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近80年,这里延续着从“一手野花一手鸡蛋”到“浙大所能湄潭所需”的一段良缘

文/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剑 见习记者 杜延卿 谭支乐 


学校.jpg

浙大西迁时期在湄潭的主要办公地点——湄潭文庙


  “当时的老百姓不知道如何迎接浙大师生,就左手捧一把山上采的野花,右手端着家里煮熟的鸡蛋。”在参观位于湄潭文庙的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时,参加由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指导,贵州省委网信办主办的“永葆赶考心,答卷新时代——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网络主题活动贵州遵义行的很多媒体记者被这段历史所感动。


  1940年至1946年期间,当年浙大在抗战中被迫西迁到湄潭办学。当地政府官员和朴素的老百姓倾尽全力支持学校的办学和发展,腾出数百间房屋,把家里不多的食物贡献出来,确保浙大师生能生活下去,能把办学进行下去。


  2009年,浙江大学西迁遵义湄潭办学70周年纪念活动在湄潭举行,世界各地的浙大校友自发来到湄潭。在浙大西迁陈列馆,一名校友转过身来说:“让我们叩拜吧!我们今天的叩拜,不是什么宗教,也不是什么迷信,我们是为了感谢养育了我们近7年的湄潭人民。”说完,一排排年龄在75岁以上的老人颤颤巍巍地跪下。


  历史资料显示,1937年,日军发动侵华战争后,国内的108所高校中有91所遭受过轰炸破坏。战火燃烧到杭州,浙江大学也未能幸免。


  1939年,时任校长竺可桢来到贵州,先后在赤水、绥阳、瓮安、湄潭等地进行过考察,最终将湄潭选为西迁地址。


竺可桢校长场景还原.jpg

竺可桢校长在湄潭期间办公场景还原


  于是,竺可桢带领700多名师生和几百名家属,几千箱图书仪器,辗转迁徙,最后于1940年抵达湄潭,历时两年半,横穿6个省,行程2500多公里。


  1947年,浙大迁回杭州。离别之际,湄潭老百姓与浙大师生依依惜别。


  竺可桢先生之女竺宁女士在重游故地时回忆说,浙大四次西迁,都是在战火硝烟、民生困苦的战争背景下进行的,看到如此淳朴、善良的湄潭人民,每一名浙大师生都是流着眼泪走过湄江桥的。


  湄潭浙江大学旧址包括湄潭文庙(浙大办公室、图书馆旧址)、天主堂(浙大教授住处)、永兴万寿宫(浙大研究生院旧址)、西来庵(浙大湄江吟社旧址)和李氏古宅(浙大学生住处)等九处,诺贝尔奖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也曾在此学习一年。


  李政道回忆在湄潭永兴读书时说:“那时湄潭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都十分艰苦,为了节省桐油,我每天晚上都要夹着书本到外面一家茶馆看书。茶馆坐满茶客,我就静静地找个空位坐下来,老板娘照常为我泡一碗茶端过来,摆在我面前,且不收茶钱。”


  浙大西迁湄潭期间,共进行了72个专题项目科学研究,也为穷乡僻壤的黔北大地播下了现代科学文化的种子。浙大还带来了西湖龙井茶的种茶、制茶等技术,对现在湄潭翠芽、遵义红等贵州著名的茶品牌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跪拜.jpg

校友们叩拜的感人场面


  1990年7月,“浙江大学西迁历史陈列馆”在湄潭文庙落成,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题写馆名。


  1997年5月,浙大百年校庆时,时任湄潭县委书记和湄潭乡亲们长途跋涉,为师生们送去一车湄潭当地的大米、茶叶、包谷酒、鸡蛋糕等土特产。


  湄潭和浙大的故事一直没有终止,浙大历届校领导多次到湄潭进行交流合作。2018年8月,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邹晓东在浙江大学—湄潭县合作交流座谈会上说,服务湄潭发展、反哺第二故乡,是浙江大学履行新时代高水平办学使命的必然要求,要进一步完善校地合作体系,进一步形成人才培养合力,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求是精神,为建设实力、活力、魅力新湄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今年7月,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邬小撑率队到湄潭考察交流,他表示学校将本着“浙大所能、湄潭所需”的原则,充分发挥综合办学优势,用实际行动报效“第二故乡”。


  可以预见,湄潭和浙大的这段良缘佳话,还将长久延续下去。

  (责任编辑: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