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犇”向新生活|除夕之夜熬一宿,平安快乐傍身走


  除夕,月穷岁尽之日,是一年的最后一天。


  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这一天,点岁火、守岁火,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贴春联、挂灯笼,合家欢聚吃年夜饭,迎接新年,便是团圆。


  今年春节,面对严峻的冬季疫情防控形势,为了减少春节期间的人员大规模流动,全国多个省区市倡议“就地过年”。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世间理想与生活愿望的极致表现,相信只要有情,在哪儿都有年的味道。


  这份情,寄托在一道道饱含人间烟火的贵州菜中。



  腊肉、香肠,贵州人年夜饭必不可少的硬菜。香柏枝和果木自然绵长的香气,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渗透到鲜肉中,配以简单的烹饪,入口即是团圆的味道。


  糟辣鱼,贵州苗家人的年味。一条鲤鱼、一小碗秘制糟辣椒、一把葱花,鲜嫩肉质与糟辣椒的酸辣,夹杂了平淡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小米鮓,贵州人年夜饭必备的甜味菜。小米粒粒金黄,透着阳光的味道,五花肉的油脂将小米的香甜催发到极致,软糯香甜,承载了对未来甜蜜的期许。



  情从胃起,一往而深。“云”品年夜饭,过个贵州年,贵州人对年夜饭的期待,说到底还是那一份记忆与乡愁。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除夕守岁,是对逝去岁月的惜别留恋之情,又是对来临新年的美好希冀。


  贵州没有异乡人,他乡游子同安好。不论身在何处,今夜,我们一起守岁。


【出镜记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杜朋城

  图片来源 贵景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 王璐瑶 田旻佳

  执行 杨鸿新 周梓颜 聂婧文

  编辑 刘娟

  编审 田旻佳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