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云上贵州辉映数字福建】生态“贵”境 绿色“福”地

W020190506499391634685.jpg

多彩贵州:绘一幅绿水青山新画卷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 静


春风化雨滋润大地,远山近水赏心悦目。贵州人民铭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嘱托,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描绘出一幅绿水青山贵州卷,保护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在多彩贵州合二为一,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生动的“贵州样本”。


2016年8月,贵州入列首批三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开启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起点。


三年时间,全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成效显著、成果累累,形成了以大生态战略行动为基本方略,发展绿色经济、建造绿色家园、完善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培育绿色文化“五个绿色”为基本路径,大生态与大扶贫、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大开放“五个结合”总体布局的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新格局。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2018年全年造林520万亩,实施退耕还林350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7%,9个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平均为97.2%,88个县(市、区)平均为97.7%。全省151个地表水省控断面水质状况总体为“优”,优良水质断面比例为97.4%。贵州成为全国世界自然遗产最多的省份。


经济发展强力推进,贵州连续8年GDP增速位居全国前列,2018年减少贫困人口148万人。依托生态优势,大数据、大健康、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文化旅游、新型建筑建材等产业,2018年贵州省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占比达到40%。


先行先试,实干创新,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背后,是牢记嘱托,探索生态文明制度改革创新的实践;是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W020190506525526590155_600.jpeg

赤水竹海景区旅游公路自然风光。王长育 摄


创新绿色制度,筑牢生态屏障


面对磷石膏处置这一世界性难题,贵州在全国率先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今年4月中旬,全省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现场观摩推进会在磷化工重要区域福泉市召开。会上通报,2018年全省磷石膏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67%,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磷石膏“以渣定产”取得阶段性成效。


创新绿色制度,筑牢生态屏障,全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贵州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为全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保驾护航。


勇于突破,贵州多个“率先”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


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率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率先设立生态法庭;率先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率先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省级空间规划编制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率先建立跨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率先发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司法确认书;率先实施生态扶贫工程;率先全流域取缔“网箱养鱼”;率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实现所有河流、湖泊、水库河长制全覆盖……


贵州还通过创新体制破解既要发展又要保护的壁垒,取消地处重点生态功能区10个县GDP考核。


W020190506525527723892_600.jpg

生态环境好 苍鹭来筑巢》4月9日,贵阳市观山湖区观山湖公园内,成群结队的苍鹭忙着筑巢,秀恩爱,育后代,晒太阳。近几年来,贵阳市致力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发展,让苍鹭等鸟类从候鸟转变为留鸟,使爽爽的贵阳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之城。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徐其飞 摄


扎实推进环保改革任务,贵州的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和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体制等改革事项走在全国前列。


筑牢生态屏障,大力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净土”四大工程,全省完成退耕还林607万亩,治理石漠化面积2708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5406平方公里。


制度改革让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收获累累果实。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公园省”、“森林之城”、“避暑之都”、“爽爽的贵阳”等闻名全国的贵州,绿色家底逐年厚实,“绿色贵州”、“生态贵州”新名片越来越亮丽。


W020190506525529527338_600.jpg

2019年4月18日,在贵阳市乌当区大龙滩生态湿地公园内,繁花盛开,春意盎然。据了解,乌当区持续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家园,实施“一河百山千园”行动计划,到2020年,完成各类公园建设72个,实现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7平方米人。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程洁摄


发展绿色经济,增强内生动力


“五一”假期,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又迎来大批游客,吃有机蔬菜,品淡淡乡愁,充分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产业与生态深度融合。


“要喝没有污染的茶就到贵州来!”好生态出好茶,第11届中国·贵州国际茶文化节暨茶产业博览会,签约34个项目,总金额达61.5亿元。


在贵州,“绿水青山”正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依托好山好水,贵州旅游持续多年“井喷式”发展,已成为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的品牌风行全国。今年“五一”假日期间,全省接待游客3912.4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4.67亿元。


好山、好水、好空气、好土壤孕育的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正以“泉涌”之势走向市场,全省现有认证无公害产品超过2300个,“黔货出山”带动了大批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利用生态优势和气候条件,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向贵州聚集,大数据成为贵州的一张新名片。


