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美丽贵州 | 生态文明建设为贵州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文/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汪枭枭


  编者按: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是我国目前唯一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国际性论坛,对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共享生态文明发展红利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作为全国首批三个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贵州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提供了什么样的“贵州智慧”?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特专访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张美钧。


图为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张美钧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媒体吹风会上回答记者提问。(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王琳 摄)_副本.jpg

  图为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委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张美钧在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媒体吹风会上回答记者提问。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王琳 摄


  为人民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


  当代贵州: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为主题,如何理解“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深刻内涵?


  张美钧:“生态优先”是突出生态合理性优先于经济与技术的合理性,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和生命线,生态规律优先于经济社会规律;生态资本具有基础性、前提性地位,具有不可替代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正是生态优先思想的最权威、最直观的表述,我们必须将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把生态优美和经济增长“双赢”作为我们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


  “绿色发展”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提升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高度;同时绿色发展也是立足我国实际、总结借鉴国内外经验,在新常态下高标准、高起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然选择。本次年会确定这样一个主题,就是希望通过高峰会和主题论坛等形式,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中国发展理念、中国声音和中国路径进一步向世界传播,推动形成广泛共识,加快人类生态文明进程。


  当代贵州: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贵州如何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张美钧: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就是要实现“生态美”和“百姓富”统一。贵州省近年来力推“大扶贫”和“大生态”战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生态脱贫”渐入佳境。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贵州致力于将贫困地区的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今年年初,贵州启动生态扶贫十大工程,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保护和修复力度,同时促进贫困人口在生态建设保护修复中增收脱贫、稳定致富,到2020年帮助30万以上贫困户、100万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


  制度建设为生态文明保驾护航


  当代贵州: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贵州在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方面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提供了什么“贵州智慧”?


  张美钧:过去五年,是贵州省生态文明制度改革活力最足的五年,在制度改革方面取得多个“全国率先”。生态环境损害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办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和建立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司法体制等改革事项走在全国前列,全国率先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现环境资源保护司法机构全覆盖,发出了全国首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司法确认书。同时贵州扎实推进“放管服”和环评审批制度改革,下放环评审批权限33个类别256项,对53个类别96项实行环评豁免管理。2016年,贵州在全国率先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截至今年5月,已初步构建了责任明确、修复有效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此外,贵州省印发的《贵州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方案(试行)》,填补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机制的空白,树立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权利人与义务人有共识则磋商、无共识则诉讼的赔偿途径。贵州省高院印发《贵州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规则》,开创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义务人追责的新篇章,实现了生态环保行政与司法保护的对接,破解了“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困局。与此同时,贵州成立生态环境保护调解委员会,化解社会矛盾。如贵阳市成立环境保护人民调解委员会,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后的司法确认登记进行了制度安排,标志着我国首家生态环境保护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成立。这些都是贵州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做出的有益尝试和积极探索,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生态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代贵州:在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方面,贵州有什么样的实践经验?


  张美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贵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就是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统一,本次年会提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际上就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


  “以绿色绩效检验绿色发展”是贵州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原则,2017年2月发布的《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试行)》,严明考核标尺,实行党政同责,开展对各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完成情况的年度评价考核,使得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由“软约束”变成“硬杠杠”,充分发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的绿色“指挥棒”作用,更加客观全面地反映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更加有效地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成果落地、更加提升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获得感、更加夯实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近年来,贵州在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绿色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达37%,生态建设为经济发展注入了“绿色动力”。


  当代贵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贵州如何落实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张美钧:作为长江、珠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贵州牢记总书记嘱托,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后增加“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强力实施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扎实抓好“五个绿色”,全力构筑长江上游绿色屏障,协同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过去五年,贵州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并持续改善,地表水水质总体良好,79条主要河流、151个监测断面中,优良率为94.7%,比2012年上升12.3个百分点。长江流域干流水质持续改善,珠江流域干流2015年起优良率保持在100%。通过积极参与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贵州省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5.3%,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越守越牢,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同推进,健康、旅游、养老等“幸福产业”加快发展,区域合作力度进一步增强。(责任编辑 / 袁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