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2019多彩贵州大事记】​医疗扶贫“零距离” 云上会诊惠民生

11_11_0536.jpg

  编 者 按

  2019年以来,贵州省致力推进远程医疗“一提升两延伸三统一”,完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即:提升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能力,推动远程医疗向村卫生室和公立医院科室延伸,实现全省远程医疗统一监管、统一调度、统一质控。2019年1月至12月20日,全省远程医疗服务总量63.62万例(其中,远程会诊2.78万例,远程影像诊断37.99万例,心电诊断22.85万例)。


11_11_0546.jpg

贵州省远程医疗大数据监管平台实现对全省远程医疗服务数据实时监测、精准分析、精准服务。(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供图)


微信截图_20200115093413.png


  □ 案例一

  凯里患者:远程会诊省时、省心、省钱


  前不久,54岁患者吴某因“持续性漏尿30余年”住进凯里市一医。


  30年前,她因产后不明原因出现漏尿,病后一年,她曾到贵阳进行治疗,术后效果并不理想。


  凯里市一医远程会诊中心负责人李晓晖说:“患者病程长,膀胱有缺损,手术难度大,需申请远程会诊明确手术方式及术中注意事项。”


  1月2日一大早,医院泌尿外科医生黄同德便忙着填写远程会诊申请单,申请的会诊单位是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邓医生,听得到这边讲话吗?”


  “听得到,声音小了点,能调大点吗?”


  上午10:30分,在凯里市一医远程会诊中心,记者通过屏幕看到,杭州市一医专家坐在医院远程会诊室等待黄同德汇报病历。


  “请把病人的情况说一说,请把病人的资料投射到屏幕上。”说话的是杭州市一医专家、主任医师邓刚。


  随后,黄同德把病人的情况做了详细汇报,并把相关病人资料逐一在屏幕上作了展示。


  远程会诊后,初步形成一个手术治疗方案。“手术难度大,需多学科协同完成,术后可能有并发症。”李晓晖说,治疗建议已向患者传达,患者表示理解,提出与家人商量后再做决定。


  吴某家人说:“现在医院连上网就可找到专家看病,诊断一次最多半天时间,省时、省心、省钱,很方便嘛。”说起凯里远程会诊,吴某家人赞不绝口。


  这是凯里远程医疗破解“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的真实写照。


  凯里市卫生健康局负责人杨贵清说:“通过加大投入,实施场地标准化建设和软硬件配置,实现医院医疗业务工作信息化管理,建立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制定规范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完成市、镇两级远程医疗网络体系建设,凯里远程医疗体系现已不断完善。”


  凯里市县级公立医院和镇(街道)卫生院远程医疗接通以来,已累计完成远程影像诊断业务8433例、远程心电诊断业务2525例、远程会诊业务210次,开展远程教学、培训共计40余次。


  □ 案例二

  独山医生:远程教学受益匪浅


  “远程医疗不光是我们基层医务人员诊断治疗的好帮手,更是我们学习和提高业务水平的交流平台。”1月9日,在独山县人民医院远程医疗中心,呼吸内科医生吴邦苇刚刚为上司镇中心卫生院一例支气管哮喘合并流感病例进行了远程诊疗。


  吴邦苇说,对于这个病例,此前国家最新发布的《2019年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给了他很大帮助,其中让他受益最大的是贵州省医科大学、贵州省人民医院专家通过远程医疗教学对方案进行的解读。


  “作为基层医生,我们很高兴不出远门就能听到专家们的讲座。”吴邦苇告诉记者,以前听一次课,要专门赶到贵阳或遵义,既花时间又耗费人力财力,“有时候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去,去的同事回来为别的同事讲解,还不一定准确。”


  2015年,国家发改委、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在宁夏、云南等省区开展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复在贵州等5个省区开展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贵州成为首批政策试点。


  2016年以来,贵州建成了全省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和国内目前最大的远程医疗专网,并按照填平补齐原则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置数字化医疗设备。


  远程医疗专网连接省、市州及乡镇、村级医疗机构,独山县人民医院是专网中的一个节点。


  凭借这张“网”,2016年后,吴邦苇和同事们只需要对照课程安排,就能在远程医疗中心学到需要的诊疗知识。


  “平台上每周都有不同类别的最新课程,主讲的基本都是省里相关领域的名医。”独山县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陆万忠告诉记者,“我们会根据各科室或医生个人的需求,组织他们到远程医疗中心听课。”


  自独山县人民医院远程医疗中心成立以来,医院依托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开展了远程教育学习110次,参与学习2300余人次。


  据医院远程医疗中心负责人、主治医生陆兴国介绍,每次省远程医疗控制中心发来学习通知,医护人员报名都很踊跃,“原来中心只有一间教室,后来因为听课的人数多,我们又增加了一个教室,上课时依然座无虚席。”


  □ 案例三

  大数据+远程医疗为贫困群众撑起健康保护伞


  1月6日,走进位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贵州远程医疗指挥调度中心、贵州远程医学中心,醒目的LED大屏映入眼帘。


  一台液晶电视屏、一个话筒、一台主控电脑,便构成了5G医疗联合实验室。


  2019年4月10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公司就是在这里共同揭牌成立5G医疗联合实验室,并完成了首次5G远程MDT(多学科会诊)会诊,搭建起了贵州“5G远程医疗”助力基层诊疗服务能力提升的“高速公路”。


  此次远程会诊实现了电子病历、放射影像等近2GB的大宗医疗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同步调阅。会诊中,5G网络的传输速率达每秒近2G,会诊过程声音流畅,视频清晰。通过这次远程MDT会诊,院内专家为患者进行了影像诊断,为下一步制定治疗计划提供了标准,这是贵州首例5G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随着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先行试点”开始,贵州“5G远程医疗”渐次铺开。


  一个月后,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两家相隔1000多公里的医院,在贵州移动5G技术的支持下,打破了时空的距离,成功进行了5G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查房示教以及远程会诊等多项医疗创新尝试。


  利用5G网络高带宽、低时延的特性完成视频画面高清同步直播,保障远程手术指导、远程学术交流顺利进行。


  家住遵义的何婆婆成了5G远程医疗的受益者,她在习水县中医院得到了上海岳阳医院专家的诊断及技术帮助。


  这场穿越1866公里的远程医疗会诊,也是迄今为止,中国5G医疗跨越两端覆盖距离最远的一次。


  未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将示范带头,以5G医疗联合实验室为契机,逐步实现全院5G网络覆盖,构建基于5G技术的移动智慧护理、移动智慧医生、远程手术示教、远程会诊、远程超声等应用,打造贵州首家、全国领先的5G智慧医院,同时在全省乃至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板,共同践行“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国家战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11_11_0576.jpg

2019年4月10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贵州公司揭牌成立5G医疗联合实验室。(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供图)


来源/贵州日报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邱胜 罗亮亮 王光莉

责任编辑/徐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