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贵州茶味 | 武明丽:茉莉花茶香

  记忆中,茉莉花茶是梦一样的存在。


  茉莉花与绿茶气息融合,产生一种格外好闻的气味,一种竖立着的、有朝气的清香。这香味迎面而来,少年人轻薄透明的不快瞬间消解。


  最早印象里,包裹茉莉花茶用的是黄色牛皮纸,芳香透纸而出,引人不禁要凑近鼻子去深吸气。


  那时不知道茉莉花茶还有一个海派小资情调的名字——茉莉香片。张爱玲笔下,茉莉香片是苦涩的。我倒觉得,它花香茶香都很妥当。那时候,茶还由不得我选,来什么喝什么,也没有好坏成见。茶有别人送的,也有父母从街边茶摊上称来的。喝茶在那时就是为了消暑解渴。谁家里都有个内里敷满棕褐色茶垢的搪瓷大茶缸子。每天泡一大缸茶,天热,放它凉着,渴了就捧起茶缸灌几口茶水,再长舒一口气。天冷时,则把那茶缸搁在火炉盘上,使茶水保持温度,随时待用。泡大缸茶,浓淡随人喜好,没什么约定束成的章法。泡得特浓酽的,称为“茶卤”,喝时,倒一点“卤”在杯子里,再冲入开水兑饮,省事。


  即便茉莉花茶,也是这样粗放地泡,所以,叫它“茉莉花茶”比“茉莉香片”感觉自然。茶只是生活里的普通成员,与柴米油盐酱醋同列为日常所需,没理由将它特别区分出来另眼对待。


  有客至,礼数上,就必须要用杯子,另外抓茶叶来泡了。如果泡的是茉莉花茶,又刚巧用的是玻璃杯,正好在满室花茶香中,欣赏杯子里的叶旋花舞。同为泡茉莉花茶,却非张岱笔下“百径素兰同雪涛并泻”,那是精致泡法,于茶具上有特别讲究,眼前的是另一种美丽景象。


  那时的茉莉花茶,乱泡都觉得好喝,大概要归功于我身在贵州,这个得天独厚、适宜茶树生长的产茶大省。高山云雾出好茶,贵州有得是高山和云雾。


  制作好茶,本已不易。茶青品质要好,还要制茶工艺到位。做茉莉花茶,则是在茶叶制成后,添一道窨制工序,更加得来不易了。


  所谓窨制,就是使花香熏染茶叶。


  我年少时喝到的茉莉花茶,在工与料方面必定大打过折扣,不然,茉莉花茶如何能频繁走入那时月工资不过几十元的普通人家。但即使是茉莉花茶里的中低档次大路货,味道仍讨人喜,真要拜贵州自然环境优势所赐。


  茉莉花茶在贵州,曾有相当一段时期都是平民口粮茶。


  贵阳一条老街上有家卖糯米饭的,店虽小,却见证了几十年来食客由曾经的少年变中年,中年变老年。店家糯米饭用料实在,始终保持着最初味道。不变的,还有烧水壶里为食客沏得滚烫的茉莉花茶水。店主初来贵阳摆摊卖糯米饭时还是姑娘,后来嫁了人,生下两个儿子,她靠着卖糯米饭养大他们,如今都已长成高大帅气的青年。茉莉花茶也许就是她自己爱喝的茶,花茶香里,有她的人生况味。


  有时我去,只是想品一品茉莉花茶的味道。这味道能撩挪起一段云遮雾绕有着莉花茶香气的记忆。花茶味已较往昔淡薄许多,但存留着的那点气息,于情怀上已够我心满意足。


  几个月前,在一位德高望重的贵州学者家里又喝到茉莉花茶。已经七十多岁的他,喝过不少好茶,只对茉莉花茶情有独钟。他曾在一篇文章里写:“儿时,家贫如洗。父亲受死之后,被夺去教职的母亲,一人抚育五个子女。一双曾沾满粉笔灰的手,不几日便粗粝如砥。每每劳碌终日,夜深人静之时,母亲才得喘息,烧壶水,用家里惟一的缺角无盖白瓷杯,泡上一杯茶,倚靠床头,吹去泛起在杯沿的泡沫,呷一口,舒一口气,再呷一口,这才从枕下取出一册书。于是,便围坐于膝下,听母亲念书……”


  茉莉花茶的滋味里,有他儿时的记忆,有母亲的气息。茉莉花茶末是他认识人生大茶的初始。


  那天在他家喝到的茉莉花茶正是我记忆里的味道。


  一位茶界专业人士曾说起贵州茉莉花茶的一度兴盛,他说那时期茉莉花茶使贵州茶叶获益颇丰。


  前不久,母亲买回来一大袋子茉莉花茶。问价格,七元一斤,我连忙说:喝不得哈!我妈格外淡定,说:哪个喝它,专门买来吸异味的。


  我妈这是知其短而善用。


  真希望贵州茉莉花茶能重新兴盛起来,以实实在在的味道,慰藉贵州人寂寞多年的花茶情怀。(文/武明丽 责任编辑/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