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贵州人在北京】魏镇胜,一个镇远人的京城律政风云

微信图片_20190308163946.png

  “我向往我想要去镇远


  去古老的小城找春天……”


  在北京黄金地段的写字楼58层房间里,魏镇胜穿着一身笔挺的灰色西装,唱起了《美丽镇远》。


  这是魏镇胜离开家乡贵州镇远的第二十三个年头,这首家乡的小调是他心中永远的“白月光”。


  “我想去北京看外国人!”


  1997年,魏镇胜已经是黔东南凯里一位小有所成的律师,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律所,但他心里总有一股不满足的冲劲儿。


  “作为一名律师,在贵州的业务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接触不到一些新兴领域和涉外案件,这通过我自身的努力无法克服。”


  1997年10月,魏镇胜背着行囊,带着一本当时律所合伙人送的笔记本,写着“贵州人闯荡北京”几个大字,揣着在贵州当了5年律师存下的1万2千元存款,嬉笑着说要到北京去看外国人。两眼一抹黑,他就冲向了北京,试图在北京这座梦中的京城寻求作为一名律师新的突破。

20190308162521_71391.png

  烦恼时魏镇胜总爱看看书


  “六十年代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干活。”


  刚到北京,交完律师年检注册费、房租,购置完生活用品,魏镇胜手上只剩不到两千元,度过了他在北京最难过的三个月。


  “我是六十年代的人,什么活都能干,都能养活自己。”三个月间,魏镇胜买了一张25元的公交月票,天一亮就坐着300路公交在北京到处逛,直到北京所有的法院、所有的看守所的位置都了如指掌。


  从陪其他律师到看守所会见当事人的第一笔收入一百元,到拿到第一笔诉讼费买了一台彩电坐26个小时的火车回贵州送给母亲,再到2000年在北京以合伙人身份拥有第一家律所,再到2009年加入盈科至今。那个怒发冲冠的少年也迎来了知天命的年岁。


  “在北京的22年,我没有睡过午觉,吃饭的时候就是在写课件、分析案情。最初的时候十个月办了九十多起案件,一天最多的时候开三四次庭。”如今魏镇胜已成为亚太规模最大的律师事务所盈科的全球合伙人。

20190308162557_74188.png

  魏镇胜正在律师学院讲课


  “那就是我的家,我家就住在桥头上。”


  魏镇胜早已习惯来往不息、步履不停的生活,但飞累了、困了,他总会想起家乡那片热土。


  在北京的日子,养育魏镇胜长大的土地、滋养镇远人精神的舞阳河水、儿时吃过的油炸粑,都深深烙印在他心里。“这个味道是终生都忘不掉的。”


  “现在的贵州,县县通高速、村村通公路,贵州的大数据平台全国没有人不知道。看到贵州经济、科技、文化、旅游这张牌打起来了,令我们这些离开贵州的人非常骄傲!”借着每次到贵州授课讲座的机会,魏镇胜总是会和朋友小聚一下,四处走走感受贵州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


  身边的朋友去贵州旅游的越来越多,每次听他们如数家珍地感叹惊艳于千户苗寨、大小七孔、黄果树瀑布、镇远古城的美时,魏镇胜总是会骄傲地说一句“那就是我的家,我家就住在桥头上”。


  从北京西城区法院门口的一间小小律所,走到北京黄金地段的高级写字楼,魏镇胜用二十二年的坚持追一个梦。


  现在的他,是经验丰富、诉讼一流的律师,是传道授业的律师学院院长,是想将所学、所见、所得带回贵州的游子……他知道,“这棵梧桐树起来了,一定会有鸟飞去的!”


  (来源:天眼新闻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周璇 冯相清 责任编辑: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