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多彩贵州·相约2020】喀斯特山区里的166万亩“绿色银行”|赫章县贯彻落实省委挂牌督战发展核桃产业脱贫记

  3月20日,赫章县财神镇连片喀斯特熔岩山区被核桃枝头上的嫩芽染成绿色。剥核桃果、制核桃糖、榨核桃油、栽核桃苗,围绕166万亩核桃产业,乌蒙深处的村村寨寨显得格外忙碌。


ht.jpg

全国核桃标准化示范区


  刀耕火种 名果深山人未识


  “想给儿孙留金留银,不如留片核桃林。”在村头玩耍的孩子们用儿歌唱出了赫章62万人与核桃的千年不解之缘。


  “在公元前4000-2600多年的实索氏族王朝就有关于赫章核桃的描述和记载,但这极其名贵的山果却一度长在深山人未识。”该县核桃局工程师彭剑说。


  “上世纪80年代,刀耕火种让乌蒙山区土地愈发破碎,一刮大风满脸沙土,一场大雨能将石窝窝里的泥土掏个精光,山泉变小、小溪断流,赫章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营兴村党支部副书记施启昆记忆犹新。


  人都吃不饱,谁还有心管核桃,砍枝烧火,挖根种地,成片野生核桃林减少。当时毕节地区森林覆盖率只有14.9%,赫章县约15%,海雀村、营兴村等还不到5%,群众大多住茅草房,甚至是用树枝简单搭起的“杈杈房”。


shu.jpg

朱明镇安甲村百年核桃古树


  “两江”保护 山果果变“奥运果”


  赫章地处长江、珠江上游,生态环境的恶化严重威胁了群众生产生活和下游安全,1988年国务院批示建立了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批示和指示,赫章成为试验区的重点区域。


  耐旱、保土、能把根深深扎进岩缝的赫章核桃就成了保护“两江”生态屏障的不二“人选”。


  特别是2000年后,赫章在县财政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先后共挤出了6亿多元发展核桃产业。


htl.jpg

盛果期的核桃林


  2007年,北京奥运会举办奥运果品推荐大会,由于缺乏经验,仅简单烘干且无包装的核桃起初无人问津。工程师彭剑等人急忙将核桃破开,又大又白的核仁吸引了专家的目光,专家品尝后评价:“我们研究核桃几十年,第一次吃到这么香的核桃。”


  首次亮相,赫章核桃便获得了奥运推荐果品殊荣。此后“中国核桃之乡”“全国核桃标准化示范区”等荣誉接踵而至,赫章核桃一举成名。


xinya.jpg

赫章核桃已经挂满了新芽


  产业调整 核桃树变“摇钱树”


  3月20日,财神社区居民杨恒永赶往集市卖核桃。他说:“以前,5口一家挤在几十平方米的土墙房里。我当了核桃经纪人后,修了3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家里拥有3辆车。要不是因为核桃,我家现在还是贫困户呢。”最令杨恒永骄傲的是,他用经营核桃赚来的钱,供大儿子读研,二儿子读大学。


20200323153118_11075.jpg

赫章核桃


20200323153141_92676.jpg

赫章县获得奥运推荐果品的黔核7号核桃


  今年是村民付明会生产核桃糖的第27个年头了,从一间小作坊到加工厂,她去年销售核桃糖20多吨,销售额100万元以上,并投资130多万元修了一栋1000多平方米的楼房。“这个房子是我卖核桃糖挣来的,核桃让很多人变富了。”


  总面积达166万亩的赫章核桃变成了乌蒙喀斯特山区的“绿色银行”,去年32万亩实现挂果,产值15亿元。核桃惠及全县15万户62万人,年收入万元以上的核桃种植户13000余户,核桃每年为全县农民人均创收1700元以上。


jidi.jpg

核桃种植示范基地


  因为核桃,山上的土保住了、枯井又出水了、小河水量变大了。海雀村森林覆盖率由过去的5%增加到70%左右,赫章县森林覆盖率也由15%增加到58.32%,赫章荣获“贵州省森林城市”称号。


  走进赫章,处处呈现出草长莺飞、核桃环绕、溪流潺潺的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生态图景。


文/贵州日报融媒体记者 陈治宽 王星

责任编辑/向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