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扶贫 > 正文

助力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12个特色优势产业结硕果

  • 作者:吴采丽 王维维 金忠秀 梁圣 赵勇军
  • 编辑:杨霞
  • 来源:当代先锋网
  • 发布时间:2019-12-18 15:21:33





  农村产业革命,一头挑着脱贫攻坚,一头挑着乡村振兴,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更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

  一年多来,我省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扣“八要素”,践行“五步工作法”,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着力抓好茶叶、食用菌、蔬菜、生态畜牧业、石斛、水果、竹、中药材、刺梨、生态渔业、油茶、辣椒12个特色优势产业,切实强化产业扶贫,取得丰硕成果。

  岁末,记者走进广袤的贵州乡村,强烈感受到12个特色优势产业带来的可喜变化。


  毕节市七星关区:“橙”色满园关不住橘林地里话丰收


  “尝尝我家的橘子,又大又甜!”冬日里,走进毕节市七星关区橙满园社区,果农赵朝发指着一大片橘林给记者介绍。


  这片橘林是他在上世纪90年代亲手栽下的苗。如今,粗壮主杆上嫁接的新品种已有2米多高,挂果率95%以上。从500株果苗,到15亩橘橙、凤凰李、桃子的果林,他同当地多数村民一样“靠山吃山,就地生财”。


  “村里一年四季果挂枝头,冬春橘橙,夏秋桃李……一年下来靠卖果子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400多家。”橙满园社区支书张安福说。


  上世纪80年代以前,这个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坡下流淌赤水河,半坡人家没水喝,久晴人畜皆口渴,多雨薄土滑下坡,一年生产半年粮……”过去的橙满园,因缺乏水源,土地贫瘠,加之地质灾害频发,年年有不少难熬的苦日子。


  在我省农村产业革命的推动下,按照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建设主题要求,橙满园社区将满山的玉米地改造为柑橘林。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兴建水窖、引水渠,保证果树生长用水。


  为了提升果园的管护质量,在农林业专家组织培训下,实现技术分包到组,确保每个村民组有一个懂行的本地“土专家”。目前,全村共有200余名专业管护技术人员,不仅满足本村种植技术服务需求,还向省内外“送经”。


  同时,得益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该村大力推进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崔家水库工程、“三小”水利工程等建设,完善果园灌溉用水系统,橙满园走上了“金果林”的生态经济致富之路。


  如今,橙满园以3500余亩橘橙为主导产业,并在海拔900米以上坡地种植桃、李、梨等经果林4000余亩,改变过去单一种植产业,还发展小规模养蜂、养鸡等林下养殖,实现产业多元化。


  2018年,全村水果产值超过3000万元,各项收入相加,人均收入达10600元。


  昔日的荒坡,如今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山间百鸟鸣啼,一派生机。“茅草破瓦房变成林间小别墅,村里农家乐就开了好几家。”村民赵朝发说,“每年单靠卖果子收入在10万元左右,家里接待游客还有3万元的额外收入。”


  桐梓县花秋镇:抱团作战力量大花秋肉牛“牛”起来


  “养牛多年,以前都是小打小闹,把握不好市场,效益不太好。加入合作社后,省去了好多事情。”桐梓县合众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赵兴荣一边给牛喂食一边对记者说,无论是养殖技术,还是与市场对接,都不用自己操心。


  花秋镇是桐梓县畜牧业第一大镇,气候温和,温度、湿度都很适宜饲草生长,具有丰富的饲料饲草资源。当地农户养殖肉牛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都是一家一户的分散养殖,养殖规模小、肉牛出栏量少。


  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花秋镇大力发展肉牛养殖,把肉牛养殖培育作为全镇贫困户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打造。目前,该镇肉牛年存栏3.2万头,覆盖全镇95%以上的农户,肉牛养殖已成为该镇一大富民产业。


  走进合作社肉牛养殖基地,管理员正推着装满了酒糟与甜高粱混合而成的饲料的三轮车缓慢前行,并不时停下来用铲子将饲料铲进牛槽里。80多头肥壮的西门塔尔牛立马将头伸出铁栏杆抢食饲料。


