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杨文凭:他乡“省报”情 | 创刊70年·我与《贵州日报》征文

  • 作者:杨文凭 吴浩宇 李缨 杨简
  • 编辑:徐微微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发布时间:2019-11-09 20:29:40





  讲述人


  杨文凭,贵州锦屏人,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有习作在《意林》《芳草》《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发表,曾获第18届中国新闻奖报纸副刊年赛铜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读小学五六年级时,村委会常订有《人民日报》《贵州日报》等党报,父亲是村会计,隔三差五会把《贵州日报》带回家阅读。在那热爱读书却缺少书籍的年代,省报就这样悄然飘进我的心田,成为了我心爱的课外读物。



  省报副刊的文学作品,文字优美,生活气息浓,令我爱不释手;而每周一个整版的“视点”,配上互动强的“视点同期声”,宛如贵州的“焦点访谈”,震撼人心。与省报“结缘”,与“视点”结缘,但从未想过自己的稿件有朝一日会登录省报。


  出门打工后,我曾在浙江、北京等地的报刊发了些“豆腐块”,还获过温州新闻奖,但从未曾在家乡的省报露面,一直是我的遗憾,而“视点”这座高峰,那么亲切,又那么难以攀登。



  2007年,黔东南锦屏县圭叶村“五瓣章”新闻,经11月3日的省报首发,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上百家媒体铺天盖地的报道,轰动全国。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从《广州日报》的报道得知,“五瓣章”第一作者王远柏其实是贵州民族大学新闻学专业的一位大学生,不禁惊诧万分!


  我觉得,在校大学生王远白的故事太励志了,一定能感动很多人。从王远白个人博客联系到了他,经几番电话、QQ采访,我写了一篇1600多字的心灵鸡汤,刊于2009年第9期《意林•原创版》杂志。同时,我写了5000多字的通讯,于2009年12月16日投给了省报“视点”版。



  真没想到,首次给“视点”投稿,便如此幸运。2010年1月24日晚,我收到了编辑部的电子邮件回复:“稿件已阅,似可用,请及时传图片和其他资料,谢谢!”大概担心作者没及时查看邮件,“视点”主编明晓可老师连夜给我打来电话,说:“主人公的经历很励志,你也很勤奋,感觉你们都是有理想、有激情、敢拼搏的80后青年,我很为你们高兴,‘视点’决定鼓励你们一下。”


  3天后,稿子以《“五瓣章”背后的故事》为题,在“视点”发表,洋洋洒洒一大版,也成了我足以怀念一生的写作经历。



  2011年元旦期间,我又给“视点”投稿,明老师打来电话,提出修改意见,并对我说:“作为在外打工的贵州人,你亲身经历过异乡生活,而报社每年春节都会发一些反映在外贵州人回家的稿子,你不妨关注一下?”接到电话,我无比感动,绝不辜负明老师的信任。


  物色好几位在外打工的贵州人后,我并不急于采访,而是大量阅读资料,把主人公杨应海的QQ空间的近百篇日志看完,把主人公刘光锡的几十篇博文看完。接着,又是一通长途电话采访,觉得细节还不够生动,又连续打长途电话,然后才开始选材,三易其稿。这次,稿子《回家的心情》不仅在“视点”发表,还获得了该年度贵州日报通讯员新闻二等奖。



  2013年3月,我在深圳的一家医院工作,采写《一位耄耋老人的守望苦旅》时,每天都要跟主人公王朝根老人打长途电话,还读了老人收集的几十万字侗歌的电子版,深受震撼。这位80岁高寿、跋涉60载、行程6万公里、收集3万首侗歌的老人,感动了读者,产生了较大影响,又获得了贵州日报通讯员新闻二等奖。


  2015年2月3日,“视点”571期,发表了郎万华采写的《累并快乐着的“草根写手”》,我和两位省报读者的故事同台亮相,从作者变成了被报道者。



  在省报发稿,让我在深度报道写作方面取得突破,让人刮目相看。一些在党政机关工作的同学、文友,写好了新闻稿件,总喜欢发给我看看,让我提提建议,有的干脆直接把好线索告诉我,让我捉刀。有一次,我竞聘公司的总监岗位,我带上各种获奖证书和发表作品,当总经理看到我在“视点”发表的整版作品之后,称赞不已,优先聘用。



  这些年,走南闯北,漂泊异乡,虽然电子阅读早已普及,我依然喜欢去图书馆,先到报刊阅览室看看有没有《贵州日报》,然后轻轻取下来,静静翻开那些熟悉的版面,感受着故乡的芬芳。


  文/杨文凭

  刊头制作、相框设计/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吴浩宇

  文字编辑/李缨

  视觉实习编辑/杨简

  (责任编辑:徐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