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图解|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贵州这样干!

综合整理/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曦

WechatIMG279.jpeg

  (设计/熊航)


  重要意义


  ●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

  ●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举措

  ●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生动实践

  ●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要求

  ●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 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现实需要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结合起来,围绕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部署要求,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坚持抓具体抓深入,全面推进“八要素”,践行“五步工作法”,强化产业选择、组织方式、基层党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精准施策,全面发力,坚决将农村产业革命进行到底,让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人口持续增收、稳定脱贫,为按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助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基本原则


  ● 坚持党政主抓、系统化推进     ● 坚持突出优势、规模化布局

  ● 坚持主体培育、组织化生产     ● 坚持资金保障、集中化投入

  ● 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化发展     ● 坚持产销对接、市场化营销


  目标任务


  2019年,推动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优势品种率先突破,把茶、食用菌、蔬菜、生态畜牧、石斛、水果、竹、中药材、刺梨、生态渔业、油茶、辣椒等特色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农户脱贫增收的致富产业,带动100万左右贫困人口增收,确保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左右。

  2020年,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经营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新型主体,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200家以上,省级以上合作社示范社2000家以上,农民合作社“空壳社”全面消除,每个村都建有运行规范、带动明显的合作社,100%的农户加入合作社,100%的合作社有企业带动,力争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保持全国前列,确保贫困人口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实现新时代乡村产业振兴良好开局。


  重点任务


  精准选择产业,统筹推进全产业链发展


  ◎ 对照“八要素”强弱项补短板

  ◎ 选好优势产业迅速做大规模

  ◎ 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 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基地

  ◎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壮大新型主体,大力推广“龙头产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


  ◎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 鼓励国有平台公司和供销社转型发展

  ◎ 规范提升合作社

  ◎ 做实利益联结机制


  强化基础设施,夯实农村产业革命发展支撑


  ◎ 完善农业配套设施

  ◎ 提高农业装备水平

  ◎ 抓好耕地保护与质量建设


  完善流通体系,建立稳定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和网络


  ◎ 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

  ◎ 打造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

  ◎ 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 加大品牌培育和宣传力度


  推进科技进步,加大农村产业革命科技支持


  ◎ 全面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能力

  ◎ 强化技术培训

  ◎ 加强优良品种选育和推广

  ◎ 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

  ◎ 促进大数据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


  健全组织体系,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 创新优化党组织设置方式

  ◎ 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

  ◎ 创新农村基层治理

  ◎ 突出村党组织政治功能


  政策支持


  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农村产业革命取得实效


  ◎ 财税支持

  ◎ 金融支持

  ◎ 用地支持

  ◎ 人才政策


  保障措施


  完善保障措施,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 强化组织领导  ◎ 强化打法精准

  ◎ 强化统筹协调  ◎ 强化风险防控

  ◎ 强化舆论引导  ◎ 强化农村改革

  ◎ 强化督促检查


  大力发展12个重点特色优势产业


  茶产业

20190630094026_67472.jpg

  围绕建成茶产业强省,重点抓好43个主产县,加强现代生态茶园的建设与管理,加快建设全国最大规模的优质茶原料基地、茶产品加工基地、商贸中心和出口基地。到2020年,茶园面积稳定在700万亩以上,实现茶叶年产量50万吨,产值500亿元。


  食用菌产业

u=1095261117,96948110&fm=26&gp=0.jpg

  大力发展优势大宗、特色珍稀食用菌,积极发展野生食用菌,重点抓好30个主产县,建设规模化基地120个、面积5万亩,加快跻身全国食用菌生产第一梯队。到2020年食用菌种植规模30亿棒(万亩),产值130亿元。


  蔬菜产业

u=160804185,1331459715&fm=26&gp=0.jpg

  重点突破大白菜、萝卜、菜豆、茄子等大宗产品和韭黄、生姜、山药等优势单品,每年新建规模化、标准化基地100万亩,逐步建立南方重要的夏秋蔬菜生产基地,粤港澳大湾区优质蔬菜供应基地。到2020年,蔬菜种植面积1500万亩,年产量2800万吨,年产值750亿元。


  生态畜牧业

timg.jpg

  突出发展牛羊,稳定发展生猪,加快发展生态鸡,重点建设肉牛肉羊产业示范县各7个、生猪产业示范县8个、肉鸡产业主产县6个和蛋鸡产业主产县12个,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着力打造南方草地生态畜牧业重点省。到2020年,实现生态畜牧业年产值930亿元。


  石斛产业

u=3651522687,3829568547&fm=72.jpg

  选择交通、水热等条件较好的相对集中连片林地,打造5个省级仿野生石斛种植示范基地,加快建设附树仿野生、高品质石斛生产大省。到2020年,新增种植面积6万亩,生产规模达到17万亩,年产值40亿元。



  水果产业

20190630094251_86874.jpg

  聚焦种植规模居全国前列的优势树种,因地制宜选择发展地方特色树种,推广绿色发展技术,加快建成南方重要的水果产区。到2020年,果园面积740万亩,年产值200亿元。


  竹产业

timg (1).jpg

  加快推进竹产业“全链条”发展,着力做强竹纤维、竹建材、竹食品“三篇文章”,以赤水、桐梓、正安、碧江、黎平、雷山等县为发展重点,形成赤水河、清水江、大娄山和武陵山四大竹产业带。到2020年,新造竹林40万亩,改培竹林66万亩,竹林面积达到460万亩,产值100亿元。


  中药材产业

timg (2).jpg

  大力发展天麻、太子参、半夏、薏苡、钩藤、黄精、白芨、黄柏、党参、花椒、艾草等重点品种,培育20个10万亩以上的中药材种植大县,建设中药材产业大省、强省和全国道地中药材重要产区。到202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655万亩,年产量180万吨,产值200亿元。


  刺梨产业

u=824006814,2981466610&fm=26&gp=0.jpg

  加大种子、种植、功效、加工标准及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和攻关力度,以发展精深加工为着力点,重点建设六盘水、黔南、安顺、毕节四个刺梨产业经济带,加快建设全国刺梨产业大省。到2020年,刺梨种植面积200万亩,鲜果年产量30万吨,产值70亿元。


  生态渔业

timg (3).jpg

  依托我省优质水资源和良好生态环境,以全域“零网箱·生态鱼”为目标,积极发展稻田养鱼、虾、蟹,培育鲟鱼、鲑鳟等冷水鱼产业集群,适度有序发展湖库区生态渔业。到2020年,实现水产品年产量23万吨,产值55亿元。


  油茶产业

u=1320753236,2709137725&fm=26&gp=0.jpg

  围绕建成全国油茶重点省,扩大油茶基地规模,提高低产林质量,提升油茶精深加工水平。到2020年,新造油茶基地90万亩,改造现有低产油茶林90万亩,培育高成长性企业5家以上,油茶产业实现产值20亿元。


  辣椒产业

timg (4).jpg

  全力推进全产业链发展,以“老干妈”等为重点打造加工基地,建设形成北部加工型辣椒产业带、南部鲜食辣椒产业带、南部河谷产区,实现从辣椒大省向辣椒强省的发展跨越。到2020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万亩,年产值215亿元。(责任编辑/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