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打赢两场战疫群英谱】朱建国:援鄂“疫”线写精诚

  贵州省人民医院办公室副主任、贵州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领队朱建国在隔离酒店的这段时间,20多平米房间就是他的活动空间。


  “在酒店隔离,不得出房门一步,专门有人送饭。”


  “12天不出房门,不觉得闷?”


  “这反而给了我静心思考的空间。”


  静,朱建国需要进入这种状态,不仅仅为了静下心来执行援鄂指挥部的命令,还为了准备他新的科研项目。


  “具体如何开展?”


  朱建国的想法是,利用科研平台从贵州丰富的中药资源筛选出有效的中药成分,并进行多层次验证,为新冠肺炎提供有效治疗方案。


  在酒店,朱建国依然穿着那件红色战袍,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他将“战袍”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2月19日出征,3月19日凯旋,整整一个月,朱建国前往湖北武汉的战“疫”之路充满着艰险、感动和自豪。


朱建国


贵州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凯旋而归


  勇担重任守初心


  博士、博士后、教授、泌尿外科主任医师,省科协委员、省百层次创新型人才、省青年科技人才重点培养对象、省优秀科技工作者……通过组织的培养与自身不断的努力,朱建国获得了不少肯定。


  在新冠肺炎疫情加剧之时,他被任命为贵州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领队增援武汉。


  “这支医疗队共147人,作为领队,我深感责任重大。”2月17日,朱建国接到命令后,用最短时间做好贵州省人民医院办公室相关工作交接后,立刻投入到出征准备工作中。


  建立行政管理框架、组织院感防控知识培训与穿脱隔离服训练……朱建国尽量把前期准备工作做足。


  “要做最有智慧的战士,智慧就是我们的专业知识在战场的正确运用。”


  “隔离服穿脱一定要反复训练,弄不好,不仅不能救治病人,还会导致自己感染,那就是有勇无谋的战士。”


  “一定要按照最新版治疗指南与院感防控要求规范我们的行为。”


  万事俱备,贵州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于2月19日到达武汉,于2月26日进驻武钢二院,整体接管感染科一病区。


朱建国给队友们交代工作


朱建国向省援鄂疫情防治工作援鄂前线指挥部汇报情况


  领队的主要工作是统筹安排医疗专家组、护理组、院感防控组、物资保障组等各小组的相关工作,同时做好医疗队心理辅导。


  病区是紧急启用的老传染病楼,已废弃十多年了,工作的房间有些窗户玻璃缺损,夜间室内气温低至3°,冷风吹得朱建国和队员们瑟瑟发抖。


  面对这样艰难的条件,他坚定地鼓励大家:“困难是暂时的,我们先救治病人,做好自身院感防护,条件很快就会改善的。”


  朱建国第一时间与受援医院联系添置取暖设备、保暖大衣。


  定期进行行政查房、视频查房、远程会诊、医疗护理质量分析会、院感防控会——进入病区,朱建国就“失联”了,全心全意带领团队紧张有序地开展工作,对医疗、护理、院感防护、心理干预、物资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督查与优化。


  沉下心来抓救治


  病区内,重型病人多、老年病人多、有基础疾病的病人多,占比超过60%。


  “护理难度很大。”朱建国把这些看在了眼里。


  怎么办?中西医结合并重,躯体和心理治疗兼顾,这是朱建国的破解之道。


  他根据病人基础疾病的不同,按照抗病毒治疗法,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按照一人一策精准施治。


  在治疗过程中,一名新冠肺炎老人伴有恶性肿瘤广泛转移完全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朱建国(右一)与即将出院的患者合影


朱建国(中)向即将出院的患者交代医嘱


  “当时,我查房看到老人高位截瘫、右上肢瘫、大小便失禁,心里很不是滋味。”朱建国见此情形,心底暗自下决心要把老人病看好,让他安度晚年。


  他安排专人护理,精心照料。看到老人骶尾部压疮恢复痊愈,病情逐渐康复,他说:“视病人就要如自己亲人一样照顾,才对得起这身白衣战袍。”


  由于有些患者亲属不在身边,对疾病有恐惧感,容易造成情绪不稳定。


  一个眼神也有力量,一句话也能燃起希望。


  这个时候,朱建国走进病房,为他们加油打气:“希望你们加强营养,调整心态,安心养病,我们会用最好的治疗方案为你们服务。”


  虽寥寥数语,却显大爱无疆。


  朱建国告诉记者,医护人员与所管病人均有电话与微信联系方式,利于及时与病人沟通,消除其顾虑,需要心理干预的,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也因为如此,第七批医疗队被称为“贵州雷锋”。援鄂期间,他们累计收到病人感谢信21封,锦旗1面,这是他们收到的最好礼物。


  “既要打胜仗,还要‘零感染’,我绝不能让战友们在‘战场上’做无谓牺牲。”朱建国深知,医护个人防护装置的正确穿戴,是保护医护人员的根本。


  于是,朱建国带领医疗队采取“人盯人”战术,全程监督穿脱个人防护用品过程,“院感专员全程监督,既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恐慌与孤寂,又从根本上保证杜绝医务人员院感。”


  战疫归来安无恙


  爱在流淌,生的希望在升腾。


  “我出院啦!”挥动着“出院证明”,武钢二院最后一名病人走出院区时万分激动。


  “隔着护目镜,我也能感受到患者眼神的变化。”朱建国说,那是希望的眼神,“这一刻,所有的艰辛,都得到了抚慰!”


  “院区清零,医务人员‘零感染’,病人‘零死亡’......”3月18日,在贵州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在驻地与武钢二院举行离别仪式上,朱建国心里念叨:“此行,我没有辜负众望。”


告别仪式上,朱建国(右一)代表医疗队向武钢二院捐款


  离别那天,他有些兴奋,又有些不舍。


  “此刻很兴奋,战疫结束,可以回家。”一个月里,朱建国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一有空闲,他就通过视频和妻子、女儿短暂聊天。


  “有好多次,听妻子说,我挂断视频后,女儿还抱着手机要爸爸。”说到这里,朱建国沉默了。


  “此刻竟无语凝噎。”离别那天,看到武钢二院院长许平哭了,朱建国心里也很不是滋味,他在告别仪式上说:“30天,我们和武钢二院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我们约定,还会回来。”


  “我们不见不散!”仪式上,贵州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的专家成员约定,将再次到武钢二院举行义诊等活动。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仪式上,贵州省第七批援鄂医疗队向武钢二院捐款25860元,专项用于以后交流合作与发展,同时向武钢二院捐赠了价值约5万元的医疗物资。


  为确保所有的抗疫物资都能发挥最大作用,贵州第七批医疗队在休整期间对物资进行了妥善清点后,全部捐赠给医疗队援助的武钢二院,捐赠物资主要包括防护服、隔离衣、护目镜、酒精、手消毒液等。


  “还有2天就可以解除隔离了。”3月31日,朱建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经过近2周的休整,身心已调整到最佳状态,回到单位,更要全身心投入工作,把团队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抓起来,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


  作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援鄂归来,在酒店隔离的12天,朱建国有一些思考。他说:“在以新冠病毒感染为代表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中,凸显了许多现实问题,需要加快解决。”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朱建国将进行调研并提出建议。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邱胜

  责任编辑/向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