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打赢两场战役群英谱】“铁血连长”刘晓凤:冲锋是为了群众更幸福


  “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来之不易,没有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三岔的脱贫攻坚工作就不会取得这样好的成绩。”7月1日,在贵州省脱贫攻坚“七一”表彰大会现场,刚刚被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的遵义市播州区三岔镇党委书记刘晓凤热泪盈眶。


  回想入党之初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她不由得攥紧拳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她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做的。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为打通扶贫挂帮“最后一公里”,刘晓凤顾不上身患糖尿病的困扰,穿着布鞋,一遍遍实地考察。根据镇里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了“133”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即“1”套思路、“3”支队伍、“3”责挂帮,有力激发党员干部的工作激情和贫困群众参与脱贫的内生动力。


  帮扶干部帮什么、怎么帮、帮到什么效果?带着问题,在2018年初,刘晓凤带头与党员干部们一起研究出台了《中共三岔镇党委打通扶贫挂帮最后一公里提升群众满意度工作方案》,让帮扶打法更精准。


  针对挂帮干部“单打独斗”、帮扶资金资源短缺、联系服务群众力量薄弱等现实困境,刘晓凤立说立行,整合所有挂帮干部力量成立了1支镇钢铁连、7个村级突击队、55个组级尖刀班,组成三支作战队,全面提升战斗力,攻坚更高效。


  “在三岔脱贫攻坚的三支队伍中,我既当‘连长’,也是一名敢打敢拼的‘战士’。”刘晓凤的工作作风,有股战斗的铁血。她带头“冲锋”,号召全员下沉挂帮,“帮扶力量集中,才能更好地合力攻坚”。



  在三岔镇红光社区,贫困户彭云学一家以务农为生,子女读高中学费和生活费开销不小,家里收入仅靠种庄稼,收入拮据。


  掌握这个情况,刘晓凤常去他家中看望,并向社会企业发起号召。


  两个月的时间,彭云学家启动了改厨、改厕、改院坝等提质工程,居住环境焕然一新。同时,刘晓凤还帮助彭云学的妻子找到了护水员的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现在,彭云学一家的生活越来越好。


  在刘晓凤的头脑里,时时刻刻都有一幅“挂帮对象家庭境况图”,她不得不拓宽思路,广开门路,因地制宜,实施帮扶。“过去,全家四口人,只有我一个劳动力,生活很困难。刘书记得知我有养蜂的经验后,主动与养蜂企业联系,免费提供了五桶蜂源给我。”红光社区居民张正均告诉记者,随着养蜂规模不断壮大,2019年底,他的蜂蜜达到了30余桶,年收入达3万元,真正将“甜蜜的事业融入甜蜜的生活”。


  对于刘晓凤的帮助,张正均动情地说:“政府的党员干部很关心百姓,帮助我找到一条生活的路子,真的谢谢了”。


  确保每家每户都有产业支撑,过上小康生活,“铁血连长”刘晓凤有信心。她表示,三岔镇党委守初心、担使命,确保巩固脱贫工作继续“稳稳地推进”,广大群众都获得“稳稳的幸福”。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骏娇

编辑 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