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我的扶贫故事】提振精气神,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丨绥阳县黄杨镇扶贫干部刘天奇

20201124170116_13163 2.jpg


  2011年11月11日,在遵义市绥阳县黄杨镇联庄村群星组张仲华家的院坝,一场由张仲华、张开练等四户贫困户参加的环境卫生整治“比学赶超”坝坝会正在举行。会议的组织者就是我。


  我叫刘天奇,遵义市绥阳县黄杨镇政府一名党员干部。曾在北京卫戍区教导大队服役,后转业回乡成为一名乡镇干部。


IMG_9229.jpg


  2016年8月,我有幸成为黄杨镇扶贫帮扶干部中的一员,开始结对帮扶工作。四年多来,通过政府产业量化项目、老旧住房整治、饮水补短板项目、医保补助、教育资助、推荐就业、低保兜底补助等政策的全方位扶持下。我所包保的贫困户都实现了“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全部都成功实现脱贫。

  但是,在多年的帮扶工作中,我意识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于贫困户的帮扶,不能只停留在硬件上支持,软件也必须跟上,需“软硬兼施”。“硬”是要有政策上的物质扶持,“软”是要在精神上帮扶。而且精神上的帮扶远比物质上更重要,更为有效。

  帮贫困户买头牛、买几头猪、买几只羊,让他养,他就脱贫了、富裕了吗?这能取到一定的作用,在短时间内可以给他们带来实质性的帮助。从长远看,这只是治标不治本,要标本兼治,还须从贫困户的思想认识上下功夫。一个人如果没有志向,就是烂泥巴扶不上墙,再多的政策支持、物质扶持都是白搭。


IMG_9255.jpg


  扶贫先扶两个字“志和智”。志,是自力更生,要有“不等、不靠、不要”奋发向上的精神。智,是门路问题,“智”在“志”的基础上,采取多方式政策支持,稳定脱贫这个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

  如何标本兼治,在部队带新兵的经历给了我启发。

  严格的内务整治要求,是保持部队士兵良好精气神的重要手段。一个内务都搞不好的士兵肯定是一个没有战斗力的士兵。同样,一个家庭卫生都搞不好的贫困家庭,要想摆脱贫困发家致富也是不可能的。


IMG_9272.jpg


  因此,我决定在帮扶的贫困户中间来一场“内务整顿”即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其目的就是通过活动改变他们原本慵懒散的精神状态,激发他们自力更生战贫穷的斗志。

  我将所有贫困户召集在一起,带头示范教他们叠被子、收纳衣物、清扫室内外卫生等,积极引导贫困户养成文明健康生活习惯,鼓励他们坚定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决心,在思想上和生活习惯上先“脱贫”。同时,促使扶贫政策入脑入心,切实将扶贫帮困落实到实处,让贫困户感受到来自党的关爱和温暖。

  通过开展活动,联庄村贫困户都纷纷表示,要用更好的精神面貌,提升居住条件和改善环境卫生,不仅要在物质上实现脱贫,也要在精神上实现脱贫。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国欢 整理

  编辑 胥芬芳

  编审 杨仪 李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