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 正文

产业革命看黔东南|打通“三端” 丹寨蓝莓挂上“茅台牌”

文/图 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韦一茜 王颖


1.jpg

丹寨县甲脚高标准蓝莓种植基地


  “通过品牌带产业、企业带基地、合作社带贫困户模式,丹寨县依托县域资源优势,强力推进产业扶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增效到户,夯实了脱贫攻坚基础,优化了产业格局。”6月11日,全省网络媒体“产业革命看黔东南”主题采访拉开帷幕,在丹寨县甲脚高标准蓝莓种植基地,农业产业正以龙头品牌打通种植端、生产端、销售端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推进着产业革命纵深发展。


3.jpg

基地中蓝莓长势喜人


  “一个好的产业一定需要一个好的龙头公司来带动,我们通过茅台品牌来带动丹寨县的蓝莓种植,我们提供种植技术、管理机制、务工选择,让老百姓一起来把基地建好,生产出的果可以卖向市场、做深加工,借助品牌的力量保障产业良性的发展。”茅台农业发展开发中心总经理助理徐佳强向记者介绍道。


  位于丹寨县兴仁镇甲脚村和烧茶村的蓝莓种植基地,是贵州茅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带动建设的示范基地。蓝莓产业作为丹寨县“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目前,全县蓝莓种植面积已逾一万亩。


5.jpg

贵州茅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线


4.jpg

茅台悠蜜Umeet蓝莓利口酒产品


  如此大规模的种植,如何种、怎么养、哪里卖是关键。“在公司已经有了悠蜜(混合酒精饮料)、果汁、果干等产品之后,蓝莓原材料短缺,2015年我们在这里建厂,就与丹寨县政府结合产业扶贫推行蓝莓种植。在政府的管理下、公司的培训下,把贫困户转化为产业工人。”记者看到,即使在下着雨的天气,土地里依然有务工的农户在除草。


  “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在家门口干活不仅能照顾孙子,一天还能赚70块钱。”放下手里的镰刀,今年60岁的农户杨胜兰笑着告诉记者,在来基地务工以前,家里的营生除了靠外出打工,就是种高粱这些农作物,而一年的种植收入也不过两千元左右。但现在,蓝莓种植流转了家里的土地,光是流转费一年就有千余元,加上务工所得,生活自然是蒸蒸日上。


2.jpg

基地务工的农户们


  据介绍,丹寨县蓝莓丰产期每亩平均产量1000斤,按照鲜果每斤15元、冻果每斤8元的均价,每亩产值约10000元,扣除建设、生产成本后,每亩实际产生效益8000元左右。目前,全县蓝莓种植面积达13700亩,产果面积5451亩,产业基地覆盖全县6乡镇1456户6552人,其中贫困户305户1376人,带动户均增收358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