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种干净黔茶铺致富新路

种干净黔茶铺致富新路

贵州大学专家们的“茶园门诊”开诊


  7月10日,一个雨后放晴的夏日清晨,跟以往一样,贵州大学茶产业服务团队的专家教授们又背上行囊向全省各个茶叶种植基地出发了……


  做干净黔茶,我们责无旁贷


  六七月份是夏茶采摘的季节,也是夏茶病虫害防控的关键时节,加上今年雨水丰沛,茶园病害防控工作迫在眉睫。


  经过3个多小时的颠簸,车停在了湄潭县核桃坝的一片茶园旁。车刚一停稳,贵州大学服务农村产业革命茶产业团队领衔人金林红教授就迫不及待地跳下车,迅速步入茶园,顶着烈日,仔细查看茶叶的生长及虫害情况,一边看还一边不时地招呼旁边的学生做好记录、安排做好防控准备。一圈下来,身上的牛仔衬衫早已被汗水浸湿了大半,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叭叭地顺着脸狭滚落下来,但原本紧锁的眉头却慢慢舒展开来……


  对于这样的工作状态,团队成员陈卓、吕立堂、李向阳、牛素贞等习以为常。一年中,除了日常教学,其余大半年的时间专家们基本上都在全省各个茶产业基地“泡”着。从茶园建设规划、茶种选育、病虫害绿色防控、茶叶加工清洁化标准化,到帮助茶农和茶企做好市场拓展和宣传推介,每一个环节,贵大茶产业团队的专家们无不亲身参与。而周末、节假日、寒暑假,就顺理成章地被他们遗忘在了日常生活的角落。


  “贵州的茶产业发展具有先天的自然优势,但绿色、环保、安全是让茶产业持续发展下去的基石。要打响黔茶的生态品牌、做干净茶,帮助老百姓走出贫困,我们这些专家教授责无旁贷!”在聊到如何做出干净、优质、安全的黔茶,帮助百姓脱贫致富时,茶产业团队的专家们发出了掷地有声的承诺。


  在宋宝安院士的指导下,团队经过多年研究,逐渐摸索出“冬季药剂封园+春季免疫诱抗+两个窗口期应急+静电喷雾提高药剂利用率”的茶树病虫害防控技术模式,这一研究成果对持续控制茶园病虫灾害,保障茶叶生产安全、降低农药使用量、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帮助茶农增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贵州大学茶产业服务团队已在全省建设示范基地35个,核心示范面积13.2万亩,病虫害防治效果达到70%以上,茶叶质量安全达到欧盟标准或有机标准,示范区产量提高了30%以上,绿色防控技术已累计推广350余万亩,占全省种植面积近50%。成为优质、干净“黔茶”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


  教会老百姓种干净茶,我们才放心


  吕忠林是湄潭县核桃坝的茶农,30多年来,10亩茶田就是一家四口主要的收入来源。为此,老吕一家起早贪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茶叶种植上。可传统种植方式种植出来的茶产量低、口感差、农药使用投入大、安全品质无法保证,一年辛苦下来顶多只有一万多块钱的收入,一家人生活很是艰辛。


  2019年年初,贵州大学茶产业团队的专家们带着学生来到核桃坝茶园对茶树开发免疫诱抗技术示范。老吕一听说贵州大学的专家们来了,就跑到示范现场观摩起专家们在茶园工作的情况,看到贵大的老师们一边讲解,一边亲自示范自己“没见过”的药剂,老吕不经有些心动,临走时他“强行”向专家们要了两瓶。回到自家茶园,吕忠林选择了一小块茶田,按照贵大专家们教的施药方法和药剂用量开始了试验,他实在是怀疑专家们教的这些方法和给他用的药能比他几十年的种茶经验更有效?真的能让他的茶叶比以前多买些钱?


