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践行“四力”|兴仁市鲤鱼村:小青瓦带来大效益

  文/图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李雪

  坐落在兴仁市屯脚镇的鲤鱼村,境内居住着汉、苗、布依等民族,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村。村寨依山而建,临溪而居,山中有林,林中有寨,构成了一幅与天地对话、与自然和谐的景观。

微信图片_20190529112332.jpg

鲤鱼村清一色盖小青瓦的房屋建筑

  走进村寨,映入眼帘的是造型别具一格的房屋建筑,清一色盖小青瓦,飞椽翘角,层层叠叠,鳞次栉比。鲤鱼村主任田锦华向记者介绍,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村里不管谁家修建新房需要小青瓦等陶制产品的,都得从重庆、湖南等外省购买,加上运输费用算下来一片瓦单价2块多,对于村民来说,无疑增加了一笔开销,却也无可奈何。直到2016年村里引进兴仁县磐垚灰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每片瓦的单价降低到2毛,大大降低了村民的建筑成本,给村民带去了便利和实惠。

微信图片_20190529110726.jpg

厂房内堆放的陶制品

  记者了解到,制作青瓦等陶制产品对土质的要求极为严格,而鲤鱼村的土最佳,土里含的各种微量元素均达到标准。“厂里现在生产的陶制品主要销往望谟、兴仁等地,总的来说,本地销量比较大。”陈欢欢是公司负责人,原本从事化肥工作的他转行到制陶行业,从刚开始的一窍不通,到全身心参与窑炉、出品等一系列的流水过程,一步步慢慢摸索成为现在厂里的核心技术人员。


  “灰陶厂刚建立的时候,员工有45个,随着技术的提高和生产设备的优化,用机械代替了部分人力,缩减了5个员工。我们厂房里的窑炉设备都是从黄冈购买的,相比较传统的烧窑,更环保,产量也更多,在提升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保障了员工的健康。”陈欢欢介绍说,公司年产8000万件灰陶制品,项目占地面积约60亩,总投资5000万元,以仿古砖、青砖、青瓦为主打产品,兼具其他系列仿制品的生产,解决当地就业100余人。


  “我家里有1亩地,一年种地收入不到3000块。到灰陶厂上班每月有三千多的工资,还能入股分红,去年我就分得5000块。”王安蕊是鲤鱼村第五组村民,她告诉记者,丈夫患病眼睛视力受损,生活不能自理,家庭重担全落在了她肩上,多亏在家门口找到工作,让原本看不到尽头的苦日子有了希望。


  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是鲤鱼村的奋斗目标。目前,鲤鱼村发展起特色养殖业、乡村旅游、加工业等产业,不同于以往传统单一的农耕模式,逐步形成了“打一份工、创一份业、入一份股、分一份红”的“四个一”增收模式。截至2018年底,村民人均年收入8000余元。(责任编辑/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