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扶贫 > 正文

撕掉贫困标签 共绘出彩未来

  初冬,册亨县双江镇双江村活动室里挂上了一幅由帮扶干部手绘图组成的心形脱贫攻坚图。图上,全村12户贫困户40人的住址、房屋位置、道路分布等情况一目了然。驻村干部罗仕英介绍,今年底,双江村贫困人口12户40人将实现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将降为零。


  手绘图,是党员干部用双脚丈量出来的“初心图”,是用真心和汗水为贫困群众绘就的美好发展蓝图。


  下沉一线担使命


  沉到一线,与群众更近。黔西南州紧紧围绕“为民服务解难题”目标,在精准组建“百人护航战队”、3个“同心助攻团”、2个脱贫攻坚“知行协力队”,集中力量帮助今年拟脱贫摘帽县贞丰县、普安县、册亨县指导和帮助脱贫攻坚的基础上,聚焦脱贫攻坚“驻村帮扶不扎实专项治理”,选派3275名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到629个贫困村驻村帮扶。严格推行“任务在村、吃住在村、工作在村”“三分之二驻村决战、三分之一留守办公”等机制,增派57573名干部下沉到村组,集中火力“减贫摘帽”。


  结合乡村振兴推进“万名农业专家精准服务脱贫攻坚”。分级分类建立农业专家库12个,将1070名农业专家精准匹配到产业链上服务产业发展,实现629个贫困村技术力量全覆盖,并向周边乡(镇)、村辐射;选派227名农业专家到151个特殊困难村民组,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提升技能、脱贫致富。精选241名技术骨干组建10+N个专业服务队,按照一个产业、一支队伍、一批基地、一区(村、社、户)一策、一抓到底“五个一”的思路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工作。


  知行合一践初心


  从晴隆县三宝乡搬迁到县城阿妹戚托小镇,彝族老大爷甘兴成闹了不少笑话:出门一趟回来,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房子都长一个样”;晚上反锁了防盗门,早上开不开了;总是弄不懂电磁炉的使用,几个小时烧不热一壶水……


  好的是,甘大爷的这些烦心事,都是帮扶干部们心里的大事。不但能立即请来新市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结对帮扶干部也能随叫随到。甘大爷的烦心事没有了,党员干部的拳拳真心,换来了搬迁群众的一份舒心。


  要让群众叫好,必须向问题叫板,把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解决好。黔西南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党员干部通过再上一次门、再摸一次底、再谈一次心等方式,逐村逐户征求意见,建立“发现、整改、督促、反馈”的工作体系补齐短板,创新开展“一查四保”“四逐四准”工作法,把为群众办了多少实事、解决了多少问题、带来了多少实惠作为衡量的标准,让主题教育成为得民心暖民心的德政工程。


  贞丰县鲁容乡卡务村巧薅组帮扶干部韦修本自费为群众修建“议事亭”,帮扶贫困家庭孩子求学,带头实施乡村卫生整治、剪除杂草,把主题教育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十二届六次全会精神贯穿于群众思想教育、技术培训、产业革命过程中,全组群众上到73岁的老人,下到8岁的孩童,都竖大拇指为他点赞。乡长胡鲲说:“一些难事棘手事,老韦一上就解决了。”


  为什么“老韦一上就解决了”?那是因为群众心里有杆秤,天秤那一头,“好党员”最重。


  正是因为有许多这样的好党员,黔西南州产业结构调整得以顺利实施,150万亩低效土地种上茶叶、食用菌、香蕉等高效替代作物,在脱贫攻坚中绵绵发力。


  正是因为有许多这样的好党员,黔西南州率先全省完成任务最重的易地扶贫搬迁入住任务,16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实现就业增收,3.33万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2.6万人新市民通过培训实现就业或创业脱贫。


  始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永远初心如磐、使命在肩。新时代的长征路上,黔西南州正彻底撕掉贫困标签,共绘出彩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