  为了帮助像吕忠林这样的茶农和茶企,贵州大学茶产业团队的专家们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针对现有技术培训以讲座为主,“培训会场听懂了,骑车回家忘记了”,专家对农户覆盖有限,技术与生产脱节,指导生产“人走茶凉”、技术落地难等问题,利用贵州大学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人数多,有专业基础知识,覆盖力度大的优势,通过“专家/辅导员/农民辅导员/农民学员(生产活动)”的模式,“面对面地做给老百姓看,手把手地带着老百姓干”,建立农民田间学校,以农民为中心,以实践为手段,重点培养一批“留得住、做得好、能开花”的农民辅导员,使技术落地生根,“授人以渔”。


  经过一个春季的指导和服务,吕忠林试验田里的茶叶到了收获的季节。他兴奋地拉着专家们来到他的茶园里,指着眼前那片长势良好、翠艳欲滴的茶叶兴奋地说:“看,这片茶是按你们教的方法和用你们给的药种的,明显比那边我原先种的好看多了,茶品也好多了。这次我比别人提前了一个星期采茶,价格最好;采的量还比别人多,这两样加起来,今年的茶叶太好了!”


  看到老百姓实实在在的收获,专家教授们很开心:“教会老百姓种好干净茶,靠自己走出贫困,我们才放心。”


  近年来,贵州大学茶产业团队到田间开展技术服务850余次,田间指导48300余人次,课堂培训15500人次,接受技术咨询450余次,发放技术资料56800余份,服务企业50余家。解决了茶农“茶叶种不好、茶园管不好、茶青采不好、茶叶加工不好”等问题。通过技术培训和产业服务,先后在帮扶石阡、正安、平塘、德江、普安、黎平、镇远、瓮安、贞丰等20多个县的茶企、茶叶合作社突破发展瓶颈,摆脱发展困难,带动周边贫困人口脱贫,先后直接带动15个专业合作社,3536户贫困户,13632人受益。


  能帮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专家,才是咱们最需要的专家


  茶产业团队的专家们还清晰地记得,2017年安顺市西秀区茶毛虫大规模爆发,很多茶园成片受灾,看上去如同被大火烧过一般,人从茶园旁边经过都会满身过敏,茶叶面临绝收的困境。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团队的专家和学生立即赶赴病虫害爆发的茶园。一到茶园,团队师生不顾满身过敏的危险,钻到茶园中去查看病虫害情况,第一时间提出了科学、高效、环保的抗虫方案。可茶农并不相信团队专家给出的解决方案,其中一个茶园的茶农因急于救灾,用茶园管理人员的话说是“保命要紧”,用高压水枪向茶园内喷洒化学农药,终结了企业多年来苦苦坚守的有机梦想,销售困难,损失巨大。


  团队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又辗转来到另一个茶园。这个茶园的茶农眼看实在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索性同意让团队的老师们用他们的办法“试一试”。这一次,贵大茶产业团队的专家们为茶农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性诱剂诱杀一批成虫、寄生蜂控制一批虫卵、病毒控制剩余幼虫的“三步走”,这一片茶园保住了,除当季茶叶受到影响外,茶园当年恢复正常生产,并且符合有机标准。


  这一回,茶农被贵州大学茶产业团队的专家们彻底“征服”了。


  “啥是专家?就是把复杂的技术简单化,科学的技术‘憨包化’,教我们学会技术,帮我们老百姓解决问题、过上好日子,那就是咱们最需要的专家。”核桃坝茶农陈廷明感慨地说。


  除了专业技术的指导、培训,专家们还积极帮助茶农与企业做好对接,帮助老百姓解决茶叶销售的后顾之忧。茶产业团队成员吕立堂教授指导贞丰县长田镇政府采取“以销促产”的方式,在黔西南州建成2600平方米的贸易与服务为一体的“贞丰茶叶交易市场”,帮助长田镇万亩茶园实现“产销结合”,彻底解决茶叶卖不好的问题。茶农干茶售价平均每斤比去年提高40元,仅2019年至今增收1120万元。茶农及加工作坊农户户均实现收入2万余元。


  望着眼前生机盎然的茶园,专家们感慨地说:“我们再苦再累,贴钱、贴时间、贴精力都无所谓,只要老百姓认可,我们就觉得值!”


  种出干净“黔茶”,帮老百姓铺开一条致富的“金路”,金林红、陈卓、吕立堂、牛素珍、李向阳……贵州大学茶产业服务团队的专家们一直在路上……   (来源:贵州日报 责任编辑: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