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教育 > 正文

【文脉颂中华】贵州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 | 一座没有围墙的活态博物馆

  LOGO.png


  从六枝县城出发,驶向都香高速,再进入091县道,一小时后就抵达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这里建有我国第一个生态博物馆——梭戛生态博物馆。


  梭戛与毕节织金县临界,高山上的寨子里世代生活着长角苗(箐苗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前,长角苗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苗寨依山而建,原始质朴。族民纺纱织布,画蜡刺绣,民风民俗保持完整,民族文化深厚,堪称人类活化石。


20200509142204_52697.jpg


  为了保护和延续这支独特的苗族文化,1995年中国和挪威两国政府联合在六枝特区梭戛乡建立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通过保存、研究、阐释当地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原生性,向外界展示了长角苗独特的文化生态。


  梭戛生态博物馆由资料信息中心和12个社区(自然村寨)组成,总人口5000余人,1998年建成后开馆,并对外开放。


  长角苗社区以传统种养殖为业,因深居山腰或山顶,主要种植玉米、土豆等旱地作物,养殖多为猪、鸡、牛等家禽。村寨内生长有众多核桃古树和樱桃树,是社区的经济作物之一。


  在梭戛生态博物馆建立以前,长角苗都住在土墙茅屋内,现在除了资料中心搭建的仿造建筑,村寨基本淘汰了这种原始建筑,住进了砖结构或木结构房屋。此外,当地还在博物馆入口不远处修建了统一的联排低矮小区,供部分搬迁的长角苗居住。


  长角苗有着以长角头饰为象征的独特苗族文化传统,妇女头顶两侧戴有形似长角的大木梳,角上绕有2-4公斤重的头发。拒说这些巨大发髻都是用一支长角木梳和亡故祖先的头发,再加上黑麻毛线盘成。现在,头饰文化平时只有在室内资料中心可见,人们的装束趋向简化。


20200509142339_16834.jpg


  记者在走访村寨时看见,多数村民的穿着还是以民族传统服饰为主,女子上身着白底蓝绘蜡染束身短衣,下装是黑底嵌以红、橙、白绣带的麻布百褶裙。男子着蓝色长袍。


  如今只有在重大节庆期间,人们才会着全套盛装出席,女子身前还挂一块藏青色或黑色羊毛毡护兜。


  一户杨姓长角苗家中,三十多岁的母亲正在住房不远处的猪圈喂猪,两个10岁左右的女孩子坐在家门口绣刺绣片。姐姐叫杨美,从小穿的衣服都是妈妈绣制而成,现在,妈妈开始将传统刺绣教给她。杨美说,他们家有四姐妹,爸爸经常在外务工。


  另一户人家只住着一位老妪,老旧的木板门敞开,她坐在门口的织布机前织布。老妇人叫熊少芬,今年86岁,说苗语,与同族人交流无碍。


  村寨的房屋上下错落,道路蜿蜒,一会儿爬梯坎,一会儿下坡。一个长长的小道结束,又是好几个分叉口,上下左右连通家家户户,步道狭窄却也四通八达。


  梭戛苗族村寨现在实行双重管理,一是由寨老、寨主、鬼司组成的传统管理组织,二是村级行政组织执行的政府管理。现在,有的村干部就是寨老、寨主,一个人在双重管理体系中。


  长角苗有着独特的礼俗和信仰,体现在婚恋、丧葬、跳花坡节日和祭祀中。手工技艺除纺织、刺绣外,还有草编、石具、圆锥木桶等生产工具,以及芦笙、三眼箫等民族乐器。


  记者在走访中询问过一位年迈男子,他的孙女在一旁帮他翻译,说是会吹三眼箫。


20200509142235_52370.jpg


  生态博物馆的解说员熊光富介绍,自从博物馆建立后,长角苗就开始和外界有了越来越多的联系,去外面打工的人每年都有,孩子们也去了乡里或更远的地方上学。


  和众多生态博物馆一样,梭戛生态博物馆融自然生态资源与历史人文资源于一体,保存着一方独特文化。据了解,全世界的生态博物馆已发展到300多座,中国已有16个生态博物馆,成功地保护了苗、侗、瑶、汉等民族村寨的传统文化。


20200509142503_37928.jpg


  贵州除梭戛苗族生态博物馆外,还建有镇山布依族生态博物馆、隆里古城汉族生态博物馆、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刘苏颉 高航

责任编辑 周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