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苏明强:勾连两地的纸上花火 | 创刊70年·我与《贵州日报》征文

  讲述人苏明强,贵州兴义人,现居花溪,供职于花溪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贵州作家》等。

  来花溪已逾7年,7年相对于《贵州日报》创刊的70年来说,只能算是漫漫长路上的短小篇章。

  7年前尚在念大学,校址在远离喧嚣安宁僻静的花溪大学城,与外界相通的,只有从大学城贵州财经大学终点站开到市区河滨公园的207直达车。

  彼时互联网尚未发达如斯,抖音快手微博等事物尚未兴起,坐在需要颠簸两个半小时的公交车上,我找寻到一条聊以解乏的妙计,那便是读报。

  207的终点站河滨公园,排队等候返程车的乘客总会排成长龙。这时总有老妪前来卖报,一叠厚厚的报纸搭在双手上,等到有人呼唤,便会抽出一份报纸递来。我与《贵州日报》结缘,便是在返程的207上,4年里,在市区与城郊之间,成为勾连两处的纸上花火,点亮绚烂的一路。

  车程漫长,把拿到手中的报纸摊开来,细细品味,尤其关注《27°黔地标》里的“娄山关”等版面。里面有无数大家的作品,叶辛、何士光、戴明贤、欧阳黔森、肖江虹、戴冰、王剑平、刘燕成等一系列作家的文字跃然纸上,传递出久违的文学魅力和哲理深度。

  纸刊金贵,文学版影响力巨大。作为省级党报,我自然期盼能够在它上面发表作品。也曾偷偷尝试过几次投稿,可惜未见名字现于报端。

  但这两地来回间的阅读和积淀,仍让心间萌发了一些文学的种子。后来为了做好校内第一份文学报纸《香樟文学报》,没少研究《贵州日报》的版式与作品。

  乙亥年春,《贵州日报》文艺副刊推出“春节记忆”专栏,有幸在其上发表一篇,朋友转来链接,方才得知。文虽短小,可也算是跨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此后在《贵州日报》发表作品越多,相识的朋友也日甚,间或在其上读到友人新作,也不失为人生一大乐事。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燃读者内心憧憬与渴望的《贵州日报》而今已创刊70 年。在新的历史时代,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利剑出刃,从报纸、杂志、电子报到天眼新闻APP,等等,与时俱进,气象更新。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触手可及的《贵州日报》,见证并展现着这片土地奋进与巨变的时时刻刻。

  《贵州日报》创刊70周年系列活动之——我与《贵州日报》征文”启事(点击查看)

  文/苏明强

  刊头制作、相框设计/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吴浩宇

  文字编辑/舒畅

  视觉实习编辑/杨简

   责任编辑/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