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四力四全蹲点】锦屏:产业扶贫“三人行”

  坝上,蔬菜铺成绿毯子;林间,药材菌类长得欢。岁末年初,走在锦屏县新化、敦寨、三江等乡镇,西兰花、铁皮石斛、食用菌等产业生机勃勃,脱贫攻坚战事正酣。投身这场战役的,不只是当地干部群众,还有不少“返乡人”“外乡人”的身影,他们奋战一线施展身手,成为决战决胜的重要力量。


  敦寨龙池铁皮石斛育苗大棚


  李成锦:“金融能手”改行“蔬菜专家”


  “昨天开始小面积采收了,要持续到来年四月份。”2019年的最后一天,在新化乡新化大坝北门蔬菜基地,三个月前种下的西蓝花长势喜人,长出拳头般大小的花苞。


  李成锦采了一朵大个头拿在手上掂了掂,喜滋滋地说,“起码有八两重,亩产2500斤,一斤2.5元,毛收入6000元左右。”


  李成锦(后)带记者查看西蓝花长势


  今年33岁的李成锦,是贵州山地美农农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两年多前,他还在金融部门供职,先后在中国银行和贵阳银行工作7年。


  2017年10月,李成锦响应脱贫攻坚的号召,毅然辞职回到家乡锦屏。此后,他参与组建县级平台公司清水江集团公司,负责组建贵州山地美农农业有限公司,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


  2019年初,山地美农与锦屏县引进的龙头企业两岸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出西蓝花产业脱贫项目。


  为啥种植西蓝花?李成锦说,在当地试种过,长得好。合作方两岸农业有路子,技术、销售不用愁。


  说干就干。从2009年8月开始,锦屏县仅用两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五个连片坝区10122.4亩土地流转,旋耕、施肥、起垄、覆膜、育苗移栽……西蓝花在锦屏星火燎原。


  流转土地种蔬菜,当地农户咋想?


  锦屏新化大坝西蓝花基地


  “我家流转了9亩土地,不但每亩有600元租金,在基地务工,每天还有上百块收入。”正在采收西蓝花的新化村17组村民石九兰乐呵呵地说。


  目前,锦屏已发展西蓝花1万亩,集中在新化、敦寨看邦、亮司、铜鼓花桥、钟隆等五大坝区。


  “种一茬西蓝花,还能种两茬辣椒、西红柿,一年可以种三茬。”李成锦算了一笔账,一亩地年纯收入6000多元。


  花苞累累,万亩西蓝花丰收在即。李成锦和乡亲们,正在赴一场西蓝花盛宴。


  林章茂:浙商入贵带来解贫“仙草”


  敦寨龙池万亩果场,老梨树发了“新芽”。近前细看,一棵棵树上“长”满了新枝。


  这里是贵州贵枫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铁皮石斛基地。“四月底正式入驻锦屏,如今已发展铁皮石斛7000多亩。”贵枫堂公司负责人林章茂说。


  林章茂是浙江人。“贵枫堂的母公司浙江铁枫堂,是发展石斛产业的老字号企业,公司创始人家族四代人和石斛打交道,落户锦屏是公司战略发展的重要一步。”


  作为林业大县,锦屏立足优势谋划林业文章,“仙草”铁皮石斛就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从2019年3月31日该县赴浙登门访企,到4月中旬企业回访锦屏并签约,锦屏铁皮石斛项目快速推进。


  “刚开始,公司从浙江带了100多人来,建基地,搞生产。”林章茂说,如今,当地的老百姓逐步成了种植铁皮石斛的能手。


  在龙池铁皮石斛基地,除了满山梨树干上栽种的仿野生石斛,一排排杉木立体搭架上,也种满了石斛。“我们做个示范,让老百姓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植,带动增收致富。”


  来锦屏半年多,林章茂把这里当成了家。“锦屏生态非常好,很适合种石斛,我们有种植技术、产品研发和市场优势,优上加优,定能打响石斛产业。”


  种在树上的仿野生铁皮石斛


  随着贵枫堂的发展,锦屏石斛产业从无到有,蓬勃兴起。目前全县已发上万亩,计划到2021年达到3万亩。


  “2020年,我们要建设铁皮枫斗加工厂和中药饮片加工厂。下一步,还要打造康养基地。”林章茂信心十足。


  田景甲:“处长”村官种木耳实打实


  来到三江镇小江村坪地组,爬上一个小山坡,就到了高达坡集体公益林场。这里有一片仿野生黑木耳示范基地,松树林下,一排排菌棒像是排兵布阵了的“战士”,黑木耳正在萌发。


  田景甲(左)在木耳基地管护


  “这批黑木耳是2019年10月种下的,有10亩6万多棒。”小江村第一书记田景甲介绍。


  田景甲是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名副处级干部。驻村半年间,他结合村里实际情况,决定复制剑河经验,为该村引进黑木耳产业。


  小江村是田景甲驻的第三个地方。机构改革前,他原是省科技厅驻剑河帮扶工作队副队长,挂任过剑河县委常委、副县长,对食用菌产业发展颇为熟悉。


  派驻小江村后,田景甲撸起袖子,从头干起。


  2019年8月初,经田景甲组织协调,由镇、村两级共同发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投入38万元产业帮扶资金,在小江村坪地组高达坡集体公益林场发展仿野生黑木耳示范种植。


  木耳基地的规模虽然不大,但田景甲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为贫困户着想。


  技术上,田景甲凭借个人关系,找到贵州剑荣菌业有限公司提供无偿技术服务。销售上,如果市场行情不好,也由剑荣菌业保底收购。


  为确保群众能脱贫不返贫,田景甲打算把首次收益的7成,分给村里尚未脱贫的13户贫困户,此后再逐步惠及基地所在的坪地组的群众,同时留一小部分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级合作社发展基金。


  脱贫路上,“返乡人”“外乡人”和当地干部群众同心同行,朝着同步小康大步走着。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成嘉廷 吴运镇

责任编辑/刘诗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