  “平时我们主要用酒糟来养殖,能够促进牛的肠道健康,牛吸收率高,增重快,养殖成本得以降低,并且养殖出的肉牛脂肪含量降低,市场价格更高。”合作社负责人何世焱向记者说起了酒糟养殖的好处。


  该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现有社员56户,现有规模化养殖场9个,年成栏肉牛800多头,种植牧草300多亩,采取以“公司+合作社+大户+精准贫困户”为一体的生产经营模式,对肉牛养殖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切实提高花秋肉牛的市场竞争力。


  “成立了合作社后,养殖户由‘各自为战’变为‘抱团作战’,在扩大了肉牛的养殖规模、保证销售市场的同时,也让肉牛的养殖风险与成本进一步降低,平均每头牛的养殖成本能够降低1000多元。”何世焱介绍说,今年,合作社总计销售300多头肉牛,销售收入达500万元,带动农户年平均增收一万元以上。


  何星霖是花秋镇李坪村养殖大户,也是合作社社员之一。看着一头头壮硕的肉牛,他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今年,我家还有10多头成栏肉牛可出售,加上4月份出售的20多头,预计今年收入10多万元,除去成本,纯利润有8万元。”


  据悉,目前花秋镇绿色生态肉牛繁育养殖基地正在建设中。该项目总投资2.9亿元,建设用地300亩,将于2020年建成,年养殖存栏量将达2000头,出栏量1200多头,预计产值3000多万元。


  玉屏自治县朱家场镇:科学技术来助力油茶丰产效益高


  又到茶果满山时,玉屏自治县朱家场镇鱼塘村的油茶林里闪烁着一抹金黄,累累果实把油茶树压弯了腰。64岁的姚沅明老村长背着竹篓,拉下树枝,摘下果子,不一会,一竹篓便满了。老人守着这片老祖宗留下来的油茶林,只愿它一直年轻。


  “如今的亩产是之前的六七倍,果子多了,我们的收入也多了!”姚沅明脸上洋溢着幸福。2014年,他们在县林业局的技术指导下嫁接了11亩油茶树,现已丰产。


  得益于科技,姚沅明一家从种植油茶树中受益不少,一家人的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2018年,他家卖油茶鲜果和茶籽油、油茶残渣等就获得5万多元收入,现在已经在村里修起了三层楼的新房。


  过去,玉屏老油茶林亩产茶油仅5至10公斤,低产低效大大降低了油茶种植户管护老茶林的积极性,造成大面积老油茶被砍伐或荒弃。


  “玉屏油茶缺乏适应本地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缺乏油茶丰产营林技术等,导致了低产低效。”"近年,大连民族大学、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组建专家团队选派了技术专家赴玉屏挂职。在他们多年的调查研究下,总结出有效解决玉屏油茶低产低效难题的措施。


  “经过不断探索,我们首次提出并设计了‘优良种质+最佳配合力+高异交传粉配置格局’的丰产营林模式,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并手把手教老百姓和企业建造丰产油茶基地、改造低产老油茶林。”大连民族大学资源植物研究所教授阮成江说。


  除了改造老油茶林,要想让油茶真正成为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必须要有适应当地气候生态条件的良种。在玉屏,400亩油茶良种采穗圃以及300亩西南最大的油茶良种繁育基地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我们关注的重点品种是长林53号,这种品种的油茶树结的果实出油率高,易采摘,正在做示范点,将在全地区进行推广。”贵州黔玉油茶开发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李泽建说,“该品种特性相对于其他品种,更适合玉屏种植,相比于老油茶,它的成熟周期要晚半个月,亩产提高60%到70%。”


  2014年底,玉屏把油茶产业作为扶贫项目的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在全省产业革命的大力推动下,玉屏紧扣产业发展“八要素”,重塑老品牌,改造老油茶林。


  如今,玉屏的新油茶林在现代化技术的支撑下正焕发着勃勃生气。目前,全县油茶基地面积达20.7万亩,其中,新造油茶基地面积8.7万亩。涉及全县农业人口7.8万人,其中贫困户3425户11268人,农民人均拥有油茶林面积2.3亩。


