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教育 > 正文

凝心聚力奏响防疫最强音 ——贵州财经大学的战“疫”故事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贵州财经大学的师生员工凝心聚力、风雨同舟,汇聚起疫情防控的强大合力,奏响了“贵财最强音”。


  奋起“后浪力量” 把党旗插在抗疫一线


  疫情发生以来,贵州财经大学的学生特别是学生党员,将脚步深深根植于基层,让党旗高高飘扬在一线,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


  信息学院研究生、预备党员胡景淇向所在地贵阳市南明区捐赠医用口罩500个、防护服20套,并在卡点负责抗疫物资搬运、分发工作。在他看来,自己没有什么轰轰烈烈高大上的誓言,“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是党员的义务”就是他单纯执拗的信念。


  胡景淇在搬运抗疫物资


  数统学院学生党员马在波在遵义市正安县桂花村开展志愿服务,深入村寨宣传宣讲,蹲守卡点劝导登记。虽然志愿者的工作有时不被理解,但他仍然坚持不懈。他说:“虽不能奔赴前线,但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战胜疫情贡献力量。”



  马在波在卡点参加防疫志愿服务


  公管学院学生袁必林在家乡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在卡点值班,在村里巡逻,帮助劝导村民不串门、不聚集、不赶集。他说:“因为我们家得到了精准帮扶,这次疫情我必须挺身而出。另外,班上很多同学都是志愿者,我也要为贵财争光。”



  袁必林在家乡参加志愿服务


  大数据应用与经济学院学生谢成前在家乡山东省信泰市放城镇站岗值班,为防控站送热水、食物等物资,并积极参与宣传宣讲工作。“通过这次志愿服务,我深刻认识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含义,只有把个人的成长同国家社会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才是青年人最正确的成才之路。”谢成前说。



  谢成前在家乡参加志愿服务


  像他们一样投身家乡防疫抗疫战线的贵州财经大学青年党员、预备党员、共青团员还有很多……他们在不同的地点,用不同的行动,践行着相同的使命。


  贡献“绵薄之力” 师生团结“聚沙成塔”


  在此次全民抗疫过程中,贵州财经大学的教职工生积极响应号召,为疫情防控贡献“绵薄之力”。


  贵州财经大学依托“校农结合”成果,从威宁、台江等县采购鲜鸡蛋、杏鲍菇、金针菇、水果萝卜、莲花白、大白菜等近25吨脱贫攻坚生鲜蔬菜,捐给了处于武汉疫区的兄弟院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校为武汉兄弟院校捐赠生鲜蔬菜


  大数据统计学院的学生胡琴发动全家将自家种的六亩共千余斤白菜、青菜和儿菜捐给了所在地道坪镇的安置房居民,为搬迁群众“雪中送炭”。胡琴一家在采割蔬菜时,细心地把不好的部分去掉,留下最好最新鲜的部分。胡琴动情地说:“这是我家最好的白菜,你们一定要加油。”


  胡琴正在砍摘捐赠蔬菜


  国际学院学生成紫嫣用自己的压岁钱买了400个口罩,捐给所在地桐梓县的环卫工人,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赞赏。



  成紫嫣为环卫工人送口罩


  外语学院师生发挥专业优势,组建了19人的志愿者翻译团,帮助贵州泰宏进出口有限公司等外贸公司完成进口物资采购过程中的翻译工作。



  外语学院学生阮佳佳为采购进口防疫物资的企业做翻译


  艺术学院教师团队创作了原创MV《一道屏障》,用音乐的力量声援全国一线工作者,为“逆行者”加油祝福。


  学校职工唐信得知学校防控物资紧缺后,主动帮助学校采购口罩、酒精、消毒水。他的事迹传开后,越来越多的教职工生、校友和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各界朋友伸出援手,为学校分忧解难。


职工唐信为学校捐赠紧缺物资


  会计学院教师黄琛向学校捐助了90瓶酒精、90斤消毒液。在马歇尔大学进修教师成娅帮助学校采购了15支电子体温枪,带回了马歇尔大学捐给学校的防疫物资,同时为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捐赠了50套防护服。


  国际学院学生雷江雨陪着父母从开阳县老家驱车50多公里,向学校捐赠了50升酒精。



雷江雨与父母为学校捐赠防疫物资


  国际学院学生孟双杰陪着父亲向学校捐赠了50箱抑菌洗手液。会计专业89级校友黄可心向学校捐赠了1.5万个口罩、1020瓶500ml/瓶医用酒精和400公斤84消毒液。在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干部王武林的协调下,贵州三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咨询中心主任、贵州财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刘杰为学校捐赠了240斤酒精、1160斤消毒液。在党委宣传部干部崔凯的协调下,贵阳泉源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罗锐和刘红刚向学校捐赠了700斤消毒液。



89级校友黄可心向学校捐赠紧缺抗疫物资


  发挥智库优势,履行服务社会职能


  面对两场必须坚决打赢的“疫情阻击战”与“脱贫攻坚战”,贵州财经大学在严防死守确保师生健康平安和校园安全稳定的同时,组织科研工作者潜心科研,勇挑重担、敢于担当,把论文写在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打赢“两场战役”上。贵州省绿色发展战略高端智库充分发挥智库优势,为疫情影响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该智库理论文章《打好“组合拳”,有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贵州日报》刊发后被“光明网”“人民政协网”等中央媒体转载,并一度被列为“热搜”。理论文章《复工复产政策应注意地区协调》的部分观点在《经济日报》时评栏目刊登。《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体系》《坚定不移以更大力度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等理论文章在《贵州日报》刊发,《喜看贵州农村产业革命纵深推进》被人民日报网等转载,并获省领导批示肯定。


光明网转载文章


  甘做“幕后英雄” “逆行”在后勤岗位


  岁月静好的后面,总有一群人在负重逆行,在贵州财经大学也是如此。在维护师生健康平安和学校安全稳定的工作中,许多教职工舍小家顾大家,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接到通知,得知同事们因在外地无法返岗,我就告诉自己必须担起这份责任!”资产公司物业办公室主管罗郅栋在大年初四一接到后勤集团通知便毫不犹豫地第一时间投入了工作。从初四开始,整个公司办公室所有大大小小的工作他都在处理,每天还要四处协调巡查,掌握一线工作的最新情况,根据情况作出调整。



罗郅栋查看工作台账


  黄香是一名食堂工作人员。由于能返工的员工太少,她每天总是第一个到食堂,和另外两名食堂员工准备几十份饭,还要负责整个食堂的清洁消毒。她觉得不管有多困难也一定要把服务做好、做细致。黄香说:“自己也没多想,接到这个紧急任务,就想着在这个特殊时期能让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吃上一口放心饭,喝上一碗热汤就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价值的。”



黄香在食堂洗手消毒准备开始工作


  后勤集团秩序管理员田长文主要负责管控公租房、博士楼人员进出等工作。疫情发生以来,他一直坚守岗位,兢兢业业工作。他说:“公租房和博士楼住着一些老师,他们的安全很重要,进出关口我一定要把好。”



田长文在公租房岗亭登记进出人员情况


  后勤保洁员曹成发,主要负责公共区域消毒工作,他在大年初二就投入了工作。由于疫情影响,大部分员工不能赶回岗位,曹成发一个人要做三个人的事。由于特殊时期对公共区域的卫生消毒要求更高,面对增加的工作量他并没有怨言。而且因为学校的喷雾器不够,曹成发还从自己家里找来了喷雾器。



曹成发在公租房区域消毒

  来源/贵州财经大学供稿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通讯员 张丽

责任编辑/徐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