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教育 > 正文

部分培训机构被约谈取缔,“量子波动速读”真就凉凉了?

  近日,教育部通报了“量子波动速读”相关培训机构的处理结果,5家机构被约谈或取缔关停。随着教育部的强势出手,早前让人啼笑皆非的一出闹剧“量子波动速读”终于告一段落。

  “量子波动速读”“全脑培训”会由此退出江湖吗?目前看来很难。即便监管力度加大,只要这类培训还有狂热的“信众”,就很难绝迹。形成规范、成熟的教育培训市场,既需要监管,更需要消费者的理性与成熟。

  被通报的5家开展“量子波动速读”“全脑培训”的机构,有两家既没有办学许可证,又没有营业执照,属于“无证无照”经营;有3家则没有办学许可证,属于“有照无证”超出经营范围开展培训业务。这表明,这5家机构均为非法经营。而在被监管部门取缔后,这些机构则常常会换一个地方“重出江湖”。

  这就主要不是监管的问题,而是消费者群体的问题了。从基本的市场逻辑分析,如果消费者在选择时要看机构有无合法资质,对没有合法资质的机构予以筛除,那么没有合法资质的机构是没有市场空间的。而如果消费者在选择时根本不看有无证照,对机构有无合法资质无所谓,甚至帮忙“掩饰”,那么,监管部门要及时查处,是十分困难的。

  “全脑培训”在被叫停后换一个名目又招摇过市,这是因为机构摸透了“望子成龙”的家长的心思,把培训功能宣传得神乎其神,以高价加“神秘”战略,让家长觉得自己抓住了别的家长没有抓住的让孩子“一夜变超人”的机会。在这种诡异的氛围中,“地下经营”,甚至变为卖点——大家都获得机会了,就体现不出优势了。于是家长积极配合,直到发现被骗才“恍然大悟”。

  在各地加强对培训机构的规范治理后,有的没有合法资质的机构就藏身小区内办学,成为规范治理最难的部分。往往在机构破产、培训没效果后家长才维权,维权时才发现没有合法资质,并抱怨监管部门监管不力。

  监管只是规范培训市场的一部分力量,要让培训机构规范经营,提高培训质量,选择培训的消费者一定要有基本的理性和价值判断。只要有基本的理性,就不可能相信通过培训可以做到“蒙眼识字”“开天眼”,可以几分钟读完10万字,然而,居然有家长会相信,愿意花高价送孩子去培训。这些家长的价值观,也是有问题的,追求的就是孩子“一夜成神童”,而这也会给孩子错误的价值观教育。

  治理培训乱象,需要严格依法治教,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管,把所有培训机构都纳入监管,消除监管的灰色地带,而更重要的是,需要家长有健康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底线是,要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要尊重最基本的教育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