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四力四全蹲点】网红村支书的“蔬菜经”

  • 作者:史红云 吴采丽 王维维 尹莉
  • 编辑:杨霞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发布时间:2019-08-06 19:00:36

 微信图片_20190806183104.png


  一个月前,一张“双手交叉背在背后”的照片走红网络。这双手上满是老茧,指甲缝里嵌满泥土,大拇指指甲上的淤青清晰可见。



观音山社区党支部书记马电亚的手,因此照片走红,他被称为“网红村支书”


  这双手的主人正是威宁自治县石门乡观音山社区党支部书记马电亚。因为这张照片,他成为乡里尽人皆知的“网红村支书”。



马电亚向记者展示刚从“三白”蔬菜基地里采摘的新鲜白菜,脸上难掩喜悦。


  “手不好看,所以就背着了。” 马电亚说,照片是其他乡镇到他们村参观学习蔬菜种植的同志在他做讲解时偷拍的。由于长时间带领群众干农活,粗糙的手不好意思给别人见着,便偷偷把手背起。

  7月28日,正午烈日下,在观音山社区蔬菜基地里,记者见到了这位正查看贝贝南瓜长势的“网红村支书”。

  黑框眼镜、深铜色脸上的笑容,是马电亚的标配。32岁的年纪,发间已冒出白丝。

  2018年4月,马电亚调任石门乡观音山社区党支部书记。



支书马电亚查看金贝贝南瓜长势


  “从营坪村调过来,就面临三大难题:一个是饮水问题;二是党参种植没收益,让农户吃大亏;三是易地搬迁后的就业问题。各种问题堆积,导致干群关系有些紧张。”这个数学教育专业出身的新支书“临危受命”,丝毫不敢懈怠。

  先急后缓,饮水第一。因设备故障,村里停水半月有余,海拔2200多米的崇山峻岭上,村民又开始翻山越岭背水吃的生活。

  “没水不行,必须马上解决!别说吃喝用水,现在安置房小区里上个厕所都离不开水。”马电亚心里清楚,便和另一名村干部,每天沿着山路,徒步排查管道,检查抽水设备。

  “跑了4天山路,一截一截地翻看管道,反复查看设备,就是没找到根源。”马电亚说。村里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无法解决,他马上向乡镇反映。第5天,技术员检查出变压器坏了并修复后,村里通水了。大家对这个外村来的支书,有了新的看法。

  水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便要直面最关键的产业症结。



农户在蔬菜基地种植第二季花菜


  “因市场影响,以前大家种党参吃了一些亏。今年,不要求大家马上一起种蔬菜,我们先带头种,你们出力务工,每天80元,有效益了你们再做决定……”在蔬菜种植推进会上,马电亚一席话,让心有疑虑的农户吃了定心丸。

  为了尽快实现群众脱贫增收,今年,观音山社区紧抓夏秋冷凉蔬菜关键时机,以发展短、平、快的“三白”(白萝卜、白菜、莲花白)蔬菜产业为主,积极打造“一把伞”蔬菜种植基地。同时,引进开心农业等企业,重点发展围绕龙头企业订单式蔬菜种植产业。

  砍柴先磨刀,攻坚要组队。为了赢得胜利,马电亚更加重视脱贫攻坚队伍的组织建设。上半年,10人战队逐渐成型,这支平均年龄30余岁的年轻队伍,各司其职又互相合作,取长补短,全力以赴,背水一战。

  村里没种过花菜和贝贝南瓜,马电亚和队友跑遍山头,采集不同的土壤样本,配合乡镇派来的技术专家做分析测验;带队学习龙头企业的种植技术。



7月初,蔬菜基地迎来大丰收,农户正在采收白菜


  今年7月,100亩萝卜每亩毛利润5000元,50亩白菜每亩保底回购价3000元,蔬菜基地首次迎来大丰收。而180亩花菜和120亩贝贝南瓜长势正旺,市场需求大。于马电亚而言,“首战”实现开门红,让他和队员看到希望,也让农户看到了出路。

  目前,观音山社区450亩蔬菜基地中,村集体占250亩,贫困户占200亩,种植白萝卜、花菜、白菜、绿贝贝南瓜、金贝贝南瓜等品种,直接带动50余个务工岗位。龙头企业将保底回收,保证收益。

  2017年,观音山社区有搬迁户102户433人,是石门乡唯一一个拥有就地搬迁条件的村寨。为了确保搬迁户稳得住、能脱贫,今年5月,在乡镇干部和村“两委”的努力下,观音山社区引进了一个半成品加工鞋厂的就业扶贫车间,提供100余个就业岗位,实现了乡亲们“楼底下”就业的愿望,完成了搬迁安置点未就业劳动力全部就业的任务。



石门乡观音山社区移民搬迁贫困户鲍明刚在就业扶贫车间工作


  47岁的鲍明刚是鞋厂的员工,也是搬迁贫困户。“我家就在鞋厂隔壁的楼上。来这边工作非常方便,收入也稳定,还送我们沙发、电视,非常感谢对我们的帮扶。”鲍明刚的妻子是社区保洁员,每月1000余元的收入,偶尔也会去蔬菜基地务农,夫妻两人每月共同收入3000多元。

  “鞋厂前三个月是试运营期间,主要是技术培训与实操,一个月1800元,精准贫困户会另有500元的补贴。三个月后将会按照计件算酬,平均能保证每月3000元以上的收入,多劳多得。”马电亚介绍。



石门乡观音山社区移民搬迁安置点就业扶贫车间


  2016年,石门乡为观音山社区开建100万羽容量的养鸡场,预计将带动100余个就业岗位。现已建成10万羽容量厂房,即将投入使用。

  观音山社区共有451户178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68户754人。2014年至2018年底,共脱贫152户701人。目前,未脱贫16户53人,贫困发生率3.1%。

  “现在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发展蔬菜,以及创办鞋厂、养鸡场提供了多个就业岗位,全年产值预计可壮大村集体经济20万元,可带动本村及周边169户贫困户每户增收6000余元,带动50余户贫困户每户务工增收5000余元。只要路子对,紧抓落实,我们一定如期脱贫。”马电亚介绍。


  (来源:天眼新闻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史红云 见习记者 吴采丽 王维维 尹莉 责任编辑: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