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科技下田 服务上线 贵州省农技专家“传经送宝”助春耕

  4月1日,大好春光,全省各地的农技专家们奔忙在田野山间,或培训技术,或指导种植,或成果转化……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投入到春耕生产中,不负春色绘就辛勤劳作画卷,孕育丰收新希望。


  上午八点过,黔西南州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邓朝义的手机响了。


1.jpg

  黔西南州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邓朝义(右)指导百香果种植


  “邓老师,早上您一定把活先忙完,中午我就过来接。” 望谟县桑郎镇的贵州宏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韦代斌很着急,基地里百香果已经开花,马上要结果,但是自己不太会修剪,施肥技术也不佳,急需邓朝义等科技先遣队专家的指导。于是,着急的他又拿起电话和邓朝义确定时间。


  “为了能够早点把邓老师请到基地指导,一周前我就已经发出了六次邀约,如今总算定下来。”中午接到邓朝义后,韦代斌乐呵呵地说。


  “施肥要从这周围开沟,把肥埋到土里去,要松土扩穴再施肥……”百香果基地里,邓朝义耐心的向韦代斌传授种植技术,同时认真记录下百香果的藤长、茎粗等数据。


  韦代斌在望谟种了10余年蔬菜,有蔬菜基地1000多亩,长期供应珠三角地区,带动基地周边贫困群众务工增收。去年和邓朝义交流后,韦代斌开始尝试百香果种植,在邓朝义手把手教授下,百香果子已丰收一季。“我们种出的百香果口感和品质很好,今年计划再扩种300亩,相信在邓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做好水肥、修剪管理,我们的果子品质一定可以再提升。”韦代斌信心十足。


2.jpg

  黔西南州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研究员邓朝义现场开展板栗培训


  4月2日,马不停蹄的邓朝义和科技先遣队员们一起又走进望谟县大观镇板栗基地开展技术服务,指导村民板栗林嫁接技术、林分管理技术、板栗树干和树枝利用途径,林下高效中药材种植、板栗林混交技术。


  “最近都在州内到处跑,先后到了望谟县石屯镇、乐旺镇、桑郎镇,蟠桃街道,平洞街道等,兴义市捧乍镇、七舍镇和普安县青山镇等地开展春耕生产。”邓朝义告诉记者,地方上要做大做强农业扶贫产业,这些产业能带动大批贫困群众实现增收致富,他会毫无保留把掌握的知识都用上,让科技的力量助推产业发展,向脱贫攻坚胜利目标冲锋。


  邓朝义是黔西南州科技先遣队的一员,在春耕生产中,黔西南州整合省里派遣的专家以及州内农业、林业等方面科研力量,组织了一支脱贫攻坚科技先遣队。目前,为了加强经果林、中药材、食用菌、蔬菜、粮食作物、水果等田间管理,科技先遣队各领域专家正结合春季农业生产需求,通过现场示范、发放资料、技术咨询等方式,落实各项农技措施,提升春耕科技水平,保障春季生产。


  和邓朝义一样,我省越来越多的农业科技专家奔走在田间地头,成为当地农业企业、村民眼中的“香饽饽”。


  “朱站长,你们又来了呀!快来帮我们看看这些黄瓜秧,叶子有点糊了,怎么办啊?”4月2日,远远看着身穿红马甲的熟悉声影,正在都匀市墨冲镇良田坝蔬菜基地里干活的村民李国香招呼了起来。


  穿着印着“都匀农业产业革命技术指导员”红马甲的是三个人,都匀市农业农村局的农业技术专家:朱子丹、杨云颖和潘银山。


  走进地里,三人蹲下腰,细细查看黄瓜秧的情况。“这个是最近天气突然降温,黄瓜秧的叶子被冻伤了。” 都匀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发展中心副主任、蔬果站站长朱子丹说。


  “那怎么办呢?”李国香很着急。“等过两天天气回暖了就好了,还可以打点生长调节剂,施点肥,保证营养,就不会影响黄瓜秧生长了。”都匀市蔬果站高级农艺师杨云颖说。


  “为了让黄瓜秧能更好地适应大棚之外的环境,可以每天让育苗棚通风,增强瓜秧的抵抗力。” 都匀市蔬果站高级农艺师潘银山嘱咐道。


  “这片基地,多亏了你们经常来指导,及时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才能更好地致富增收。”陈国香笑着说。


  凝聚科技力量,决胜脱贫攻坚。春耕期间,都匀市派出53名技术人员,组建了8支由科技副职+科技特派员+农业辅导员组成的专家技术服务小分队,分别进驻全市109个村开展专家技术服务和指导,至目前已累计开展技术培训2500余人次,有效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力春耕生产。


  这段时间里,印江自治县也有370余名农技服务专家下沉一线对春耕生产进行技术指导。


  “大家静一静,听我说,嫁接技术有技巧。首先,在嫁接时一定要注意枝条上的芽头,然后把枝条的一面削去大概五公分,另一面削去两公分左右,达到树杆和枝条有机的结合……”在印江自治县缠溪镇水塘村蜂糖李基地,30余名群众在该县科协主席、农技专家杜红“点对点”指导下,对蜂糖李管护嫁接技术进行学习。


  “听明白了,很简单嘛。”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陆智贤在村党支部书记的动员下,到基地务工学技术,听完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他信心满满的说:“学农业技术活儿难不倒我们庄稼人。”


  经过技术培训,他已掌握基本的果园嫁接管护技术,成为一名合格的精果林管护工人。“经过农技专家精心指导,学会了技术,能到村里的蜂糖李基地务工了,每月有稳定的收入。”有了工作后,陆智贤变得忙碌起来。


  最美人间四月天,眼下我省正顺应脱贫一线需求,不断强化技术指导,提升科技含量,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春耕备耕,为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义 梁晓琳 蔡茜

责任编辑/周梓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