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借力造血筋骨强 借船出海江港连|沿河借力东西部扶贫协作决胜深度贫困

  “我用从张家港学到的技术回村养鹌鹑,终于摆脱贫困过上了好日子。”6月2日,沿河自治县中界镇高峰村鹌鹑养殖基地,罗贤国夫妻正在捡蛋装箱,准备发货。


  51岁的罗贤国,过去一直在家种玉米、红薯,过了大半辈子的苦日子。去年初,他到张家港市善港村学鹌鹑养殖技术归来,便成了村里的养殖致富带头人。


  “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不能等着东部向我们‘输血’,而是要主动作为、借势而为,不断完善自我‘造血’功能,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沿河自治县委副书记宋选文说。



罗贤国正在鹌鹑养殖基地捡蛋


  罗贤国从穷庄稼汉变致富带头人,是沿河借力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沿河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历史机遇,借势而谋,顺势而为,强化组织领导,高位推动工作,形成了“五借五推”促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经验。


  “五借五推”即借势而为,推动工作高位开展;借梯登高,推动思想观念和作风互通互鉴;借力发力,推动协作领域和内涵拓展;借书留真,推动学得真经;借船出海,推动劳动力和农特产品出山。


  借智育才,转变思想增动力


  “你考虑清楚了吗?当上致富带头人后,就要全身心投入产业发展,就要有吃苦耐劳的决心。”近日,在高峰村村委会,一场选聘致富带头人的面试正在进行。



近日,张家港市善港村派驻高峰村农技人员刘灿光正在有机农业产业园里查看番茄长势


  “既然决定来报名,我就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一定会尽心尽力。”前来参加面试的村民名叫罗来玉,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应聘的职位是高峰村生态鸡养殖场致富带头人。


  今年,该村借力东西部扶贫协作,新引进生态鸡养殖产业。为给这项产业寻找一名合适的致富带头人,村里决定在全村海选,有多名群众前来应聘。


  2018年,善港村与高峰村建立整村帮扶关系,派出由村干部、技术专家等组成的扶贫工作队进驻高峰村,打造有机产业园、生态养殖等富民产业。


  “我们采取‘产业+农民培训’模式,为高峰村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善港村驻高峰村工作队队长朱洪伟说,目前已成功培养近20名致富带头人和产业技术骨干。


  近年来,沿河借书留真,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开展农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工程,精心选择培育对象,着力培育懂技术、观念新、善经营的本土人才,增强发展动力和能力。


  两年来,张家港市共选派350名干部到沿河挂职,推动教育、卫生、农技等专业技术帮扶和组团式帮扶,与全县88所中小学、24所基层医院结对帮扶。


  同时沿河也选派356名村干部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到张家港市培训,为深化农村产业革命打造了一直懂技术、会经验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东部地区处于改革开放前沿,具有先进的思想观念和技术市场等优势,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沿河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宋选文说,为推动干部群众解放思想,补齐思想观念短板,沿河借梯登高,推动思想观念和作风互通互鉴。


  两年来,沿河共组织选派213名年轻干部赴张家港市挂职学习,821名干部接受培训,组织乡镇干部346人次到张家港市考察交流。


  通过挂职锻炼,实地观摩,学习培训,推动了沿河党员干部观念与作风转变,提升了素质与能力,增强了发展信心与决心,为决胜深度贫困注入了强劲动力。


  目前张家港市驻沿帮扶工作队已先后派出14批120多人次到沿河开展帮扶活动。两地党政干部、“三支”人才互动交流频次和力度在全国县域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中始终居于领先地位。


  借梯登高,整合资金兴产业



6月2日,苏州市游客正在高峰村有机农业产业园观赏花卉


  “要不是苏州市大力支持,我估计一辈子也不会见到这么洋气的现代农业!”官舟镇玛瑙村务工村民黎树英指着黑木耳基地激动地说。


  62岁的黎树英,过去种玉米、栽红薯。如今沿河借力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在他家门口高规格、高标准打造的黑木耳示范基地和菌棒加工厂,令她惊叹不已。


  玛瑙村黑木耳智能化菌包厂和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1.55亿元,其中有1亿元资金来自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


  沿河山高坡陡,土地贫瘠,大多数村民世世代代种植传统农作物,靠天吃饭,广种薄收。近年来,该县深入推进产业革命,打造富民产业。


  特别是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以来,该县借助苏州与张家港的帮扶资金和产业优势,精心谋划项目,精准选择项目,成功打造了一个个山区产业样板。


  “善港村支持我们建起了有机产业园,发展了灵芝、网纹蜜瓜、美国金瓜等新产业,还引进限根葡萄种植技术等,让我们开了眼界,也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效益。”高峰村致富带头人罗文武说。


  今年,张家港又投入850多万元,帮助高峰村实施生态养殖场、有机农业产业园配套设施、茶叶加工厂、稻鸭等项目及灌溉排水工程,让昔日深山穷村变为一颗镶嵌在乌江畔的闪亮明珠。


  沿河借力发力,推动协作领域和内涵拓展。两年来,沿河用好用活苏州市、张家港市帮扶资金1.3亿元,并整合涉农资金,共实施130个项目,惠及3.2万余群众。


  除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才培育、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协作帮扶外,沿河还加强对接协调,争取张家港市党委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支持,不断拓展帮扶协作领域,深化工作内涵,将帮扶协作扩展到基层党建、文明创建、社会管理、政法、金融、后勤管理服务等方面。


  两年来,该县引进农业、医疗等先进技术35项,建设24小时土家书屋2座,新时代文明实践驿站2个。今年,该县还争取苏州市和张家港市到位帮扶资金共计2.46亿元,实施项目73个。


  借船出海,优势互补同发展


  “住的是单人宿舍,电视空调一应俱全,一个月工资加上就业稳岗补贴收入能达到六七千元。”聊起赴张家港务工,沿河黑水镇麻竹溪村民李荣强有说不完的话。



今年2月底,沿河群众正乘坐沿河赴张家港劳务协作“保送”专列


  50多岁的李荣强,过去四处奔走打零工。春节后受疫情影响闲在家中,断了收入来源。2月底,他见到苏州企业到沿河招工,毅然报名。


  乘坐沿河赴张家港劳务协作“保送”专列,李荣强离开沿河,顺利进入张家港市金鹿集团工作。


  推动劳务扶贫,沿河会同张家港市建立完善就业扶贫机制,统筹做好岗位对接、技能培训、劳务输出、跟踪服务,两年来就业培训1307人次,已有405名群众在苏州稳定就业,507名学生就读张家港市沙洲工学院。


  “只有互通有无、互补合作才能共同发展。”宋选文表示,沿河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输送到张家港,为张家港市提供大量产业工人,同时也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增收机会。


  此外,沿河与张家港还深化产业合作和园区共建互补,目前已在沿河建成3个扶贫车间,吸纳341人就业。


李荣强在张家港市金鹿集团上班


  借船出海的不仅是劳动力,沿河还借助苏州的市场优势,将大量优质的农产品销往苏州,有效解决农特产销售难题,让苏州市民共享扶贫成果。


  两年来,沿河4次组队赴苏州开展沿货出山和招商引资暨旅游推介会,直接销售空心李、茶叶等农特产品1579万元,招商引资19.44亿元,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提升了沿河知名度、美誉度。


  江连港,心连心。沿河与张家港市的扶贫协作,已在全省率先从县市结对到乡镇、村村结对,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发展。沿河借势而为、借梯登高、借船出海,为决胜深度贫困注入了不竭动力。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代乐 杨聪 施平

  编辑 王小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