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扶贫 > 正文

黔南州12个特色主导产业覆盖贫困人口17.8万户、67.35万人(次),人均增收1265元

农村产业革命传来扶贫捷报

  1月13日,记者从州农业农村局获悉,随着农村产业革命的纵深推进,全州蔬菜、茶叶、刺梨等12个特色主导产业连战连捷,脱贫攻坚捷报频传。据农业部门统计,去年,全州12个特色产业总产值350亿元,覆盖贫困人口67.35万人(次), 带动贫困人口增收8.52亿元,贫困人口人均增收1265元。


  去年,我州紧紧抓住坝区这个主战场、主阵地,引导各种资源要素集聚,持续改善基础设施,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领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全州342个坝区中,320个坝区产业结构调整面积达59.72万亩,优选出茶叶、蔬菜、刺梨、石斛、水果、中药材、食用菌、桑蚕、生态家禽、生猪、水态渔业、烤烟等12个特色主导产业,由12个州领导分别领衔,建立了“一个主导产业、一个工作专班、一个技术团队”的工作机制,集中人财物力,重点抓好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引进、市场培育和拓展、基地建设、标准和规范、品牌创建、要素配套,推动我州农业向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培育了都匀毛尖茶、黔南刺梨、长顺绿壳蛋鸡、罗甸火龙果等一批独具特色的优势品牌,形成了“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坝区成为黔南农业现代化的样板田、科技田、效益田,12个特色优势产业成为脱贫攻坚的主力军,产业扶贫交出满意答卷。


  蔬菜产业面积275万亩(次),产量410万吨,产值125亿元,覆盖贫困人口70425人,人均增收2044元;茶园投产面积116.7万亩,产量3.9万吨,产值63.7亿元,覆盖贫困人口40544人,人均增收1647元;水果种植面积130万亩,产量62万吨,产值30亿元,覆盖贫困人口67000人,人均增收1386元;中药材种植面积39.4万亩,产量13万吨,产值16.4亿元,覆盖贫困人口120960人,人均增收1260元;刺梨种植面积60.7万亩,投产面积21万亩,鲜果产量3.2万吨,产值1.2亿元,综合产值20.3亿元,覆盖贫困人口64000人,人均增收1230元。同时,食用菌、桑蚕、生态家禽、生猪、生态渔业、石斛、烤烟等产业也取得不俗成绩。


  一年来,全州各地对照产业革命“八要素”,找差距、强弱项、补短板,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步伐显著加快。各级农技服务团队针对12个特色产业开展技术指导,累计培训农民59748人(次),开展试验示范44项。


  通过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进农民与企业、合作社、村集体融合发展,形成“利益同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增加农民的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通过利益联结,龙头企业提供资金、技术、负责产品销售,合作社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加快了脱贫攻坚步伐。


  同时,整合资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提高产业对贫困群众的覆盖面,使更多贫困群众增加收益。12个产业共覆盖带动贫困人口67.35万人(次),带动贫困人口增收8.52亿元,贫困人口平均每人增收1265元。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全年开展或参加各类产销推介活动51次,达成产销合作意向33项,获得订单11.82亿元。同时,大力推进“黔菜入沪”“黔菜广进”,获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4个,全年销往粤港澳大湾区蔬菜29.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