  六枝特区大用镇:“龙头”领着农户干食用菌里好“钱”程


  12月,六枝特区大用镇大用坝区,一派繁忙。一辆又一辆货车,自山脚的坝区装满食用菌,缓缓驶出山道,疾驰在坝区上空横跨而过的高速路上……


  抓住东北、福建、河南等食用菌大省冬季不出菇的时间差,大用坝区今年冬天的食用菌又供不应求。


  “现在,我们的食用菌不够卖。鲜菇销往成都、重庆、广州等地。干菇就更厉害了!仅供应北京一个客商都忙不过来,我们有多少,他就收多少。”贵州上善和农业科技发展公司总经理杨枝兴说,到了12月,大用坝区正是客商蜂拥而至的时候,每天从阿里巴巴平台来的订单电话接不过来。


  厂房内,各条生产线紧锣密鼓地加急生产,工人们娴熟地操作着,穿梭在头顶的智能运输线发出“哄哄”的声响,冷库房里堆满了新鲜的菌菇,正在等待出库。


  “我们生产的香菇是‘三无产品’,原料无污染、种植无公害、产品无农残。”杨枝兴告诉记者,基地所有原材料、生产用水、接触性材料全部按照国家标准。此外,打包车间、无尘车间、养菌车间、出菇车间、乡镇出菇基地等全部接入追溯平台。


  自去年9月投产以来,以上善和农业为龙头的六枝食用菌产业渐成规模,截至今年10月,大用坝区已实现产值2300万元。


  家住六枝特区新场乡新寨村的村民何应兰,来到大用坝区培植新品的大棚,瞅见技术人员后,她立马迎上去,不停地问新品的情况和一些技术问题。何应兰是第一批在坝区承包大棚种植食用菌的农户,一个周期下来她家赚了好几万元,产出的一级菇达80%。


  “一开始没把握,只签了2个大棚试了试,一个周期下来,又续签了12个。一年算两个周期,至少可赚十几万。”何应兰笑得合不拢嘴。


  自去年大用坝区建成后,上善和农业吸收贫困户到项目区承包大棚种植食用菌,实行第一年免租金,第二年收一半租金,菌棒交30%定金的优惠,为农户提供全程免费技术指导,生产出来的鲜菇以高于市场的价格由公司全部回收。


  何应兰的事例在村里传开后,村民纷纷跑到她家的大棚里参观,一起承包大棚的村民也上门去取经,想跟着干。


  “搞农业,不能离开农民。我们现在都只管出菇,大棚租给农户做,不仅节约成本,还激发了菇农的内生动力,出菇效率大大提高。”杨枝兴介绍,公司设立了先由企业工厂化集中生产培养基,再由农户标准化大棚分散管理出菇。这种“公司+农户”分段栽培模式,使得农户只需“轻装上阵”,认真管理,培养出菇即可。


  农户赚大钱,企业拓市场。杨枝兴自信十足地表示,下一步将在稳固西南市场的基础上,往其他地方拓展,目前正与美国纽约的一家农庄洽谈。


  如今,当地农户“手握”好几笔收入,土地流转费每亩每年800元,进厂就业每月收入2500元左右,按“三变”要求,企业还将政府投入的财政扶贫资金分配到贫困户,项目建成投产并产生效益后,企业按照6%至8%的比例分红给入股农户。


  短评:变产业特色为脱贫“亮色”


  产业发展,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根本之策。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年多以来,在全省“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推动下,我省立足资源禀赋、选准选优12个特色优势产业,精心布局、凝聚合力,聚焦“八要素”,狠抓产业发展关键环节。


  选准特色,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发展特色,不仅仅是埋头生产,还需对市场深度挖掘,号准市场脉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对市场需求更敏感的优势,实现农业特色产业优质优价。同时,鼓励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紧密融入产业链、价值链,分享利益链,实现稳定脱贫。


  从自给自足、“提篮小卖”到面向大市场销售。如今,贵州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规模迅速做大,市场销路越来越广,带动农户稳定脱贫越来越多,正成为精准脱贫的一抹“亮色”。

来源:贵州日报 记者 吴采丽 王维维 金忠秀 梁圣 赵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