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渔民新生活】①瓮安:昔日靠天吃饭 今朝坝区稳就业


  【开栏语】

  长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浩浩江水哺育着数百种鱼类。然而,多年来的高强度开发、粗放式利用让长江不堪重负,流域生态功能退化,珍稀特有鱼类大幅衰减,经济鱼类资源濒临枯竭。

  为了保护长江渔业资源,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通告,宣布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下均称“保护区”)以外的天然水域,最迟自2021年1月1日0时起实行暂定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间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

  自2019年以来,贵州先后启动了境内长江流域保护区、保护区外的退捕禁捕工作。截至2020年8月,天然水域范围内所有渔船全面实现退捕,两千余名渔民纷纷转产上岸。

  从水上漂泊到岸上“吃饭”,渔民们告别捕捞生活,相继迎来了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上岸之后做什么?即日起,贵州日报在客户端开设【上岸之后 渔民的新生活】专栏,陆续推出渔民退捕转产故事。


  乌江水清,横贯黔境。发源于威宁县乌蒙山东麓的乌江,经水城、普定、息烽流入瓮安,成为瓮安县天文镇乌江村人世代倚靠的江界河。


4.jpg

江界河


  临河而居,靠水吃水。住在江界河边的汉子王兴林自小看父亲捕鱼,成年后也干起了捕捞行当,成为了一名持证渔民。


  “打鱼十年了,白天晚上都在船上。”王兴林站在自家二楼的走廊上,一眼就能望见千米之外的江界河库区。九月生凉的天气里,他依然穿着短袖在房前屋后忙活,精瘦黝黑的皮肤贴着筋骨,一用力就露出道道沟壑。


1.jpg

渔民王兴林站在曾经的捕鱼出发地:乌江义渡口


  捕鱼是个力气活,十年的生活经历嵌进了王兴林的皮肤,诉说着渔夫和鱼的故事。

  每年除开3月至6月的禁渔期,王兴林长期都在船上飘着。带上米,带上渔具,上船就是好几天,有时候长达一个月。一边捕鱼,一边沿途买卖,挣的是零散钱。


2.jpg

王兴林居住的乌江村白溪沟组


  “打鱼是凭运气,几个网撒下去,多的时候一天几百上千斤,少的时候也就几条小虾米,换点菜钱。”王兴林说,他曾捕到过一条58斤的大口鲶,40元一斤的售价卖出去,相当于当年卖一头猪。

  但走运是一时的,劳苦是积年累月的。每次收获之前,都是漫长的等待。浅眠至凌晨三点,就要提振精神,起身收网,直到天亮。“鱼多的时候到中午都没收完。”

  星辉作伴,风雨共眠。在与自然相守相搏的日子里,渔民不仅为生计忙,也为生存忧。“暴雨一来,谁能睡得安稳?”王兴林感慨说。

  今年7月,得知退捕政策,他立马就表态同意。“政府想得长远,我们要跟着走。”他说,这么多年在江边,鱼的品种在减少,繁殖能力也下降了,所以,禁渔是有道理的。


  随着渔船被拆解,王兴林拿到了近3万元的补助。在当地农业农村局等多部门的组织下,他离开多年的水上生活,被安置到附近的手巾坝蔬菜基地务工谋生。


3.jpg

王兴林在辣椒基地务工


  最近正是辣椒丰收季,他和妻子每天在基地上采摘红辣椒,一个月收入有3000元左右。忙碌之余,王兴林谋划着之后的出路,他准备盘活家里的30亩地,转型种辣椒,预计每年能带来2万元以上收入。

  他打开微信,堂弟给他发来了《猪舍建设工艺流程》文件,他正计划和一家大型农牧企业合作,建设养殖基地,代养生猪。

  转产上岸,43岁的王兴林激情昂扬,期待着兴业之后的新生活。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苏颉

编辑 胥芬芳

编审 杨仪 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