近年来,贵州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加快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四型产业”。推进绿色改造提升,以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为主攻方向,实施“千企引进”“千企改造”工程。实施生态扶贫,对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对迁出地进行土地复垦或生态修复,开展单株碳汇精准扶贫试点工作,探索“互联网+生态建设+精准扶贫”的扶贫新模式。


用生态优势推动后发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贵州走出了“用生态之美、谋赶超之策、造百姓之福”的发展新路。


W020190506525530815388_600.jpg

2019年4月18日,在贵阳市乌当区大龙滩生态湿地公园内,繁花盛开,春意盎然。据了解,乌当区持续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发展绿色经济、打造绿色家园,实施“一河百山千园”行动计划,到2020年,完成各类公园建设72个,实现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7平方米人。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程洁摄


建造绿色家园,绿色红利惠及于民


五月的贵州,赤水河畔的竹子绿了,乌蒙高原上的野花开了,梵净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万峰湖上碧波荡漾。


漫步于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碧绿的水塘一角各种湿地植物生机盎然,这块人工湿地用于处理村里的生活污水,不远处的垃圾回收站,村民们将收集的回收垃圾交到回收站里兑现积分。田家沟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是青山绿水的价值逐渐彰显,也是众多贵州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一个缩影。


贵州围绕山水城市、绿色城镇、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绿色家园,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让“绿色红利”惠及于民。全省25个县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30%的县(区、市)完成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制定实施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九个市(州)中心城市建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公众对贵州生态环境满意度居全国第2位。


W020190506525532020622_600.jpeg

播州区鸭溪镇杨柳村的新农村。 李仁军 摄


绿色家园建设离不开绿色文化的培育,连续10年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发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声音”;将每年6月18日确定为“贵州生态日”,开展河长巡河等系列活动。


当人们满怀疑问,为什么这么多大企业看好贵州?为什么这么多游客向往贵州?为什么贵州老百姓有这么好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贵州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给出了答案,好空气、好天气带来了财气、人气、福气。


八山一水一分田,贵州在生态和发展“双重压力”下,坚守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用心用力描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画卷。


 

清新福建:谱一曲绿色发展新乐章


文/福建日报记者 张 辉  潘园园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新近公布的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福建森林覆盖率66.80%,比上一轮清查时增加0.85个百分点,连续40年保持全国第一。


W020190506527446143260_600.jpg

武夷山横断山脉。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这是清新福建交出的又一份绿色答卷。


自2016年获批建设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来,福建省着力先行先试,扎实抓好各项改革试验。38项重点改革任务均已制定了专项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实现“三年三步走,年年出成果”。而今,绿色发展已成为引领新福建建设最深层、最强劲的动力,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


W020190506527438295790_600.jpg

东山岛碧海银滩游客如织。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摄


改革赋能,激活绿色动力


最近,一家有意在南平市光泽县李坊乡投资的外地企业,吃了闭门羹。


该企业拟投资3000万元,利用当地优良水质建造一个鳗鱼养殖场。但经过评估后,乡里认为项目落地后,或将影响闽江支流西溪的水环境,不得不终止了这个招商计划。


审慎决策,源自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这一“紧箍咒”。2017年,全县18位领导干部首先接受生态审计——不仅审“钱”,还审“绿”,具体指向的是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五大类指标在任期内的变化情况。


“这要求我们必须以生态视角审视决策行为,发展不能再靠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了。”李坊乡乡长赵红玉说。 


制度创新,是福建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主线。


“我们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努力为完善全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路径、积累经验。”福建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福建盯住《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实施方案》确定的重点改革试验任务和改革成果要求,在体制机制创新、制度供给、模式探索上下功夫求突破,不断推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试验成果。


W020190506527440133316_600.jpg

福州福道在绿树丛中蜿蜒,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据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方案》部署的38项重点改革任务均已制定了专项改革方案并组织实施。


福建还注重发挥各地改革首创精神。


莆田市木兰溪流域持续开展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治理五大系统整治,成为新中国水利史上“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生动实践;福州市将城市内河整治项目整合成PPP项目工程包,结合水系治理打造“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宜居环境;厦门市探索形成生活垃圾分类“五全工作法”,岛内全面推行垃圾强制分类…… 


