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刘佳跃:因你而行 | 创刊70年·我与《贵州日报》征文

20191222121855_63888.jpg


  讲述人刘佳跃,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土城矿宣传文化科科长。在小煤窑挖过煤,矿井生产一线当过采煤工、掘进工。喜欢文学创作和摄影,在各级报刊杂志发表稿件百余万字并获奖。


  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老师,第一位老师,应该是自己的父母,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从蚕茧一样紧裹襁褓到牙牙学语,当第一声清脆地叫出爸爸妈妈,这一教就是一辈子;第二位老师应该是我们的先生,从拼音韵母“aoe”到人口手、上中下,师者为父如母,在为人与为文的彳亍而行中,我们吮吸着中华5000年的仁义礼智信和浩瀚壮阔的知识乳汁,一步一个脚印地奔走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第三位老师是社会,真善美、假丑恶,在纷繁复杂的抉择与奋斗中,我们不断寻找着自己前进的方向,细数一长串歪歪斜斜的人生足印。《贵州日报》是我人生道路中的一位良师,脚步之所以铿锵,腰板之所以坚挺,人生之所以出彩,都源于10多年前多看了你一眼,从此脚踏实地,因你而行。


  我17岁进入一家国有煤矿当了一名农民轮换工,在千米井巷深处采过煤,做过掘进工、机电工、巷道维修工、巷道开拓工,可以说井下所有最艰苦最劳累最危险的工种我都干过。因为上学时的一丁点爱好,上班后无论工作如何苦累,我都没有放下手中的笔。闲暇之余,井巷深处林立的支柱、轰响的割煤机、汹涌的煤浪、矿工头顶上闪闪的灯影、黑黢黢的煤迹包裹下,镶嵌在矿工坚毅果敢的轮廓上的闪亮眸子、洁白牙齿,成了我笔下流淌着的创作源泉,尽管这些稚嫩的稿件只有极少部分发表在当地的一些小报内刊上,但是我很满足,因为除开汗流浃背的劳作之外,至少,我还葆有一片精神高地。



  在井下一线工作了8年,我的这点小爱好终于没有藏住,采区领导发现了我,把我从井下抽调出来,委以兼职团支部书记重任,利用休息时间出出黑板报、写写各种材料、搞一搞宣传报道。在采区党支部书记办公室,我与《贵州日报》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第一次阅读,我深深喜欢上了“七色花”“娄山关”“读者天地”“视点”等版面。行有所悟,读有所思,我决定变读者为作者,向报纸投稿。当我把想向《贵州日报》投稿的想法告诉一名“老宣传”时,他不无嘲笑地说:就你,给《贵州日报》投稿,死了这条心吧,我干了一二十年宣传工作,都还没在这张报纸上发表过哪怕一个“小火柴盒”呢,在咱们这个几万人的大集团,谁在上面发表过文章?


  我是个不服输的人,从手写到打印,从邮寄投稿到邮箱投稿,我咬定青山不放松,2006年11月13日,一篇《闻“贵州农民工感动大上海”有感》的言论稿件终于在《贵州日报》刊登。还是那位“老宣传”给我打电话,说你小子牛,在《贵州日报》上稿了,而且是在要闻版。之后,我陆陆续续坚持投稿,在《贵州日报》发表了言论、消息、散文等体裁文章50多篇。



  印象最深的是往副刊投稿,记得我在副刊发的第一篇稿件叫《玉兰儿开》,当时“七色花”版的编辑李缨老师还写了编辑手记,在这篇手记里专门提到了我的名字,说有一位来自贵州盘江煤电集团公司的作者叫刘佳跃,每天打开邮箱,看到来自四面八方的稿件,刘佳跃是最执着的一个,尽管稿件略显稚嫩,思想高度也略有欠缺,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用质朴无华的语言讲述故事,表达对生活的看法。手记的下面,配发了我的散文《玉兰花开》。随后,李老师陆续编发了我的散文《春芽三月香》《观舞》《惊奇背后的不惊奇》《“爽歪歪”别解》等文章。从陌生到熟悉,李老师经常在邮箱里回复稿件信息,对稿件不厌其烦地提出修改意见,正是由于李老师的悉心指导,我的很多不同体裁的文章在省市和国家级报刊得以发表甚至获奖。


  后来,我在《贵州日报》发表一系列通讯、消息、随笔、言论等,都与李老师以及其他各位素未谋面却令人尊敬的编辑老师有关,感谢《贵州日报》,感谢编辑老师们!


  现今,我已经从当初的普通矿工成长为基层煤矿的一名中层党务干部,文字给了我希望,《贵州日报》给了我动力。走到今天,我仍然没有丢下手中的笔,我还在一如既往给《贵州日报》,我的良师、我的挚友源源不断写稿投稿。明天,不管我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我依然会笔耕不辍。一段斩不断的情缘,一段因你而坚挺的人生,因你而行,我能行,我可行,我铿锵阔行。


  《贵州日报》创刊70周年系列活动之——我与《贵州日报》征文”启事(点击查看)


  文/刘佳跃

  刊头制作、相框设计/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吴浩宇

  文字编辑/舒畅

  视觉编辑/向秋樾

  责任编辑/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