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扶贫 > 正文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治理实践的“黔西南样本”

  2018年10月,中共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印发了《黔西南州新市民居住证管理办法(试行)》。新市民居住证持有人在拥有农村政策福利待遇不变的前提下,还享有安置地最低生活保障、免费职业介绍、子女免试就近入学等7类共39项实实在在的公共服务和便利,开创了易地扶贫搬迁与居住证同步办理的先河。


  一张小小的“新市民居住证”,背后是把搬迁群众当亲人的服务理念,是一整套围绕民生的综合治理体系。“新市民居住证”成为推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与市民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他们享有同等城市配套、同等公共服务、同等市民待遇,既让“新市民”有了温暖的家,也为全省乃至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的社会治理提供了“黔西南”样本。


  治理创新:千方百计促进“快融入”


  黔西南是少数民族自治州,要解决“快融入”的问题,必须“搬家也要搬文化”“离土不离乡”。阿妹戚托小镇根据民族特色依山打造“牛头山”“虎头山”,贞丰“心安处”社区用迁出村寨的名字命名单元楼,兴义洒金街道栗坪社区用彩线、动物标记楼栋……这些都是不同安置点帮助新市民“快融入”的努力和尝试。


  2019年8月12日,兴义市洒金街道办事处正式成立,这是全省首个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成立的街道办事处。洒金街道是黔西南州最大的跨区域搬迁安置点,主要承接普安县、晴隆县、望谟县以及兴义市19个乡镇(街道)的搬迁群众,辖区内居住10357户45965人,其中易地搬迁群众7482户33227人。


  洒金栗坪社区有一个四印广场,“四印”之名取自晴隆县四印苗族,广场地面有一个地砖铺就的大型四印苗族绣纹。四印广场是少数民族精神文化传承和“新市民”文体活动场所。整个广场由积善桥、四印桥两座桥相连,寓意着积善之家、必有吉庆,四印兴旺、民族团结。广场上安置了休息、健身设施,成为新市民们最喜欢的散步、聊天的地方,晚上还能跳跳广场舞、看大屏幕播放的夜间电影,“夜生活”毫不枯燥。


  在贞丰县龙场镇宽舍社区,“五宽”成为“五个体系”的特色“打开方式”。


  “宽舍”,寓意“搬出深山天地宽、舍弃穷窝奔富路”。宽舍新市民社区工作人员用迁出地村组、景观名称来为楼栋、单元命名,让搬迁群众“离土不离乡”。社区中“螺蛳湾”“月亮田”“营盘山”等迁出地名称挂在楼栋上,既有别样的意境,也增加了搬迁群众的亲切感。宽舍有“五宽”,即“总支引领平台宽,党群共商配套宽,党员为民服务宽,党社联建钱包宽,道德新风精神宽”,内容涵盖了群团组织建设、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便民服务管理、文化教育等范畴,与“五个体系”有不少不谋而合之处。


  “家长里短我们都要管,”宽舍社区工作人员王波告诉记者,搬迁群众经常来他这里反映的都是“水不通”“电不通”甚至“电视机没节目”这样的琐事,不过随着群众渐渐融入城镇生活,这样的问题越来越少了,“现在最多的工作就是向新市民解释就业、就学方面的政策,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岗位。我们有一个新市民子女就学情况花名册,能够精准对接到最需要帮助的新市民家庭。”


  对搬迁社区的精准治理,贞丰县“心安处”社区也有自己探索。“心安处”社区之名来源于苏轼的《定风波》“此心安处是吾乡”,寓意于搬迁出来的新市民“我身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三河有个胆大坡,山高路窄弯又多。扶贫队伍进村寨,今后酒肉装满锅。”心安处社区同样以迁出地为楼栋命名,在这栋名为“胆大坡”的楼栋,门口挂着这么一首打油诗,还附上了迁出地和新生活的对比图。 “用迁出地为楼栋命名,一是做到‘离土不离乡’,让原先在一个村寨的都住在一起,不影响原来的邻里关系;二是方便群众找路。”社区工作人员说,社区有25栋楼,每栋看起来都差不多,一些年老群众初来乍到时,出了门就容易迷路,也记不清自己住几栋几单元。用原迁出地命名,就能找到回家的路。点滴细节,亦是用心。


  走进“心安处”社区新市民服务中心,除了字体飘逸的“此心安处是吾乡”几个大字,一面涂满五颜六色小方块的墙壁也很快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这是我们推行的‘五色管理法’。”心安处社区工作人员介绍说,每一个小方块都是一户家庭,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身份:红色是党员户,绿色是残疾户,蓝色是贫困户,黄色是老人户,白色是非贫困户,分布格局一目了然,“我们发动党员和有意愿为大家服务的群众做社区的‘五员’,即公共服务员、就业指导员、文化服务员、社会治理员、党建指导员。对残疾户、老人户要经常上门走访,对贫困户要主动对接,确保新市民的衣食住行文、生老病逝教都能及时获得需要的帮助。”


  拔除穷根:六个“百分之百”的治本“良方”


  管好5万多有入学需求的新市民子女的入学问题,是大事。为新市民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把解决新市民群众最关心的子女教育保障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做好“后半篇文章”的重要部分,是立德树人、拔除穷根的治本之举、脱贫攻坚的长远之计,是阻断贫困代际的治本之策,也是管长远、拔穷根的关键举措。


  有就学需求的新市民子女,必须全部入学!


