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易地扶贫搬迁的贵州奇迹】贵州玉屏:移民新区里的萧笛声

  4月29日,清晨的一缕阳光穿透山间云层,晨色微露。铜仁市玉屏侗族自治县田坪镇移民新区,悠扬的笛声打破了小镇的宁静。


  “又在吹萧笛了啊。”移民新区的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台湾8178门店里,新区居委会主任姚元堂与店员石三妹打招呼。


  “每天都要练习,过久还要表演哩!”石三妹放下手中的萧笛,与姚元堂闲聊起来:现在工作轻松,环境优美,才有心情谈“风雅”,以前在家种地,一年忙到头,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


  今年40刚过的石三妹,是移民新区的搬迁群众。搬迁前,她家住在田坪镇北部山区的迷路村,村子里一块块面积不大的田地高低错落不平,村民吃水靠挑,生活靠天。


  在石三妹的记忆里,打小“只有下了山、人生才会走上坡路”的话题就被村民们挂在嘴边。但直到自己成了家有了孩子,村民们还生活在山里。


  山里的收成“糊”不住一家人的日子,有劳动力的村民们纷纷放下农具,奔赴各大城市去追求“体面富足”的生活,家乡日渐变得孤寂。


  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2017年7月,田坪镇20个行政村的361户1716人,相继搬到了田坪移民新区。在新区,就学、就医都方便了,但就业一直是石三妹与大多数搬迁群众的头疼事。


  如何让搬迁群众尽快融入新生活,让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田坪镇在玉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持续加强安置点五个体系建设。


  “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田坪镇党委副书记李佩说,党委政府提前谋划,把安置点和商业区有机结合起来,安置点门面通过前三年免租的方式出租给企业,丰富搬迁点商业业态的同时,也为搬迁群众提供了一定的就业岗位。


W020200429777049043592.jpg

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田坪移民新区一角


  跨过千山来,奔向幸福去。为确保搬迁群众真正实现“一户一就业”,田坪政府还引进了必登高鞋子微工厂、编织厂、食用菌企业,安置点现有的697劳动力,已实现镇内就业220人,镇外就业406人,就业率近90%。


  “月休4天,最低有2000多的工资。”通过培训,包括石三妹在内的90名搬迁群众,成为了入住品牌奥特莱斯各门店的售货员。


  “最大的快乐还是下班后,陪老人孩子一起逛3A景区民族风情园、乡愁馆。”消除了“后顾之忧”,石三妹加入到移民新区的萧笛培训班中。


  “以前没接触过,现在学习有点困难。”石三妹说,去年开始学习,目前只会吹几首曲子。但好在培训班里的25名成员,每天都有老师负责指导。


 

环境优美的移民新区

   收入有了保障,搬迁群众也开始有了其他的追求。姚元堂说,他们利用乡愁馆、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建立舞蹈队、侗歌队、萧笛队、电影义务放映队等文化服务组织,重点开展感恩教育、文明创建、公共文化、民族传承等多种文化活动,不断丰富搬迁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谁能想到,我们山里人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石三妹的言语之间,透露出对党的扶贫政策的感激之情。学会萧笛后,她期望能走上更大的舞台。


  夕阳西下,承载着梦想的萧笛声又传到耳边来,在小镇新区的上空飘飞、回荡……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葛永智

责任编辑/向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