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扶贫 > 正文

记录扶贫故事倾听扶贫声音!全国报业推动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暨百名社长总编走进贵州铜仁

  12月11日,全国报业推动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暨百名社长总编走进贵州铜仁联合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铜仁市举行。当天下午,与会人员深入万山区旺家花园安置点、朱砂古镇围绕我市脱贫攻坚和生态文明建设情况进行观摩采访。大家边走边看,边听边议,相互交流探讨,纷纷表示铜仁的脱贫攻坚成效显著、生态文明建设举措扎实,值得点赞学习。


  万山区旺家花园安置点是此次观摩的第一站。走进安置点,一排排崭新的高楼拔地而起,小区居住环境干净整洁,周边建设有学校、卫生服务室、超市、便民服务站等配套设施,而最引入关注的是“扶贫微工厂”。即在安置点内建设了一座6000平方米扶贫微工厂产业园,现已引进入驻贵州苗绣、景航服装等七家企业,解决了600余名搬迁群众就业,人均月收入达2600元以上,目前已有360名年龄45岁以上“半劳动力”“弱劳动力”搬迁群众在扶贫车间稳定就业,实现就业与顾家“双赢”。


  万山区作为主城区之一,坚持以“最好的位置、最好的就业、最好的服务、最好的保障”,高标准、高水平打造一批易地扶贫安置点。搬迁入住以来,旺家花园以续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为重点,围绕帮就业、帮就学、帮就医、转身份“三帮一转”做文章,帮助搬迁群众“一步住上好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目前共安置思南、印江、石阡3个县的贫困群众4232户18379人。


  红河日报社编委、总编室主任满长杰表示:“旺家花园安置点做得特别好,很具系统性。所有的配套设施很完善,能最大限度的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特别是这里的扶贫微工厂帮助搬迁户解决就业,实现增收,真正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铜仁的脱贫攻坚工作让我很震撼,旺家花园属于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可想而知工作力度之大,但是我们参观完也采访后,觉得安置点建得特别好,从住房到医疗教育以及就业等方面,做得很好。”西双版纳报社记者苏云华说,安置点的“四点半课堂”让她印象深刻,安置点除了帮助搬迁户安稳就业,还帮助搬迁户照看孩子,此举让在小区务工的搬迁户,可放心工作。


  万山区朱砂古镇是观摩的第二站,古镇位于万山区万山镇核心区,以独有的丹砂文化为核心,对现有遗址和文物进行修缮性开发利用建设而成。该小镇建设有主题广场、汞矿博物馆、时空隧道、玻璃栈道、玻璃天桥、影视基地等旅游景点,开辟了悬崖宾馆、悬崖天池、俄罗斯风情餐厅、放下山庄、侗家风情街等特色体验服务,推动景区从观感向游乐玩购旅游链延伸。


  从前卖资源,现在卖文化。如今,一个以朱砂为文化元素的“千年丹都·朱砂古镇”,成了旅游新去处。在朱砂古镇,可漫游汞矿博物馆、体验玻璃栈道、享受俄罗斯风情餐厅,景区人气让万山重新被人认识。


  为实现旅游兴业、带动脱贫目标,朱砂古镇采取“旅游+”商业模式,带动周边贫困农户一起致富。其中,招聘2000名贫困人口在古镇就业,拿出20%的门面、展示厅和摊位免费提供给建档立卡贫困户,让贫困群众从事餐饮、旅游商品销售等服务,将34家朱砂工艺品企业集中引入园区,统一标准、统一外观、统一标识,抱团发展,打造产业标准化生产、研发、销售园区,创产值从数百万元增长到6个多亿,荣获贵州省文化产业“十佳品牌”。通过朱砂古镇的打造,万山探索出了一条“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新路径。以工业旅游为龙头,辅以差异化发展的全域旅游,已经成为造福万山人民的永久性绿色产业。


  南通报业传媒集团经济部主任朱蓓宁对此表示:“参观朱砂古镇的过程,处处充满了惊叹,难以想象眼前这个山明水秀的景区,曾经是新中国规模最大的汞矿产地,是资源枯竭型矿区。从资源依赖华丽转身为绿色发展,事因难能,所以可贵。汞矿工业遗产博物馆、‘地下长城’、苏联专家楼、影视城,散发着浓郁的年代感,诠释了特定的怀旧文化;无边界游泳池、悬崖栈道、悬崖飞瀑,仙女石,则‘天然去雕饰’,山川壮丽、恍若仙境;两者结合,较好融合了文化旅游一体化。”朱蓓宁说,朱砂古镇极具主题特色,下一步可作为一个大“IP”对外整体推广,通过广泛宣传,吸引更多游客走进古镇,实现“诗与远方”与“流量效益”的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