  2019年1月,黔西南州出台新市民计划确保入学就读实施方案,按照“免试、就近、划片、派位”的政策合理优化调整新居住区学校规划布局,新(改、扩)建学校校舍和增加设施设备,配齐配强师资力量,满足新市民适龄学生就近入学需求。精准落实教育资助政策,确保适龄学生不因贫辍学、因贫失学,统筹协调,达到让有就学需求的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子女全部入学的总体要求,新市民子女在原居住地享受的各种资助政策不变。其他随迁户适龄子女就读小学、初中阶段实行费用全免,高中阶段学生相关费用免一半。


  “以前走路要走半个多小时才到学校,现在只要走十分钟。我们的操场特别大!”谈起新学校,王晓英特别开心。搬到阿妹戚托小镇之后,她的学习成绩进步很快。阿妹戚托小镇的孩子,可以从幼儿园读到高三毕业,校园里有一个让不少城里学生都羡慕不已的标准足球场。提供的学位除了能满足小镇居民的需要,还能够接收部分周边居民的子女,包保干部介绍,“新市民子女转来后成绩普遍有明显提升,最重要的是这些孩子更自信开朗了,和城里娃娃没两样。”


  2019年7月8日,黔西南州2019年新市民学校教师全员培训开班典礼在兴义市举行,共培训教师3542人。到8月28日新学期开学,新市民子女入学共55420人,新市民学校已投入使用149所,新增就学学位53892人,调配了8150名教师,涵盖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中职及特校教育。黔西南在实践中探索创新以100%入学、100%“应助尽助”、100%因材施教、100%感恩教育、100%家庭教育、100%安全教育为抓手的“六个百分之百”,有力推进了新市民子女教育保障工作,促进新市民从“留下来”到“变起来”的内在质变。


  以产定搬:“扶贫车间”开到家门口


  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就业是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脱贫的根本途径。而解决就业问题,必须靠发展产业。黔西南紧紧围绕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培”,在规划建设易地扶贫搬迁居住区时,优先配套就业产业规划,推进新市民小区建设与就业产业协同发展。黔西南在新市民居住区同步建立了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以户为单位建立新市民就业创业服务卡,为新市民提供就业创业、劳动维权、社保转接等服务,有效消除“零就业”家庭。


  到不同安置点的新市民服务中心,服务柜台上都会摆放着各类就业政策宣传品,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就业险”。“就业险”是由政府出资,按每人30元标准为新市民购买保险,有效规避了新市民在就业期间因意外伤残、意外医疗等造成失业而带来的多重风险保障,彻底消除易地搬迁新市民的“后顾之忧”。


  把扶贫车间开到社区里,距离近了,就业更稳。黔西南贞丰县通过加大对新市民产业园区投入建设,引进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产业集群,降低企业投入成本,让新市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贞丰心安处社区通过招商引资配套建设了9个扶贫车间,当前重点发展产业为“一把伞”(伞的生产和销售、并形成了3个扶贫车间一个产业链)、“一套装”(服装加工及销售2个扶贫车间)、“一根带”(皮带加工及销售1个扶贫车间)、“一个园”(新市民文创产业园1个,主要解决残疾人和50岁至65岁的弱劳动力)、“两饰品”(女士用手工饰品及外贸节庆日饰品各1个扶贫车间,女士用手工饰品的加工能够带回家做,满足不方便正常上班人群的务工需求),现在已经有近300名搬迁群众在扶贫车间就业。


  “以前我在广东打工,照顾不了家里两个孩子,现在就在社区里上班,太方便了!”新市民吴丹边缝制伞面边向记者说,在扶贫车间参加培训还能拿到补助,工作熟练以后,收入会更高。


  “招聘对象:洒金安置区易地扶贫搬迁户;招聘工种及人数:服装生产工88人……”在兴义洒金街道栗坪社区内,有着这么一座“布谷鸟”兴义匠心秀梦工坊。“既拉动了经济,又促进绣娘文化传承,提升了社区文化品位,帮助更多新市民尽快融入新生活。”工坊负责人小韦说,这里已经吸纳了20多名搬迁群众作为“绣娘”,其中年纪大的已经有65岁,还能做做钉扣子的简单手工活,“老年人找工作很难,在我们这里简单培训一下,就能做一点小事,真正实现‘守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看着家’。”


  城镇化安置,搬出了新市民;区域化搬迁,搬出了新天地;新市民计划,搬出了新生活。不是背井离乡,而是乔迁之喜。“迁喜”的故事,还在贵州大地上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