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详情页今日推荐栏目 > 正文

从江:“脱贫致富路”上的护路员|“决战两江”系列报道之七

  1000名贫困户变身护路员,实现“家门口”就业,这是从江县针对疫情防控县内拓岗解决就业的创新举措,也是推荐组织化劳务就业的一个缩影。通过护路员岗位开发,从江县有效解决了部份贫困户家庭收入不达标问题,同时解决全县3118.743 公里农村公路无人养护问题,实现既养好公路又带动沿线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勤奋好学 35岁护路员撑起九口之家


  9月16日一大早,来自从江县西山镇小丑村的护路员荀老学和往常一样,穿上工作服带上工具开始了自己的护路工作。


W020200921347243382885.JPG

护路员荀老学正在工作


  荀老学家的大门边上,一面环境卫生“流动红旗”格外显眼。“环境卫生要人人自觉,房前屋后都打扫干净,我们住得也舒服”。在护路过程中,荀老学意识到,要保持公路上的干净整洁,搞好整个村民组的环境卫生,得从自己的家门口开始,这个头应该自己带。


  护路结束,荀老学又来到了他的养蜂基地。放眼望去,100余箱蜜蜂箱整齐铺开,这是荀老学的第二份事业,这份事业目前已给他带来了三万多元的收入。“参加养蜂培训后觉得项目可以,投入小,收益来得快,所以决定试一试。”说话间,荀老学戴好面罩打开了蜂箱盖,密密麻麻的中蜂赫然出现在眼前。


  35岁的荀老学文化程度不高,积极性却不减。通过努力,他还成为了养蜂公司的员工,月薪3000元,负责上门对养蜂户进行技术指导。


W020200921347241415997.JPG

护路员荀老学的养蜂事业


  2019年,因母亲病重,加之哥嫂身体有缺陷,在外务工的荀老学只能选择回乡照顾老小。一家九口人的生活重担压在了荀老学肩上。考虑到荀老学的家庭实际情况,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为其争取了护路员公益性岗位,每月工资1000元。经过培训,4月1日,旬老学上岗了,负责3.2公里长的道路养护工作。


  为稳定队伍,让家庭人口多、务工收入少、收入达标不稳定的护路员实现增收,在省农业农村厅帮扶下,从江县利用县内丰富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创新探索在护路员工作的3.2公里范围内配套发展中蜂养殖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护路员”的模式,由94名护路员在工作的范围内开展养殖,荀老学便是其中的一位。


  目前,94名护路员已销售蜂蜜1800多斤,产生收益18余万元。


  从“看不起”到“了不起” 护路员潘老明用奉献换来点赞


  相比荀老学的快速致富,来自斗里镇台里村的贫困户潘老明虽然算不上致富能手,但群众对他的看法却从“看不起”变成了“了不起”。


  清早,趁着乡亲们还没起床,潘老明就早早将自己负责的路段打扫的干干净净;中午,他会顶着太阳去“巡逻”,生怕道路上被扔上石头等硬物绊着过往的老人和玩耍的孩子;黄昏后,他又将新出现的垃圾清理干净。虽然只是简单的工作,但潘老明却当成了自己的事业。


W020200921347240403546.JPG

护路员潘老明与大家一起工作


  渐渐的,越来越多的村民意识到潘老明为村里卫生环境带来的变化,对他的看法也有所改变,由过去的“看不起”变成了“了不起”。看到村民对自己态度的变化后,潘老明越发觉得在村里有面子了,性格一下子就变得开朗起来。


  因为家庭经济不宽裕,性格孤僻,爱喝酒,加上内生动力不足,2017年,单身汉潘老明成为了贫困户。驻村干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多次给他做思想工作,后来村里给他安排了保洁员的公益性岗位,每月工资600元,从此他的生活里有了光亮,再后来,潘老明又从保洁员变成了护路员,工资也由每月600元涨到了1000元。


  “政府给我盖了新房,拆除的旧房又给了补偿款,重要的是还给了我一份护路员的工作,突然发现我的生活有了奔头。”潘老明笑着说,自己也是拿国家工资的人了,一定把路护好,为台里村多做贡献。


  自从有了这份工作,潘老明的经济状况大有好转,不仅改掉了“懒惰”的毛病,更撕掉了“贫困”的标签,加上入股村集体产业,潘老明通过勤劳的双手为自己撑起一片天空。


  公路修到百姓心坎上 群众致富有希望


  不让任何一个地方的小康路因农村交通而阻断,在省交通厅的帮扶下,从江县将路修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扶贫产业在哪里,路就修到哪里。汽车在蜿蜒的山路上前行,车窗外人来车往,树影不断掠过,景致不停变换。眼前的“绿色扶贫美景”似乎让记者明白了接下来的这位采访对象为什么说自己“干不了重活,但能挑重担”。


  贾卜翁是从江县1000名护路员中的一员,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岜沙汉子,经过培训,又成为了一名养蜂人。


W020200921347238629311.JPG

护路员贾卜翁打扫路面


  因病致贫,贾卜翁成了村里的贫困户,且不能干重活。患病后的贾卜翁没有气馁,而是想尽办法为家里增加收入。自己不能干重活,不能外出务工,他就开着一辆三轮车到县城批发水果走村串寨转卖,挣钱补贴家用。出行“最后一公里”的解决,全面贯通了农产品“进城”和工业产品“下乡”的渠道,也让贾卜翁有了挑重担的勇气。如今,靠着这辆三轮车他又在山间发展起了“甜蜜事业”。山清水秀自然美,在贾卜翁眼里,故乡丙妹镇岜沙村的生态美,就是养蜂人的天堂。蜜蜂采花飞到哪里,他就把车开到哪里。


  近年来,从江县把深度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摆在脱贫攻坚首要位置,共投入123769万元,实现100%建制村通油(水泥)路,100%建制村通客运目标。全面完成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全县30户以上村组自然寨全部通硬化公路,直接受益人口达8170户37136人。一条条“四好农村路”通村畅乡,成为民生路、产业路、致富路,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交通力量保障,有力地推动从江县农村经济发展。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凌忠云 夏华

编辑 刘诗雅

编审 杨仪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