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种好“感恩茶” 铺实小康路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郭进 张祖昶


  7月9日,沿河自治县中寨镇,雨后薄雾依山飘渺,美若画卷。临高俯瞰,千余亩茶园层层叠叠沿坡势延伸,满目滴翠。


  行走其间,沿河云雾生态茶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张金成望着葱郁的茶苗说:“感谢党的恩情,浙江亲人送来感恩茶苗,咱致富有希望。”


W020190710516946779863.jpg


资料图


  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感党恩。去年4月,浙江安吉黄杜村20名农民党员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种植白茶致富的情况,提出捐赠1500万株茶苗帮助贫困地区群众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收信后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增强饮水思源、不忘党恩的意识,弘扬为党分忧、先富帮后富的精神,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很有意义。


  专家团队考察、选址……


W020190710516947622821.JPG

资料图


  去年,150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从黄杜村“远嫁”贵州、湖南、四川3省4县34个贫困村。沿河自治县中寨镇志强、大宅、三会溪3个贫困村获捐360万株“白叶一号”茶苗。


  时光流逝,寒暑交替。去年种下的360万株“感恩茶”在阳光雨露下茁壮成长,成活率达95%,为381户158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铺实了小康路。


  牢记嘱托种好感恩茶


  武陵山脉巍峨,锯齿山莽苍。海拔800多米的中寨镇志强村坐落群山深处,43岁的村民张金成生于斯长于斯,对山的感情充满矛盾:是家园却又束缚发展的脚步。


  村庄所在地处高寒,种玉米、种红薯……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种出的粮食勉强糊口。


  他曾对着大山一声长叹:“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全家6口人依然是贫困户,什么时候是尽头?”


W020190710516947229389.JPG

资料图


  贫困,不仅张金成一家。中寨镇大宅、志强、三会溪3个村总人口1432户5385人,却有贫困户381户1582人。


  脱贫致富,贫困群众迫切的愿望。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去年10月20日凌晨1时,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凝聚黄杜村真情实意的 “白叶一号”茶苗,越过江南千条水、翻过云贵万重山运达中寨镇。


  那晚,偏远集镇沸腾。干群笃定信念:种好感恩茶,不忘党恩,不负黄杜村帮扶情。


  为了种好“感恩茶”,张金成与村民冒着寒风等候,领了茶苗连夜运到早已翻耕、起垅的基地开种。


  为了种好“感恩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种植工程中心主任肖强、黄杜村技术专家团队、省市县茶办技术团队为茶叶保驾护航,制定了 “白叶一号”项目基地“两建三看三要”管护措施,蹲点基地全程指导移栽。


  为了种好“感恩茶”,中寨镇每天组织500多名村民抢工期,仅用22天,中寨镇种完1200亩360万株茶苗。


  时光流逝,寒暑交替。记者在现场看到,去年种下的茶苗已启动第三轮锄草追肥,“白叶一号”扎下深根,茶苗普遍抽芽,平均生长高度达15厘米。


  携手护茶结下战贫情


  “基地管护很到位,茶苗成活率很高。”7月3日,黄杜村党委书记盛阿伟又一次来到中寨镇“白叶一号”项目基地,实地探访远嫁他乡的“白叶一号”。


  “村民对茶叶管护十分细心,茶苗成活率达95%。”中寨镇党委书记谭鹏飞说,基地配套设施也在快速跟上,茶园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已见雏形。


  盛阿伟紧紧握着谭鹏飞的手激动地说:“我们一起努力,把茶园建成标准化示范基地。”


W020190710516947837401.JPG

资料图


  青青白茶苗,浓浓扶贫情。从基地建设规范到现场种植示范,从蹲点指导到人员培训,再到后续跟踪服务……黄杜村派出了一批又一批技术团队。


  扶贫扶智,黄杜村的帮扶更是“智志”双扶。张金成说,茶苗移栽时,黄杜村党员刘炜与村民吃住在基地,为村民讲黄杜村过去的贫困及黄杜村的创业史,激发大伙种茶致富信心。


  “家有8亩地,原打算流转村专业合作社收流转费,但听了黄杜村的发家史,就以土地入股当股东。”张金成说,茶叶丰产后他们一定和黄杜村民一样富起来。


  青青白茶苗,悠悠战贫情。为了种好扶贫茶,沿河自治县强化资金保障,县、镇均成立领导小组和茶叶专班,全力以赴抓好扶贫茶、感恩茶。


  为了打消乡亲卖茶顾虑,浙茶集团承诺,“白叶一号”茶苗捐到哪里,浙茶集团的加工、品牌和包销就跟到哪里,保证“扶贫茶”有销路、 “扶贫苗”成为“致富叶”。


  “四建四股”铺实小康路


  中午时分,中寨镇“白叶一号”项目基地又热闹起来,村民忙着为茶苗拔草、施肥。


  忙碌中,张金成的妻子廖廷香与同伴石开霞聊起家常。


  “以前种红苕和玉米,又累又不挣钱,现在家门口就业,每天收入80元,去年以来收入6000多元呢。”


  “是啊,通过家门口就业增收,我家4口人去年就脱贫了。”


  ……


  “脱贫还不够,接下来要致富。”张金成感慨地说,“白叶一号” 项目基地助农增收立竿见影,基地已带动就业1.8万人次,发放劳务费144万余元。


W020190710516948067048.JPG

资料图


  发展产业促增收。中寨“白叶一号”项目基地建立“村级组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四建四股”方式运作。


  “四建”即:政府领建,政府负责制定出台政策,积极谋划推动,争取解决项目基地建设所需经费;


  村级组织主建,由受益村建立专业合作社,负责统筹协调本村“白叶一号”项目,负责管理使用政府性投入资产;


  合作社承建,负责实施 “白叶一号”茶产业项目,实行规范化管理、运作,组织抓好土地流转、茶园建设及管理等;


  农户参建,由受益村农户自愿参与,以捐赠茶苗折资、土地折资、劳务折资和现金购买股份等方式入股合作社,按股分红。


  “四股”模式,即按照全面推行股份合作制,参建各方按实际出资计算股份,实现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分别持股分红。


  目前,沿河自治县正奋力将中寨镇“白叶一号”基地打造为脱贫攻坚示范基地、感恩奋进教育基地、先富带后富样本展示基地、东西部扶贫协作样板基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引领基地。(责任编辑:徐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