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详情页今日推荐栏目 > 正文

【多彩贵州·相约2020】雨润东方红 业兴日子甜|晴隆县光照镇东方红坝区抢时令战脱贫

  雨来了!雨来了!

  连续下了两场夜雨,晴隆县光照镇东方红坝区刚刚收获过后的泥土像发酵过的面团,蓬松、柔软,一脚下去还冒出油来。

  坝区里奔驰的旋耕机

  喻书华的旋耕机头上戴着鲜艳的大红花,轰隆隆地奔驰在肥沃的土地上。他的身旁,一边是翻犁过的土地,数十名群众正弓腰忙着覆膜;另一边,人们正按照标准采摘辣椒。西兰花已收获完毕,辣椒开始采摘,茄子正在抓紧移栽……


  抢时令,保丰收,保胜仗。5月22日下午,东方红坝区1000余亩平坦开阔的土地上人头攒动、机械轰鸣,恰似一座正在不断掘进的战场。

  坝区里劳作的人群

  “每天上8个小时班,工资200元,还可以。”休息的间隙,喻书华告诉我们,产业基地建起来以后,村民们、尤其是妇女群众,“天天都来坝区捡钱”。


  一起来坝区“捡钱”的,就有贫困户朱如祥一家三口:妻子收割蔬菜,儿子参与种植,他自己负责搬运货物,一家人月收入超过1万元。算一算,收入早已越过贫困线,如期摘掉贫困“帽子”不成问题,朱如祥心里高兴,浑身有劲。


  “菜园建起来,务工富起来。”这遍布坝区里专注劳作的人们都干得起劲,笑语声声惊鹊。

  覆膜等待移栽的土地

  东方红坝区,黔西南州58个规模坝区和贵阳市5万亩高标准蔬菜保供基地之一,运用扶贫资金1000万元、引进贵阳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845万元共同实施建设。坝区采取“公司+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运作模式种植无公害“白色蔬菜”,扶贫资金量化到村集体入股,按照基地投产后每年纯利润的10%分红;村集体以收入的70%以上分红给辖区内贫困户;公司与合作社协同发展,带动群众通过流转土地、务工增收。

  坝区一角

  自去年12月始,坝区抗凝冻、战疫情、抢春耕,克服各种困难启动工程建设、采购生产机械、育苗移栽、引水灌溉等。目前,坝区种植的第一茬西兰花已采收完毕并全部外销,1200亩辣椒已开始采收准备下周集中上市。


  产业发展好,群众有活干,收入有保障。贫困户项文武家2亩多地流转,夫妻俩今年以来在坝区务工,月收入5000元左右。他告诉我们,以前群众主要自主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有的人家曾试过种植百香果、白芨等,但是缺乏技术,也不懂市场,挣不到钱。项文武很感慨地说:“跟着党和政府干,才有好前程。”


  基地另一头,项目负责人路祥正准备带着鲜椒样品上贵阳市场“探路”,几天前刚刚建成投用的冷库里已堆放了不少青椒产品。据他介绍,基地自去年12月动工建设以来,当地党员干部与群众积极支持、联手作战,保障了项目有序推进并顺利复工复产。作为贵阳市“菜篮子”工程,基地还承担“保贵阳兼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供应任务,除了通过贵阳农产品物流园进行销售外,还进入全省154家惠民生鲜超市,并与省外50家蔬菜销售企业达成合作。生产主体与销售主体直线对接,销路不愁,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效果明显。“现在每天坝区务工群众有140人左右,多的时候超过200人。”路祥说,刚刚完成4月份的工资造册,群众可领取务工工资47万元。

  路祥挑选鲜椒样品

  据介绍,东方红社区共1078户4296人,目前有贫困户346户1011人。今年以来,社区以坝区为依托,以抓实“两业”为主攻方向,全村所有劳动力通过有组织输出、返岗就业、就近务工、安排公益性岗位等已实现充分就业。


  傍晚,喜雨欲来。微风中,刚移栽的茄子苗伸直了腰杆,辣椒苗伸展着枝叶,大地万物敞开胸怀,欢喜迎接。


  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陈俎宇 唐波 李允凤

责任编辑/赵飞羽