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的帮扶故事】不忘初心 为梦前行丨锦屏县启蒙镇地稠村第一书记姜琦

20201114084353_41581.jpg


  我叫姜琦,是锦屏县委党校教务科科长、讲师,今年48岁,2016年3月经组织安排,被选派到锦屏县启蒙镇地稠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第一书记姜琦在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拆旧烂


  地稠村由地稠、鹏池、八瓢三个片区合并而成,是一个拥有661户2465人的大寨,2014年贫困人口208户761人;贫困发生率为34.04%。当时面对贫困发生率高发人口较多的三个自然村,我倍感责任重大,生怕自己做不好,辜负了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


  而然,鹏池村是一个拥有123户535人的小村,贫困户53户224人,该村贫困发生率为42.73%,属深度贫困村,入村后我便在这里安家。


2016年4月25日,第一书记姜琦带领群众入山查看水源,确保村寨安全用水


  我是一名党员,既然组织信任、群众需要,我就得全力以赴,把身子沉到基层,竭尽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


  “姜书记,鹏池村人畜安全饮水运行很不正常,归密寨3个残疾人几个月来都是饮用溪沟水,下雨天洗菜都用上了屋檐水啊!”这是2016年3月接到群众反映的第一个问题。


  饮水安全事大,我迅速和村两委沟通,一边组织群众深入距村寨4公里远的水源点排查,一边书写报告向镇水利部门和县水务局反映。


  通过努力县水务局对我村安全饮水高度重视,10天内提供了5万余元的水管,通过群众投工投劳终于将村级饮水贯通。


2016年4月鹏池-西洋店-启蒙通村公路硬化情况


  “姜书记,我孩子年纪小初三毕业后跑去浙江务工了,能否安排他去读个学校,让他今后有点出息!”2017年秋季,在走访中了解到贫困户杨双银的家庭情况,杨双银丈夫因病去世,家庭生活再次陷入了困境。


  “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秋季开学已是一个多月了,于是通过查找电话我与远在浙江温州的杨双银儿子杨贤泽取得联系,做了思想动员,并与锦屏职业技术学校领导取得联系,一星期后亲自把杨贤泽送到学校就读。


  一次次俯身“沉下去”,一个个帮扶计划“浮上来”……


  作为第一书记,眼看村级办公楼、卫生室、木质学校、道路、产业发展等存在多个短板,为了解决这些短板,我在了解村情后便迈开步子为群众的一件件“操心事”逐项地着手解决。


  当时我住在一间破旧的教室,办公在那里,吃住都在那里。为了修缮村级办公楼和学校,我搬了“三次家”。通过一番努力,半年后,木质教学楼终于变成了焕然一新的幼儿园,村级办公楼利用闲置的砖混结构教学楼改造也变得清爽舒适了。


  之后,村级卫生室、街道路灯、风雨亭基础设施均得到了改善。“如今教育条件变好了、人居环境变美了,多亏了驻村干部啊!”80岁的杨正国老人感慨地说。


带领贫困户杨通学老人在锦屏县中医院检查和治疗


  通过深入走访,得知74岁的儿女结扎户杨隆茂老人,因二级残疾行动不便,两个女儿外嫁他乡;82岁的留守老人杨通逑常年肺心病……


  看到这些老人的病情我主动带他们到县医院检查并住院治疗,老人们的子女获悉后都感激不尽。


  “人民路、小康路、致富路和幸福路”。在我心里这或许就是鹏池村攻坚脱贫的蓝图与梦想吧。我常常这样想:只有群众小康了、幸福了,脱贫也就真正实现了。


2018年夏季村级辣椒产业发展第一书记亲自带领村民到集市上销售辣椒


  村级公路硬化了,生产生活便利了,产业上还得加把劲啊!驻村以来,为了带动村级群众发展,成立了村级背景下的合作社,自己投资10000元建起了鹏池富民服装厂,投资近20000元建起大棚西瓜基地,村两委免费带领村级致富能人到贵阳、丹寨、黎平等地从事产业发展调研,并协助村集体流转土地100余亩,在辣椒、芥菜、西瓜等方面得以发展、拓宽了致富渠道,解决了100余人就业,我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帮助群众想办法、出点子、找出路,基本实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挣钱。


2018年在村发动中药材黄精和白芨种植,贵阳药用植物园技术员到村供苗和技术指导


  鹏池村虽小,但在全镇范围内生猪产业在该村却成了大产业,在生猪养殖中以致富能人引领、青年党员带头,以“农户+贫困户+合作社”“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纷纷建起了5个生猪养殖场。经统计,近年来村寨生猪月存栏600头以上,年收入在200万元以上。


  眼下,在鹏池村几乎家家有产业、人人有门路,日子也过得越来越滋润了。


2019年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党的惠民政策


  扶贫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如今,鹏池村的天更蓝了、路更顺了、水更绿了、房更新了,村内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脱贫攻坚的成功实践梦想在鹏池那条涓涓细流得到完美诠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吴运镇 整理

  编辑 向莹

  编审 杨仪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