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林少海:了解多彩贵州的窗口 | 创刊70年·我与《贵州日报》征文

44.jpg

  讲述人:林少海,管理学学士,目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国资委下属国企工作,爱好文学。


  我是在读高中的时候与《贵州日报》结缘的。记得高二放暑假时,爸爸带我到贵阳旅游,爸爸告诉我,贵阳是一个风景旖旎,凉爽宜人的城市,是闻名国内外的“中国避暑之都”。我和爸爸在贵阳游览了青岩古镇、文昌阁、甲秀楼、红枫湖风景区、黔灵山公园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流连忘返,陶醉其中。贵阳城市建设取得的成就也是令人刮目相看的,市区高楼林立,街道洁净,鸟语花香,环境优雅。爸爸和我在市区逛街时,特地在报刊亭买了一份《贵州日报》,然后带回住宿的酒店仔细阅读。我们买的这份《贵州日报》,版面多样,栏目精彩,内容丰富多彩,既有省内要闻、综合新闻、特别报道,又有多彩时评、理论周刊、区域周刊等,令人既能了解贵州各市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实况,又能欣赏到精彩的时事评论,可谓一举多得。爸爸喜欢贵州,经常阅读《贵州日报》,在爸爸的影响下,我也逐渐地喜欢贵州,并有了了解它的兴趣和热情,从此,我成为《贵州日报》的忠实读者。


  贵州是多彩的贵州,《贵州日报》也是多彩的日报,如果将《贵州日报》人格化,那么《贵州日报》就是我认识的第一个来自多彩贵州的知心朋友,它向我打开了一扇认识多彩贵州的窗口,也为我提供了一个了解多彩贵州的平台。贵州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各族人民群众发扬勇于拼搏、团结奋进、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在这片多姿多彩的土地上创造了不胜枚举的奇迹。贵州的每一个新进步与每一个新变化,我都能在《贵州日报》阅读与感受到。


  我一直通过《贵州日报》持续关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建设工作。得知荔波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建设很有成效时,我就和几位好朋友一起到了荔波县赛莪村去切实感受了一下。赛莪村是一个美丽的布依村寨,村寨周围青山环绕,绿意盎然,当地的布依族同胞沿江而居,他们热情好客,踏实勤劳。这里处处洋溢着喜气祥和的氛围,人们安居乐业,团结互助,相处融洽,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村寨里的薰衣草、格桑花等花卉散发着馥郁的芬芳,沁人心脾,使人心旷神怡。赛莪村只是贵州众多美丽乡村的其中一个典型。我坚信,随着“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贵州的美丽乡村将会越来越多。


  我也是通过阅读《贵州日报》知道“中国天眼”在贵州黔南平塘县落成与启用,为此,我还曾经和朋友们一起到平塘县游玩与瞻仰“中国天眼”。此外,诸如贵州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世界第一公路高桥建成通车、“云上贵州”平台实现省市县全覆盖、基层医疗卫生实现“五个全覆盖”、全面推行河长制、9个市(州)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等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我也是在《贵州日报》读到的。阅读《贵州日报》,可以准确的把握住贵州的发展脉搏与发展形势。我从中深深地认识到,贵州的发展可谓是与时俱进,日新月异,充满了希望和光明!


  阅读《贵州日报》,我不但知晓贵州本地各市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而且也从中学习到许多的新知识与新学问。我很喜欢阅读《贵州日报》的理论周刊、天眼时评,既有对国家大事的评论,也有对街谈巷议的评论。无论是长篇大论还是短小精悍的简评,都见解精辟,发人深省,给人启迪。很多评论不说空话、大话,套话,而是立足现实,注重民生,更多的是从老百姓的角度切入。这也体现了《贵州日报》的一个特色,即以人为本,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群众,增强了评论的亲和力与感染力。我也从中学会了怎么写新闻评论,应该坚持怎么样的评论风格与特色,那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评论要将宣传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群众心声相结合起来,传递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在写新闻评论这方面,我是受益匪浅的,我应该感谢《贵州日报》!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恰好也是《贵州日报》创刊70周年,作为一个喜欢《贵州日报》的忠实读者,我在此预祝《贵州日报》越办越好,在新的时代和新的征途中继续谱写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时代新华章!


  文/林少海

  刊头制作、相框设计/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吴浩宇

  责任编辑/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