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减贫人数全国第一,贵州是如何做到的?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赵勇军


  一组数据激动人心,从1978年至2018年,贵州贫困人口从1840万减少到155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贫困人口从923万减少到155万,减贫人数全国第一,贫困发生率从26.8%减少到4.3%,33个贫困县成功脱贫摘帽。

  作为全国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减贫人数全国第一,贵州是如何做到的?


  70年风雨兼程,70年砥砺前行!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各族儿女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使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彻底改变,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基础设施先行:打通乡村致富路


  “公路修到家门口,种植的烤烟和食用菌再也不愁卖!”通组硬化路的建设,让贞丰县北盘江镇的者颡村村民黄国兴喜上眉梢。


  群众的幸福感,源自农村公路建设的不断推进。新中国成立初期,贵州仅有沿国省道公路的农村连接公路。2002年,实现全省乡乡通公路。2017年8月,贵州启动了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建设三年大决战。


  截至今年5月,全省完成近8万公里农村“组组通”硬化路建设,实现了30户以上村民组100%通硬化路目标,惠及近4万个自然村寨、1200万农村人口。

  一条条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组组通”建设带动贫困群众约25余万人次,带动增收27.1亿元;带动农业产业发展500余万亩,乡村旅游村寨突破3500个。


  “组组通”硬化路,县县通高速,市市通高铁,“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念好“通字诀”,乡村“微循环”愈来愈活络。


  正安吉他远销巴西、泰国等30个国家和地区,毕节七星关大白萝卜俏销迪拜……黔货如“猛虎下山”;乡村旅游总收入从2013年的430亿元提高到2018年的2148亿元。


  喝好了水,才有小康与和谐。2018年我省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攻坚决战行动,目前279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部解决,其中贫困人口82.7万人。


  所有行政村通动力电,实现村光纤网络、4G网络全覆盖。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贵州大山面貌日新月异。


  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奇迹


  贵州贫,很大程度上贫在“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一些贫困山区,喀斯特地貌突出、生态环境脆弱,有专家断言很多区域“不适宜人类居住”。


  2015年冬天,贵州打响易地扶贫搬迁“第一炮”,启动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期间,搬迁总规模188万人,其中贫困人口149.4万人。

  围绕“搬得出”,贵州不断探索创新,在一次次实践中找寻自己的破题路径。按照“六个坚持”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88万人。


  “钱从哪里来?”因地制宜,实施差别化补助和奖励政策: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住房补助2万元,同步搬迁人口人均住房补助1.2万元;签订旧房拆除协议并按期拆除的,人均奖励1.5万元。


  城镇化集中安置成为贵州的实践探索和模式创新。2018年,全省搬迁入住7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9万人,263个安置点全部实行城镇化集中安置。


  今年2月,贵州作出了全力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培训和就业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治理和基层党建“五个体系”的制度性安排,工作重心从以搬迁为主向后续扶持为主转变。


  在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凡是搬迁到这来的群众都有一个新身份——“新市民”。凭证可享受子女免试就近入学等39项公共服务,着力解决的就是“后半篇文章”。


  据随机入户调查结果,搬迁群众配套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为99.03%;住房满意度为98.28%;就业脱贫措施满意度为97.95%。


  产业革命:深刻改变农业发展方式


  “我们的韭黄卖到上海、浙江,那是‘无敌手’。”安顺市普定县化处镇水母河流域万亩韭黄地,忙碌的村民们打趣中带着自豪。这里的韭黄亩产2500公斤左右、产值约2万元,已带动当地贫困户1281户5775人。

  普定韭黄之所以走俏,得益于全省推动农村产业革命,县里做大主导产业的规模效应。去年2月以来,贵州兴起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围绕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八要素”,深入推进。


  深刻“思想观念”革命。带着农民干,村干部带头不种玉米、改种高效作物;党政干部力劝亲戚朋友种菌种果;算好“两本账”,干部给农民算经济账,省委给干部们算生态账。


  深刻“发展方式”革命。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以市场为导向,推动贵州农产品持续不断、大规模进入省内外大市场。创新“农超对接”等产销对接机制,建立县乡村电商服务中心、站、店三级体系。


  深刻“转变作风”革命。各地认真落实党政“一把手负总责”责任制,细化分解目标、措施、责任,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干部示范,打造样板,迅速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生产工作。

  产业革命在贵州结出硕果。2018年全省农业增加值增长6.8%,增速全国第一;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6%,为近年来最快增速;全年实现148万贫困人口脱贫。


  “三保障”: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


  发展为要,民生为本。贵州把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作为脱贫攻坚的“四场硬仗”之一,作为群众脱贫与否的重要指标。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教育扶贫,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贵州持续压缩6%的行政经费用于教育扶贫,深入实施教育精准脱贫“1+N”计划,扎实推动教育惠民举措。近5年来,贵州累计资助学生4419万人次,资助金额553.2亿元。

1.jpg

  从“看病难”到“真方便”。健康扶贫,切实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全覆盖,有30多万人享受远程医疗带来的便利和实惠。全面推行了健康扶贫医疗保障救助政策,303.39万人次受益。


  从“茅草房”到“新楼房”。作为国家首个农村危房改造试点省份,贵州积极探索实践,制定农村危房改造对象认定标准。2018年,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35.78万套,改造农村危房20.64万户。


  当前,我省还有155万贫困人口,33个贫困县没有摘帽。贵州人民牢记嘱托,尽锐出战、务求精准,确保到2020年,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消除绝对贫困;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与全国同步小康!贵州,正撕下了千百年来的贫困标签,奏响着脱贫攻坚的磅礴乐章。(责任编辑: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