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四力四全蹲点】神奇的海花草 脱贫致富的新希望

  • 作者:陈海东 张发扬 周璇 刘义鹏
  • 编辑:徐微微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发布时间:2020-01-02 13:38:25

  “种什么草啊,吃饭都吃不饱。”


  15年前,因为执意要种海花草,许绍龙家里常日弥漫着争吵。那时候的寻常农家日子,掘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在每日还在为了吃饱饭而苦苦挣扎的家人眼里,许绍龙可以说是“不务正业”。


  可这一次,“不务正业”却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平冈湿地,海花草长,笑看丰年。


海花草


  高寒之地孕新生


  数十年前,都匀市毛尖镇坪阳村总阳组位于1500米海拔的高寒之地,白草黄云、荒烟蔓草。


  许绍龙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高海拔地区的恶劣环境不适宜种植蔬菜,在只能靠着种植水稻堪堪饱腹的日子里,采摘山上野生的海花草来卖成了他和村民一点微薄的额外收入。


  “山上的海花草,老百姓哪个动作快哪个就能采来卖。长得一点点就去采,产量上不来,质量也不达标。”回忆过去,许绍龙就是在和村民“斗智斗勇”中过来的。


  2004年,为突破这种困境,许绍龙不顾家人的反对,执意用自家原本种水稻的两亩地来试种海花草。“那时候为了种那2亩地都是和家里人吵架。没办法,大家都怕吃不饱饭。”春去冬来,经过18个月漫长的争吵和等待。次年,许绍龙的2亩地里长满了绿油油的海花草,为久经寒冷的许绍龙家里送来了一缕春风。


  成效初显,2005年开始,许绍龙就开始大规模种植海花草。“发展规模种植不仅可以把控质量,更能够做得出产量。”通过流转农户土地和集体土地,许绍龙的海花草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到了500亩。15到18个月收一季,每亩海花草(干货)产量八百斤左右,五百多亩产值就能达到五百万左右。


许绍龙


  “现在好了,他们看到不是“草”,是“宝”了,一家人都很高兴。”如今,许绍龙一家过上了新生活,蒸蒸日上。


  一人致富带富一方


  “我们这个地方过去只能种水稻,亩产最多达到6百到8百公斤,产值比较低,老百姓除去成本亩产值就是两三百元。后来通过许绍龙等几个村民试种海花草成功,老百姓就开始种这个。”据都匀市农工局农技中心副主任李贵斌回忆,2006年起,都匀市开始大力鼓励老百姓该种海花草。


  海花草又名水苔,是一种天然的苔藓。广泛用于各种兰花的栽培,军用急救包和代脱脂棉、运输鲜活水产品、提炼食品保鲜材料,有着巨大的市场价值。农民只需第一年在地里撒入种子,不用施肥,仅仅是粗放型管理,第二年开始便可采摘,成本极低。自身就是种子,一次播种就是永久长期的收入,对农民的增收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做这个(海花草)产业自己能增收,更能带动老百姓大家一起致富。”“刚开始我就去田里教他们怎么种,有些老百姓没有钱就支持他们种子;有些农户不愿意种就请他们来基地做工,让他们看到效益回去就很高兴去种了。”在许绍龙等人的带动和市里的大力支持下,都匀市水苔种植面积已突破3万亩,覆盖4个乡镇1个办事处12个村,有5千多农户参与水苔种植。


村民在许绍龙基地里采收完海花草回去的路上


  2010年,许绍龙成立了都匀市螺蛳壳总阳水苔农业专业合作社。2013年,又成立了贵州晟乐星水苔科技有限公司,并由政府投资800万元修建了一个水苔加工厂,专门负责水苔加工和产销。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老百姓增收。现在有40多户贫困户以入股的形式参与进来,每年享受分红就是3千。如果农户自己种植,公司也会以每斤13元的价格收购海花草,亩产每年就能增收八千到1万元。


  曾经沼泽里毫不起眼的“草”长成了市场上的“香饽饽”。晟乐星水苔科技有限公司加工的海花草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百分之八十出口远销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2018年公司海花草成品产量达到600多吨,营业额突破了1千4百万元。


  产业绘就螺蛳壳上新风景


  虽高寒之地曾导致了地瘠民贫,但高寒之地也造就了天境佳景。坪阳村所在的螺蛳壳山风光秀美、气势磅礴,更是茗茶上品“都匀毛尖”的主产地。


  景中有茶、景下生“草”。如今毛尖镇茶叶种植面积达11.97万亩,覆盖2600多户农户;海花草种植面积达4300亩,覆盖农户达500多户,茶叶和海花草已发展成为毛尖镇这个曾经的边、远、穷、高寒地区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两大支柱产业。


螺蛳壳航拍


  借着产业的春风,近年许绍龙又开办起了农家乐,发展起了旅游业。“好多客人到我们螺蛳壳来参观茶产业,他们可以体验都匀毛尖怎么采摘怎么加工的。另外,由于水苔是纯天然产品、通气性能好、不易腐败,被广泛用于制作各类微景观。客人看到喜欢的我们用水苔制作的微景观也能带走。”在水苔简单加工销售的基础上,他和众多村民开始探索一条茶草旅结合的道路。


  下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民开办农家乐扶持力度、加大招商引资项目……毛尖镇依托茶资源,大力发展海花草等其他产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旅游体验为核心内容,一条茶草旅一体化经济链已然成形。


  曾经的废弃的茶加工厂摇身改建成了别具风格的老木棉云上艺术村,曾经望之生畏的深山绝景开发为“旅、赏、吃、玩、住”为一体的高海拔山区的旅游圣地。


都匀螺蛳壳老木棉云上艺术村


  绕山而上,风吹“草”低,茶香四溢,散作乾坤万里春。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海东 张发扬 周璇 刘义鹏

责任编辑/徐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