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详情页今日推荐栏目 > 正文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 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山青水绿产业旺 宜居乡村气象新——从江口县云舍村发展路径看贵州乡村振兴开新局


  盛夏,梵净山脚的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精致民宅临水而居,亭台水榭、花海田园与传统古寨交相辉映,勾勒出富足祥和的田园水墨丹青。



  打开村子名片,“中国最美村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国家AAAA旅游景区”……一个个响亮头衔,彰显着云舍村的魅力。这里正成为贵州山村绿色发展新样板,游客纷至沓来。

  云舍村是贵州广大乡村实现蝶变的代表。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脱贫攻坚实现历史性全胜,“产业兴、农村美、治理好”的多彩图景“闪亮”贵水黔山间,成为乡村振兴开新局的示范引领。


天蓝水清的云舍


  谋划“产业兴”,绿水青山变“绿色提款机”

  7月13日,漫步“土家第一村”云舍村,游客徜徉村居田垄,吃农家饭,寻味乡愁故园。

  农家乐“古寨酒家”的老板杨兴春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和记者搭话,“农家乐生意越来越好,每年收入有60多万元呢。”

  “生意好全靠党的政策好。”杨兴春感激地说,在党的政策滋润下,村子基础强、旅游兴,才有农家乐的好生意。

  近年来,云舍村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探索乡村旅游新路径,打造富民产业,并引进了国企江口梵净山投资控股公司,采用“政府主导+公司管理+自主经营”的方式推动产业发展。

  以旅兴农,农旅一体。乡村旅游为江口县的农特产品增加了新的销售渠道,江口的抹茶、牛肉干、米豆腐、米酒等农特产品走进了云舍村,进入农家乐餐桌、摆上民宿柜台。精品民舍“梵彧楠舍”负责人罗惠京说,该店的客人多数来自外省,因梵净山珍品质好、价格优,深受客人欢迎,多数客人离店时,都会带上这一些产品。

  如今,生态优、配套齐的云舍村日均接待游客达1000人。农家乐、民宿如雨后春笋涌现。目前,农家乐及民宿有42家,带动就业600多人,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截至2020年,云舍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880元。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支撑,是百姓生活“芝麻开花”的根基。

  贵州耕地破碎,山多地少,肩负着“守好两条底线”的重任。为此,贵州充分用好特色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种好“摇钱树”,唱响“增收曲”。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林下经济实现“林下多金”,食用菌产业赢来裂变式发展,茶叶、辣椒、水果、中药材种植规模排全国前三,蓝莓、李子等单品种植规模排全国第一。

  如今,贵州以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为引领,奋力推进农业大发展,以加快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生产体系、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为重点,努力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

  同时,贵州用好生态环境好,自然景观多,红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观光、康养、避暑休闲等文旅产业,实施农旅一体融合发展,让绿水青山变成“绿色取款机”。


阳光下的云舍村


  聚焦“农村美”,建好安居乐业幸福家园

  古寨的发展,既要增产值,也要添颜值。

  脱贫攻坚期间,云舍村完善了管网、修建了旅游公厕及垃圾中转站,完成了生态湿地公园观光车步道,旅游集散广场建设,观光长廊等设施,重点路段、村干道、民宿放置了垃圾箱,推行垃圾集中处理。

  此外,制定“拆除一批、改造一批、原址维修一批、安置一批”的“五个一批”计划,对全村237户进行综合整治;形成“一户一策一方案”,系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抓好环境卫生整治,发动全体党员在“环境治理岗”带头落实“门前三包”,带头参与集体义务劳动……云舍村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窥斑见豹,云舍村只是贵州众多美丽乡村之一。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清洁行动等重点工作任务,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努力建设好生态宜居的多彩贵州美丽乡村。

  生态牌、乡愁牌、田园牌、民俗牌,贵州各地积极行动,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持续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打造一批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

  湄潭27°茶海路入围2020年度“十大最美农村路”候选路线,这已是湄潭县一张靓丽名片。“走,到湄潭当农民去!”近些年,这句流行语传播四方。湄潭走出了一条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为载体、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支撑、村庄整治为重点、黔北民居新村建设为标志的特色美丽乡村之路。

  村子美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写在脸上,荡漾心间。

  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贵州将加强村庄规划,要打造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升级版,实施村庄基础设施改善工程,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乡村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


云舍村土家特色建筑


  着力“治理好”,“良风美俗”成村民自觉行动

  乡村美,不只美在形,更要神形兼修。为了让“良风美俗”成为村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云舍村制定了村规民约,对“可为”“不可为”及“必须要为”作了明确规定。

  “自2016年担任村主任以来,全村未发生过一起盗、抢事件,我村还荣获得‘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全国美德在农家示范点‘的殊荣呢。”云舍村主任石妹自豪地说。

  该村还构建了系统完备、职责明晰、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村级组织体系,打造了一支人员精简、素质优良、分工明确、管理有效的队伍,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近年来,全省上下以夯实基层政权为抓手,将乡村治理与文明建设齐抓共管,建好火车头,不断提振农民群众的精气神,为美丽乡村注入美丽灵魂。

  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主心骨。以村党组织为核心,凤冈县采取“党建+管事长+管事小组+群众”组织方式,构建上下联动的乡村治理体系。

  提高乡村治理效能,更需要群众广泛参与。凯里市充分发挥村民小组会、计生协会、乡规民约会等群众自治组织作用,形成群众自己的“土规定”“好规矩”。

  如今,越来越多的乡村治理好经验好做法在贵州各地“生根发芽”。作为“全国文明村镇”,开阳县禾丰乡穿洞村培育村民践行主流价值观,每年要开展“十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五好文明家庭”等评选表彰活动。

  在汇集各地经验的基础上,贵州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在良好的政策措施激励下,在贵州乡村,老支书老当益壮、“兵支书”勇于担责、返乡能人积极带头的故事接连呈现,基层组织战斗力进一步加强,群众的社会责任意识、集体意识、主人翁意识不断加深,乡村的文明新风越吹越劲。

  产业更兴旺、百姓更幸福、乡村更文明,一个个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美丽乡村,闪耀黔中大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忠秀 郭进

编辑 肖慧

编审 田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