下一步,福建将进一步聚焦制度短板、群众获得感与高质量发展,加强改革系统集成研究,推动38项试验区重点改革任务精准施策,持续推出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福建经验,加快构建起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W020190506527440889765_600.jpg

将乐县龙栖山深秋的水杉林。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打造优质生态产品,绿色红利触手可得


去年12月3日,全国首家“森林生态银行”在南平市顺昌县开张。作为首位客户,林农夏六华将自家原本失管的9亩杉木幼林“存入”其中,并拿到标号为“0001”的存折。根据托管协议,今后20年内,她每月都能领到310元的预期收益,将来林木处置后还可按约定分红。


“我们借鉴金融机构运营模式,以托管、赎买、租赁、抵押担保等方式集聚碎片化的森林资源,并通过专业队伍,开展规模化、科学化、集约化管护和开发。”顺昌县国有林场场长赵刚源说,未来将利用集聚的资源策划生成林下苗木花卉种植、生态旅游等项目,放大资源综合效益。


“森林生态银行”是福建探索“社会得绿、林农得利”实现路径的最新实践。


“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要围绕增强基层和群众的获得感,着力推进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重点领域改革,充分释放绿色惠民效应。”福建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制度创新,保护生态得不到合理回报、生态产品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等问题正逐渐得到改善。


聚焦群众获得感,更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感受最直观、反映最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的美丽家园。


当前,福建正全面建设生活垃圾转运系统,基本实现所有建制村建立生活垃圾治理常态化机制;在全国率先探索创新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目前已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实施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投资工程包,全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93%。


W020190506527441638729_600.jpg

龙海九龙江口红树林和厦漳跨海大桥遥遥相望。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离不开市场这只无形的手。


福建大力推行污染第三方治理、合同环境服务、区域综合服务等市场化治理模式,实施生态环保投资工程包,吸引各类专业投资主体参与生态环保项目投资、建设和运营。2018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近1380亿元。此外,用能权交易、排污权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三大环境权益交易体系已逐渐铺开。


如今,纵观八闽,优质的生态产品俯拾皆是,绿色红利触手可得。


2018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优,全省12条主要河流Ⅰ~Ⅲ类水质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4.8个百分点,9市1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8个百分点,PM2.5浓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3.3%。


W020190506527444306220_600.jpg

屏南县长桥镇万安桥附近生态水系治理后水体清澈。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绿色发展,让“高颜值”与“高素质”齐头并进


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通道如何打通?生态环境“高颜值”与经济发展“高素质”如何齐头并进?在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过程中,福建一方面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制度支撑,另一方面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创新动能转换机制。


福州市连江县渔业根基深厚,从业人员近20万,鲍鱼产量占据全国三成份额。连江县鲍鱼行业协会会长吴永寿介绍,长期以来,当地无序、落后、粗放的近海养殖模式,为海域生态渔业发展埋下隐患,为此,当地谋划从近海向深远海拓展,从传统养殖向现代化养殖模式转型。


W020190506527442382340_600.jpg

屏南万亩高山生态蔬菜基地。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可深远海基础建设投入不菲,钱从哪里来?作为全省生态茶品市场化改革试点之一,连江县决心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我们通过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全面摸清生态家底,并通过价值核算与价格评估,确定海域资源的交易底价,之后导入金融与资本工具,开展融资。”连江县发改局副局长张晟表示,这个过程的核心在于构建“从资源到资产,从资产到资本”的价值链条。


“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要围绕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探索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调结构、优布局、强产业、全链条,构建绿色循环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绿色新动能。”福建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福建既做“减法”,又做“加法”。


做好“减法”,提升传统产业绿色化水平。“努力降低服装、食品、制鞋、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土地、能源、水消耗强度,对电力、钢铁、水泥、造纸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实行严格的能效、物耗监管。”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说,福建坚决淘汰落后产能,2018年全省完成煤炭去产能210万吨,30万千瓦以上燃煤电厂全部完成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装机比重提高到55.4%。


在做好“加法”方面,福建着力培育绿色发展新引擎。2018年,全省高技术产业与服务业都实现了显著增长。其中,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二产,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责任编辑: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