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扶贫 > 正文

威宁县牛棚镇:聚产业发展合力 促群众脱贫增收

  坐落于威宁县城西北端的牛棚镇,风光秀丽,交通便利,平均海拔2100米,昼夜温差大,素有“阳光牛棚”之称。


  近年来,牛棚镇党委、政府因地制宜,立足资源禀赋,以发展短平快产业为突破,狠抓烤烟、苹果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辣椒、白地瓜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烤烟入站 脱贫不断


  牛棚镇有着悠久的烤烟种植历史,种植户从秧苗的培育、移栽到最后的烘烤早已轻车熟路。只要家里有充足的劳动力,农户一般会选择烤烟种植。


  每年9月,是牛棚集镇上最热闹的时候,随时可见拖拉机、面包车等拖运着烟叶停在烟叶站门口,排着队等着进站过秤。


  “我一共种了7亩烤烟,到现在已经卖了四五万元了,预计全部烟叶卖完收入超过10万元。虽然辛苦,但也值得。”新山村的老支书张仁毕说。


  据悉,2019年牛棚镇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烤烟2万余亩,实现烟叶收购逾300万公斤,烤烟产业创收突破1亿元,烟农户均收入超9000元,人均增收近2000元。


  果林飘香 致富一方


  牛棚镇常年平均降雨量为800毫升,充沛的雨量和充足的日照时间,使得牛棚糖心苹果远近闻名。“糖分足”“水分足”“很解渴”是大多数尝过牛棚苹果的人,评价最多的词汇。


  近年来,牛棚镇党委、政府看准时机,积极招商引资,先后引进威宁超越农业有限公司和威宁乌蒙绿色产业有限公司,在水源村、三河村、鱼塘村等地以土地流转的方式,采用滴灌技术种植矮化苹果树超过3000亩,其中半数以上已挂果,每亩能摘苹果1500公斤左右,苹果成熟采摘后直接装箱,以每公斤10元左右的价格卖出,利润可观。


  此外,在该县果蔬站和镇苹果办的指导及宣传下,各村积极动员群众连片种植矮化苹果树。家住红旗村五组的马敏秀,种了近26亩矮化苹果树,目前有5亩多已经挂果,实现收入9000余元。


  小小苹果树,逐渐成为牛棚群众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辣椒红透 日子火够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牛棚镇党委、政府积极谋划,引进贵州芦丁食品有限公司,在响水村、范家田村以土地流转的方式,种植美人椒260亩,并招募当地群众在辣椒基地务工,每天工资80元。


  “我种了5亩多草莓椒,个头大,重量足,每亩能摘新鲜辣椒3000至3300斤。摘下来的新鲜辣椒由贵州芦丁食品有限公司收购,一斤按1.1元的价格算,我今年光卖辣椒就收入1.5万元,日子越过越红火了。”营山村村支书安玉春说。


  仅2019年,牛棚镇种植辣椒3500亩,全镇增加经济收入1050万元,帮助479户2089人稳定脱贫。


  “今年,我们打算拓宽辣椒种植面积至5000亩,积极引领群众种植草莓椒。”牛棚镇负责同志说。


  地瓜上市 生活提质


  团山村是牛棚镇最偏远的村落之一,该村三组、四组又是全村石漠化最严重、森林覆盖率最低的区域,守着牛栏江却没有水吃。


  一直以来,当地群众只能种植经济效益低的玉米。近年来,团山村“两委”干部在村第一书记张镭的带领下,探索适合本地种植的白地瓜产业,并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大面积连片种植。


  “以前在自家的山坡地上种过,一亩地能收1万斤左右,一斤能卖1.5元,但路不好只能用摩托车运。”团山村村民姚选选说。


  为了更好地帮助村民销售白地瓜,村“两委”积极谋划,成立了玉团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户销售。


  据了解,仅2019年团山村种植白地瓜超过300亩,亩产5000公斤以上,每公斤市场价3元左右,实现种植户户均增收1.7万余元。


  如今的牛棚,借助“农村产业革命”的东风,精准施策,脱贫成效明显,群众生活日益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