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文脉颂中华】童眼看非遗︱种下一个心愿,在春天“发芽”

  • 作者:杨仪 陈海东 韦一茜 周璇 汪国锋 刘义鹏
  • 编辑:田旻佳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发布时间:2020-04-15 16:36:31

微信图片_20200415160005.jpg


  英子有一个心愿。


  英子是雷山县麻料村人,今年十岁的她和妹妹都在隔壁村的小学就读。在古木参天、翠峦环抱的寨子里两姊妹相伴成长,无忧无虑。


  在雷公山山麓深处,麻料村藏在热门景区西江千户苗寨“身后”,这里与邻近的控拜村拥有一项为外界熟知的国家级非遗项目——苗族银饰锻制技艺。


  敲敲打打的银器碰撞声,是常年萦绕在村子里的背景音,英子与妹妹早已习惯了“叮叮当当”,而这清脆的音乐里藏着英子的一个心愿,在这个春天悄然萌发。


微信图片_20200415160046.jpg

  (麻料村)


  “好看,想送一个给小妹戴”


  麻料村银匠师傅李光恒制作了几十年的银饰,花纹、式样信手拈来,麻料银饰刺绣传习馆是他的工作地,每天,他都在这里忙碌地锻造订单需求的银饰物件。


  最近他却发现,英子在传习馆一待就是老半天,像有心事的样子。


  就在李光恒想开口问的时候,英子摸着自己手腕上的银镯腼腆地开了口:“好看,想送一个给小妹戴。”


  “好啊,我给你打个一样的,去送给小妹。”


微信图片_20200415160129.jpg

  (英子)


  英子戴的银手镯是班上的好朋友送的,李光恒知道,像所有苗族姑娘一样,作为姐姐的英子也想让小妹拥有一只专属的银镯。


  千百年来,苗族女子无不如是。


  对于汉族群众而言,首饰只是点缀,而对于苗族同胞而言,银饰则是本民族的“符号”。它意味着认同,意味着铭记,意味着传统的延续。


微信图片_20200415160218.jpg

  (苗族银饰锻造技艺之雕刻)


  无银无花,不成姑娘;有衣无银,不成盛装。


  许多苗族人家,在女儿年幼的时候就会为其逐年打造银饰,一年年累积珍藏,每逢盛大节日或女儿长大成人,姑娘就会用银饰装扮自身。


  将文化穿在身上,将传统刻进心里。小小的英子还不太懂得“非遗”“传承”“保护”等等概念,只是银饰的美,早已潜移默化深埋在基因里、血脉中。


微信图片_20200415160241.jpg

  (英子和妹妹)


  “不怕,老手艺她们都懂得”


  麻料村数百年来世代以加工锻造银饰为生,是远近闻名的“银匠村”。麻料银饰以精湛细腻的浮雕、拉丝工艺为特色,2009年,麻料村被评为“中国银饰之乡”。


  虽然名声在外,麻料村却清幽寂静,留在这里的人家只剩寥寥几户。


  “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但是也有很多人是到外面继续做我们的银饰。”李光恒说,无论环境怎么改变,麻料的人都离不开银饰锻造的手艺。在外谋生靠它,叶落归根也靠它。


微信图片_20200415160319.jpg

  (李光恒)


  2017年,麻料村全村入股成立麻料村银饰公司,同时申请扶贫资金,将村里废弃的小学改造成银饰加工坊和银饰刺绣传习馆。之后,百匠银器合作社、银绣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银匠协会陆续成立,旅游、销售、培训等与银饰制作技艺“抱团”,麻料人用小银锤敲出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味道。


  “现在小孩看的东西多了,老手艺一开始她们也不懂的。但是会爱美了,心头还是喜欢的,这些传统她们都晓得。”坚守在麻料村的李光恒从未觉得“非遗”有多遥远,他始终乐观地相信,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技艺不会轻易消散。


  在麻料村,千家万户的日常光景、自觉或不自觉的生活方式,都是“非遗”的本真面目,绵延、扎根在时光流转中。


微信图片_20200415160347.jpg


  延伸阅读:


  银饰锻制是苗族民间独有的技艺,所有饰件都通过手工制作而成。银饰的式样和构造经过了匠师的精心设计,由绘图到雕刻和制作有30道工序,包含铸炼、捶打、焊接、编结、洗涤等环节,工艺水平极高。


  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先后经历了从原始装饰品到岩石贝壳装饰品、从植物花卉饰品到金银饰品的演进历程,传承延续下来,才有了模式和形态基本定型的银饰,其品种式样至今还在不断地翻新,由此形成的饰品链条成为苗族社会演进的象征之一。


  苗族银饰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从品种、图案设计、花纹构建到制作组装都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在对外交往中,苗族人民把银饰作为礼品赠送友人,和藏族的哈达、汉族的珠宝一样珍贵。


  2006年,苗族银饰锻造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策划 杨仪 陈海东

  文字 韦一茜

  脚本 周璇

  拍摄/剪辑 汪国锋 刘义鹏

责任编辑 孙远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