正在给食用菌打包.jpg

杨昌喜正在给食用菌打包


  2017年8月,首批莲蓬通过电商平台、大型超市销售莲蓬4000多箱,仅这一项产业销售收入达10万余元。


  “要不是杨书记带着我们干,我们做梦也想不到荒棘窝能种出金莲朵。”村民杨妹昌一脸的笑容。


  除了莲藕,瓮背村发展的林下土鸡养殖和食用菌产业也大获丰收。去年一年,产业收入达18万余元。


  凭借产业带动,6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有了活干,一年收入在6000元以上,46户贫困户通过与合作社建立利益联接,户均分红1600元。

  “土地租给合作社有租金,在合作社干活也有70块钱一天,年底还有分红,跟着杨书记,越干越有劲!”村民刘秀菊满脸幸福。


  产业有了收益,越干越有信心。杨昌喜带着村民又扩种了100亩莲藕,还在池塘里投放了45万尾泥鳅,村里的淡水鱼养殖基地也开始建设。


瓮背新貌.jpg

瓮背村新貌


  现在,瓮背村家家户户连起了水泥路,道路两旁装上了路灯,种上了花草树木,白墙灰瓦,小桥流水,乡下日子过得不比城里差。


  “只要村里有了变化,村民有了收入,群众的日子一天过得比一天好,我的选择就没有错,我还想再多干上几年,让村子大变样。”杨昌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