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贵州:全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年成绩单

贵州:全力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微信图片_20190111121509.jpg


  2016年1月5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在重庆召开。“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振聋发聩,字字千钧,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指明方向、划定航向。


  3年来,地处长江上游的贵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要求,形成了以“一大战略、五个绿色、五个结合”为主要支撑的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格局,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努力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


  一大战略:顶层设计基本完成


微信图片_20190111121532.jpg


  在2017年召开的十二次党代会上,贵州将大生态上升为全省三大战略行动之一,对长江经济带发展各项工作进行统筹安排,提出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守着绿水青山苦熬”的穷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歪路,坚定不移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的新路。


  《贵州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长江经济带岸线保护与开发利用专项规划(乌江渡—省界)》《贵州省划定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三线一单”工作实施方案》《贵州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三水共治”工作方案》相继出台,《贵州省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规划》《贵州省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方案》《长江经济带战略环评贵州省“三线一单”》相继印发。


  此外,制定长江经济带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创新重点突破、化工污染专项整治、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固体废物大排查等工作方案。


  五个绿色: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微信图片_20190111121605.jpg

  2007年11月,全国首家独立建制的环境保护法庭——清镇市环境保护法庭(现清镇市生态法庭)在清镇市成立。十年间,清镇市生态法庭依法严惩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行为。图为航拍的贵州清镇市红枫湖。


  “五个绿色”,是贵州务实推进、深度融合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


  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经济。坚持多彩贵州拒绝污染,聚焦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四型”产业。


  因势利导建造绿色家园。率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5个县被列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90%以上。


  持续用力筑牢绿色屏障。大力实施“青山”“碧水”“蓝天”“净土”四大工程;强力实施十大污染源治理和磷化工、火电等十大行业治污减排全面达标排放专项行动,启动实施磷石膏“以渣定产”,实施草海综合治理五大工程,全面全域取缔网箱养鱼;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3478件群众举报投诉件全部办结。


  与时俱进完善绿色制度。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省级空间规划、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等国家试点,取消地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10个县GDP考核,强化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行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问责。


  久久为功培育绿色文化。连续十年举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将每年6月18日确定为“贵州生态日”,举办了“保护母亲河·河长大巡河”和“巡山、巡城”等系列活动。


  五个结合:绿色经济步履铿锵


微信图片_20190111121645.jpg

  图为航拍贵州省贵阳市城区,“林城”“中国数谷”是贵阳的名片。


  大生态与大扶贫相结合。实施生态扶贫十大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助推全省30万以上贫困户、100万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增收。开展单株碳汇精准扶贫试点,探索“互联网+生态建设+精准扶贫”的扶贫新模式。


  大生态与大数据相结合。推动环境大数据监控全覆盖。2016年以来,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等获批建设,苹果中国云服务、华为数据中心、腾讯数据中心等项目落地贵州。


  大生态与大旅游相结合。2017年贵州成为长江上游地区唯一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接待游客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40%和40。6%。梵净山成功申遗,贵州世界自然遗产地达4处,数量居全国第一位。


  大生态与大健康相结合。2017年大健康医药产业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780亿元,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650万亩,产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


  大生态与大开放相结合。与云南、四川共同设立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基金。与重庆、四川、云南共同建立长江上游四省市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机制和长江上游地区省际协商机制。与重庆建立绿色产业、绿色金融等领域务实合作机制。


  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绿色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7%;2018年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增速高于全国3。2个百分点。同时生态环境持续向好,2017年全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3%。


  多措并举:立体交通畅达八方


  如今的贵州,公路、铁路、民航、水运齐头并进,山门打开,脱贫攻坚步伐更有力,黔货出山更便捷,群众出行更顺畅,旅游、商贸、大数据、物流等产业迎来发展的春天。


  农村“组组通”公路三年大决战有序推进。截至2018年底,除毕节市外,全省其他市(州)30户以上村民组全部实现100%通硬化路。


  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6400公里。


  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跻身全国2000万级大型繁忙机场行列,在建设西部地区重要航空枢纽的征途上迈出坚实步伐。


  铁路建设喜讯不断。按照贵州省《关于加快铁路建设的意见》部署,到2020年,全省铁路运营里程将达到4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速铁路超过1500公里。届时,贵阳与周边省会城市及全国主要经济区将形成2至7小时铁路交通圈。同时,基本实现贵阳至省内其他市(州)中心城市1至2小时到达。


  (来源:新华网 经济日报 贵州日报 多彩贵州网,图片来源于新华网等。中国党刊网 李莹莹 综合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